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究竟应该如何让孩子变得大方呢?

问:我儿子4岁半,在家里表现很活泼,勇敢又大方。在外面,如果有大人陪伴,他表现也挺好。但只要一离开父母,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胆子小,显得很懦弱,不会主动和小朋友接触,更不敢跟老师说话,这让我们很伤脑筋!

妈妈网解答:很多孩子在陌生人面前都会表现出退缩行为。其实,想一想,这和我们成人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也会不敢贸然行事是类似的。

以往孩子在和别人交往时,如果遇到麻烦总有父母帮他解围,那么,在新环境中孩子的退缩会表现得更持久些。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出自己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就失去了强有力的后盾。

还有些孩子在新环境中适应慢,和他的独特气质特点有关。这些孩子不仅是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而且饮食变化、睡眠地点变更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要让这些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

总的来说,孩子有安全感,才会更好地探索世界。您的孩子的行为,也确实符合这一原则,所以不必特别焦虑。

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来看看对孩子是否有影响:

用自己对周围人的热情、大方,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中对他进行交往礼仪的训练,让他习惯于使用那些受人欢迎的交往方式。

在新环境中,如果孩子不回答陌生人的问题,不要替孩子回答,更不要说“这孩子有点胆小”之类的话。如果出现尴尬时刻,可说些与孩子无关的事情把话题岔开。而在事后要告诉孩子:“刚才你没理那个阿姨,她挺失望的。如果你叫她,她不理你,你是不是也挺别扭的?”

如果遇到孩子之间交往出现问题时,比如有几个不认识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您的孩子想去玩又不知该如何加入,这时,您也别急于插手,观察、等待一会儿,先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最多给孩子一些建议,比如:“看看小朋友们愿意不愿意和你一起来玩这些纸飞机?”这会促使他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交往技能。

对于适应慢的孩子,可以考虑经常请一两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下先和一些小伙伴建立较好的关系,这会帮助他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家长究竟应该如何让孩子更喜欢自己呢?

常有父母会说:我已经给了孩子最好的爱,可为什么孩子却跟我不亲呢?其实,并非你的爱不真实,只是在表达方式上让孩子在理解上出现了误区。怎样才能成为宝宝最喜欢的父母,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智慧。需要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因材施爱”,用智慧来与孩子相处,达到既能管教孩子又能受到孩子的真心喜欢。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智慧一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智慧二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智慧三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请参看“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部分。

智慧四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将来需要的;现在考验我们的,将来也会考验孩子,我们面临的烦恼、挑战和机遇,将来孩子统统会面临,虽然时代气候不断改变,但是与人相处、消化压力、抵抗惰性和软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销、打开局面、把握机遇等基本问题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更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们做人的时候,也是在做父母,我们生活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智慧五:时代特性告诉你如何教育独生子女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因为独生子女家庭逐步成为家庭结构的主流。这一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家庭生活。那么,在独生子女时代,我们如何做父母,是现在的父母们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因为独生子女对家庭来讲,教育成功与否都是百分之百的事,要么成功, 么失败。在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的广大独生子女家长,更应该学会做称职聪明的父母。我们分析独生子女教育成功的家庭得出,称职的家长都有以下几点共性。

多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中国的一些教育家,在培养孩子的目标上,从来都主张首先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如果家长能注意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进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综合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一旦孩子染上了某种不良行为习惯,往后是很难纠正的,甚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如烧饭、洗衣等,还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其中首先要学会与同学交往,这是一个人适应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报告书中提出“学会生存”: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日本人把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看成是人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他们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帮助孩子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教会孩子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为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在现代化生活环境下,就让孩子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用煤炉生火,到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孤岛上去自搭帐篷,自制海盐,自己做饭。其目的就在于使孩子从小学会生存。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世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炼的机会。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相当激烈,不难理解为何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的智育看得那么重。但怎样才能使孩子读好书,读书好呢,其中有很多学问。

其实,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常耐心地帮助孩子,其前提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并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及时加以鼓励。而且学习要靠自觉,要使孩子做到自觉,从小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研究证明,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开发个体潜能有重要意义。在良好的环境和合理的教育下,完全可以把孩子巨大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创设民主的家庭氛围

尊重、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条件。爱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孩子在成长期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是事事去干预,还是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这是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事实证明:让孩子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在民主的气氛中有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这种教育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在发生在大学中的极个别恶性事件,究其原因,大多是由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致。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不错,有的甚至一路免试直升到研究生,但恰恰是因为缺少健康的个性而使其无法正视人生的挫折。健康个性的培养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孩子出生后,和父母的接触最多,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知识经验、智慧才能、情感意志和育儿技能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健康个性的养成。独生子女教育成功的家庭另一个 同点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己,注意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对孩子则充分尊重、理解。抓学习首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着手,以使孩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让孩子在优良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格,形成健康的个性。

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孩子固然是一项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携手的系统工程,但如果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中,能有意识地注意到上述几点,相信独生子女教育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说,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称职家长对他们的培养与教育。

家长究竟应该如何让孩子拥有爱成长?

最初认识谢英娜,是在中国妇联主办的《婚姻与家庭》杂志上,她连续三期负责专家育儿栏目,犀利的分析、幽默的语言,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此后,我经常在各大杂志的育儿栏目上看到她的文章,从《博爱》、《人生与伴侣》、《分忧》、《心灵世界》、《中外妇儿健康》,到《中华家教》《年轻妈妈之友》、《湖南教育》、《广东教育》等,她一路走来,以清新的文笔、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视角,在育儿领域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听闻她要将自己多年的育儿经验结集出版,并邀请我做序,我受宠若惊,并由衷为她感到高兴。《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是谢英娜老师二十年来教育心血的结晶,也是育儿道路上的经验回顾。在书中,她提出,母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导师,母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而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找对正确的方法,教会孩子爱和尊重,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是每一位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从孩子的学习方式到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潜能的开发到心灵的培养,作者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整理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让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其法的妈妈们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秘籍。

与以往的育儿书籍相比,本书没有空洞、艰深、难懂的教育理论,而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分析孩子的行为,针对不同的孩子找到正确的育儿方法。让读者从一个个轻松温馨的故事中去理解育儿的道理,提高母亲教育孩子的能力,体会作者满满的爱意。正如《孩子》杂志编辑戴兰香所言:“书中以典型案例叙事说理,循循善诱,解决之道实用有效;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本书不失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育儿宝典。”

本文Hash:89ccfcf6617b862b551a84d78b6827f71ac83be7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