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学前恶补不可取习惯最重要

心急家长在加压

离9月份开学还有半年,那么这段日子里要不要让孩子加把劲多识字、多写字、多学点加减法呢?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会成为育儿论坛里的“保留话题”。郭女士晒出了一份育儿日记,其中特别提到了在儿子兆兆5岁这一年里取得的“丰硕成果”: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先跟着DVD学幼儿数学,晚上要坚持识一到两个字,读一段儿歌或童话故事,每周还要在一本田字格练习簿上写满一页字。这样,十来个月,孩子对两位数的加减法已能运算自如,识的字也足足有四五百个了。

养成习惯更重要

那么,一年级的老师是否会对像兆兆这样的“聪明”孩子偏爱有加呢?其实家长完全没必要在学龄前给孩子太多的“知识灌输”,会做多少算术题、能识多少个字或者能背多少首唐诗,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相反,家长要做的是能启蒙好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让他们把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复述清楚。吕校长认为,进入小学前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一件事就是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善于与人沟通,并且要能养成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的良好习惯,这些能力才是基础中的基础,远比单纯地学“知识”重要得多。

提前学习不可取

“即使孩子在学龄前识再多的字、会做多少算术题,等他们到三四年级时,知识掌握的差异普遍变得很小了。”一年级教学是“零起点”,如果在这之前家长特别急功近利,让孩子在知识学习上“预支”,反而会落下许多后遗症,甚至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后劲。孩子年龄越小,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差异就会越大,有些知识等孩子到了6岁才学会十分轻松,非要他们5岁半甚至5岁就学,会使他们感到特别费劲、特别有压力,这是十足的拔苗助长。

【手记】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明显带有误导性,导致的结果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磨掉了孩子的灵气与对可持续性学习的好奇心。要想一下子扭转学业负担向学龄前孩子“前移”的局面,恐怕不是件容易事,这里面有家长的自身原因,也有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有社会环境的深层次问题。但不能让孩子在没进小学门时就变成书呆子或见了读书上课就头疼,这两点上总该有起码的共识吧。

学前恶补不可取,习惯最重要

心急家长在加压

离9月份开学还有半年,那么这段日子里要不要让孩子加把劲多识字、多写字、多学点加减法呢?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会成为育儿论坛里的“保留话题”。郭女士晒出了一份育儿日记,其中特别提到了在儿子兆兆5岁这一年里取得的“丰硕成果”: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先跟着DVD学幼儿数学,晚上要坚持识一到两个字,读一段儿歌或童话故事,每周还要在一本田字格练习簿上写满一页字。这样,十来个月,孩子对两位数的加减法已能运算自如,识的字也足足有四五百个了。

养成习惯更重要

那么,一年级的老师是否会对像兆兆这样的“聪明”孩子偏爱有加呢?其实家长完全没必要在学龄前给孩子太多的“知识灌输”,会做多少算术题、能识多少个字或者能背多少首唐诗,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相反,家长要做的是能启蒙好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让他们把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复述清楚。吕校长认为,进入小学前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一件事就是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善于与人沟通,并且要能养成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的良好习惯,这些能力才是基础中的基础,远比单纯地学“知识”重要得多。

提前学习不可取

“即使孩子在学龄前识再多的字、会做多少算术题,等他们到三四年级时,知识掌握的差异普遍变得很小了。”一年级教学是“零起点”,如果在这之前家长特别急功近利,让孩子在知识学习上“预支”,反而会落下许多后遗症,甚至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后劲。孩子年龄越小,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差异就会越大,有些知识等孩子到了6岁才学会十分轻松,非要他们5岁半甚至5岁就学,会使他们感到特别费劲、特别有压力,这是十足的拔苗助长。

【手记】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明显带有误导性,导致的结果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磨掉了孩子的灵气与对可持续性学习的好奇心。要想一下子扭转学业负担向学龄前孩子“前移”的局面,恐怕不是件容易事,这里面有家长的自身原因,也有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有社会环境的深层次问题。但不能让孩子在没进小学门时就变成书呆子或见了读书上课就头疼,这两点上总该有起码的共识吧。

孩子入学培养学习习惯很重要

孩子入学培养学习习惯很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一年级儿童经过学龄前的教育,认识、情感以及意志方面都有明显发展,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逐步形成。在学校和班集体的严格要求下,集体观念、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也明显增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一年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儿童学龄前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得以巩固、发展,并通过教育改正其不良习惯。

一、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学龄前教育,儿童已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能力,但对学习目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他们虽然能够比较长时间的坚持学习,但有时会出现坐不住或感到疲乏的现象。如上课做小动作、说话、打呵欠等。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儿童提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功课,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注意用眼、用脑卫生等。教师还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调节课堂气氛,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趣味性活动,以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儿童由被动的遵守变为自觉的习惯。

二、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进入小学后,儿童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幼儿园的以“玩”为主变为学校的以“学”为主,这一变化对孩子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教导孩子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良好的习惯不是短时期可以形成和巩固的,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效果会适得其反。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从点滴抓起,不断地提醒、督促孩子,有意识地使儿童明确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肩负着努力学习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自觉学习。

三、正确对待习惯、兴趣与成绩,进一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是儿童由依附向独立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独立活动的机会大为增多,如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课内外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文具和书本等。在这一时期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儿童独立学习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开拓、进取精神,为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基矗此外,教师还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成绩上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容易获得优异成绩,另一种是总要出点差错。这时教师不能把着眼点仅仅放在儿童的学习成绩上,而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细致了解,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对成绩优异的儿童,教师应给予适当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儿童,教师应保持冷静态度,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激发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求得实效。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学校环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杨莉莉

本文Hash:10c2509ac8171022d1eb69fbb0ec405c1ffb8f73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