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环境的原因

如果家只是流于一个形式,身在其中的人就很难感受到它的内在意义和力量。但是经过倾力打造,它就会变得和谐而温暖。而这种和谐和温暖,正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需的“养料”。

这天,桐桐放学回家时,我正在看报纸,没注意到桐桐在抹眼泪,我问她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可是她没理我,我放下报纸过去看她,才发现她的眼睛已经哭红了。

桐桐抽噎着对我说:“我们班上一个同学没有去上学,听老师说他爸爸妈妈总是吵架,最近要闹离婚呢!老师还说他是可怜的孩子,没人要。爸爸,我很害怕,你和妈妈以后不会不要我了吧?我想着想着就哭了。”

难怪孩子会这样说,前几天我和妻子还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当时没考虑孩子的感受。

现在听孩子说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我摸着桐桐的头说:“傻孩子,不会的,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爱你。爸爸妈妈再也不吵架了。”

桐桐这才停止哭泣,破涕为笑。

曾经收到一封妈妈的来信:

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好,给我们母子俩买了大房子,还给儿子配备了最好的书房。但是他总是不回家,孩子的事情,他也没时间管。为此,我和他吵过很多次,甚至拿“离婚”威胁他。谁知越吵情况越糟糕。后来他干脆不回家了。

孩子整天问我怎么不见爸爸,我都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

我现在很怀念在小房子里,我们两个人安静地陪孩子学习的日子……

现在生活中,像上述例子中的爸爸越来越多。请父母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的时候,考虑一下你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婚姻的牺牲品,毕竟他们是无辜的。

我回复这位妈妈:

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好好和丈夫沟通,为了孩子,最好还是和孩子的爸爸和好。即使真的和你的另一半无法继续,也要对孩子说:“我们爱你,我们分开,和你没有关系。”尽量将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后来,这位妈妈给我回信说,她和她的丈夫已经和好了,家里又充满了笑声。

这位妈妈不仅赢得了自己的婚姻,更为孩子赢得了心灵上的安全和健康。

称职的父母不仅要在孩子面前尽量少提“离婚”这两个敏感的字眼,还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吵架,对于孩子的伤害,更是不可忽视的。

我想起朋友曾谈过的一件事:

王女士和丈夫、女儿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王女士将那盘红烧肉放得离孩子远远的。因为女儿很胖,她不想女儿再吃那么多肉了。

女儿没吱声。气氛貌似很和谐,一家人吃得很愉快。

吃完饭,收拾餐桌的时候,女儿趁王女士不注意,伸手在盘子里抓起一块肉塞进嘴里。王女士拿起筷子,重重地打在女儿手上。女儿痛得哭起来。一旁的爸爸看不下去了,对王女士说:“不就一块肉吗,孩子吃了还能多胖啊?”

女儿趁机冲着王女士说:“爸爸就是比你好,爸爸没有你管得那么严。”女儿的话立即让王女士火冒三丈,她将怒火发泄到了孩子爸爸身上。

夫妻两个开始争吵,女儿在一边看着,王女士在气头上也对女儿发了火,女儿哭着回到自己的屋子。

王女士和丈夫冷战两天,女儿也变得很乖,小心翼翼的,怕惹爸爸妈妈不开心。

没想到从那次父母吵架开始,女儿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整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

在家庭中,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孩子的心思敏感而细腻,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不仅对夫妻关系有影响,对孩子也有恶劣的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世界观,甚至伤害孩子的心灵。

父母应该避免吵架,即使非吵不可,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

你不要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不离婚、不吵架,孩子的成长环境就是良好的了。关系和谐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要重视给孩子足够温馨、可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软环境。

如果你常常在家里和朋友彻夜打麻将、唱歌喝酒,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不会快乐的。你要尽力给孩子一片安静的空间,让孩子能够在其中静心思考、不断进步。

如果家只是流于一个形式,身在其中的人就很难感受到它的内在意义和力量。但是经过倾力打造,它就会变得和谐而温暖。而这种和谐和温暖,正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需的“养料”。

这样的家庭,会成为孩子心灵上的依靠和港湾,孩子身在其中,会终身受益,成为一个有安全感、健康、热爱家庭、积极向上的人。这正是我和你所共同期望的。

家长要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市,从它的中心街区向左数,住着十二户人家,向右数也住着十二户人家。左右十二家各有十二个姑娘,中间一家住在核心位置。可是,左边的十二个姑娘过得都很悲惨,死的死、伤的伤、有病的有病、被掳走的被掳走、被遗弃的被遗弃……没有一个过得好;而右边十二家却很幸福,生活美满、妻贤子孝、夫妻和睦。中间这一家的父母会让孩子跟左边十二家多接触,还是跟右边十二家多接触呢?

比如:把一个例假正常的女孩子,放在五个例假不正常的女孩子中间,一般而言,三个月以后,这个女孩子的例假也会变得不正常了;但是把一个不例假正常的女孩子,放在五个例假正常的女孩子中间,她的例假照样是正常的。假如让一个孩子经常和一些过得很悲惨、不成功的人在一起生活,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变得和他们一样,不被影响的概率非常小。

《大河文摘报》曾经刊载过这样一篇文章:要想算算你的收入,就把身边最近、或者你第一反应能想到的5个人写下来,把他们的收入平均一下,你的收入就会在他们的平均值左右。“科学”有三个要素,第二是可重复性,第三是有量化标准,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普遍意义。对于不普遍的事物,它们属于“自然概率”。比如:有一个癌症病人,被判断为肺癌,同时被判断为癌症的可能有100个。其中95个去世了,有5个好了,这5个是同样的医疗条件、同样的生活环境,他们不是被医治好的,而是自愈率。因此,任何事情都有5%的例外。

60%到70%情况下,母亲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们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向良性方向发展,就有更大的几率让孩子生活幸福。如果家长自身或在出发点上,就让孩子与不幸结合、被不幸文化感动,会在最大程度上让孩子受害。每个有爱心、爱孩子的人,只能让孩子跟右边的十二家接触。

假如一个母亲非要让她的孩子跟左边十二个不幸的孩子接触,非要让女儿跟这12个死的死、残的残、离异的离异……的接触,这个母亲怎么了?不会有哪个母亲真的这么做,但是我们现在有一种这样的文化――《红楼梦》,全国人民都在看,许多母亲正在让她们的女儿浸在不幸中。原因是红楼梦写得很真切、文笔好、艺术水准高、感人至深。

太多的人是以这个事情“真”与“不真”,或者这个事情能不能打动我作为判断标准。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曾经,有一位男士愤愤不平:“我过去真的把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作为判断标准,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我在单位混得不好,就是因为我爱较真儿。有一个同事跟我说:‘老张,小李骂你。’我说不会吧,我们俩关系很好啊。他说:‘就是因为你们俩关系好,他对你了解多,才骂你。’‘骂我什么?’‘哎呀,说不出口。’‘那我得去找他!’我找到小李,非要问。小李当着众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哎呀,算了算了。我当时喝了点儿酒,没说什么。’‘不行,我有证人,你来给我作证。’小李结结巴巴说:‘我……当时确实骂你了,我说……你这种人就是……没良知……龟孙不如。’”全公司的人都在周围,所有人都知道了“老张龟孙不如”,本来就是一两个人知道,这下大家都知道了。他说:“我当时就觉得我一定得弄清楚这件事,这件事是真的。现在,我才知道,办任何事、花任何精力以前都要考虑:这件事情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成功健康幸福,如果不会,‘真的’也与我无关。”

如果努力会带来灾难,会伤害到你的自尊、荣耀、财产,何必要努力呢 这个人开始接受了我的观点。心理学研究强调不要以“真”与否来判断事物,一定要以你做的事情能否带来“成功、健康、幸福”为标准。

如果人把80%的精力用到某件事情上,你可能也就是获得40%的收益;如果你把80%的精力都用在追求“真”,而“真”有80%都是伤害你的部分,你成功的几率就很低,不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如何判断我们接触的环境和人,是否对我们有帮助?其实很简单。你接触的人,首先看成功与否、健康与否、他活得好不好。不可能你所接触的人表面很成功、很健康、活得也很好,而内心是极度恶劣的。人可能一时装成这样,但如果一个人,二三十年都很成功、很健康、很幸福,而内心很恶劣,这是不合理的。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在孩子3岁前不辞辛苦地陪伴孩子上各类早教班、参与形形色色的技能培训,认为这样就能在孩子大脑发育高峰期对孩子智能进行充分开发。而心理学家认为,充分接触大自然、亲密的家庭关系与循序渐进的养育节奏,才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三大重要前提。一、自然环境:增添智慧与灵性中国的家庭缺少庭院,但为孩子准备一个模拟的小自然环境是可取的,有阳光、星空、清洁的水、植物、自然的风与晨露,家具多用自然的材料,如木、棉麻、石等。孩子在孕育的时候,母亲的子宫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母亲的心态、情绪、思想、行为、饮食或许已经完全社会化或者人文化了,作为对自然信息的补偿,一个怀孕的准妈妈可以多亲近大自然,闲暇的时候到郊外呼吸一下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沐浴一下阳光与轻风,感受一下被自然怀抱的舒适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Hash:a2262381950c8de6dc238df09097b7234303b9d2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