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两个故事看孩子独立性培养

故事一:小文今年5岁。从2岁开始,父母就鼓励他独自在小床上入睡了,3岁已经能帮父母做很多事情,比如,摆碗筷、搬凳子、挥舞小扫帚、学包小馄饨……3岁半很自然地进了幼儿园,穿衣、吃饭又快又好。现在,他在小朋友中很有威信,因为他经常能搭出美丽的房屋、雄伟的大厦,甚至奇特的油井和宇宙飞船,还能回答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勇敢,自己摔倒了会马上爬起来,即使父母在旁边;就算是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他,他也不会大哭大闹……

小文父母说:“小文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凡事爱问‘为什么’,我们也尽可能让他尝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很注意培养他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品质。比如:2岁多后他经常爱说‘我要……’‘我想……”我来……’等等,显得很逆反,一下子好像不听话了。这时我们看了一些有关书籍,也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人,知道这个时候的他开始‘自我中心’了,希望我们大人把他当成很厉害的人,于是我们正好顺水推舟,开始‘刺激’他:好,长大就要有长大的模样,要自己睡觉,自己学着穿衣、脱鞋,而且要会帮助我们做点事情……结果他还真行,是长大了!”老师都很喜欢小文,因为小文聪明又独立,就算惹了事也敢作敢当,很像个“小大人”!小文说:“我觉得我能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小文的父母不仅看到了孩子独立的需要,而且能够给他表现的机会与合理的引导。父母的理解、放手、鼓励与赞许正是对孩子独立的支持。

故事二:小宁,10岁,小学四年级,可现在仍然与妈妈同床睡。因为怕黑,连上卫生间都要妈妈陪在外面。做功课更不要说了,妈妈真希望她能替他读书就好了,每天晚上真吃力。不看着他,他就不做了,甚至连题目都不会看。所以考试题经常是妈妈在家他会做,考场上他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洗澡、起床都要妈妈伺候才行!

据妈妈反映,这孩子从小胆小,身体也不大好,家人都很心疼他,怕他到幼儿园吃亏,总是最后一个送去,最早接回来,还要对老师左托右付地恳求。该上学了还不会穿系带子的鞋,就都改成松紧带式;每天怕他睡不够,总是由妈妈拽他起床,然后帮他穿衣、洗脸。家里有明确的分工,爷爷负责上学接送并背书包;奶奶负责饮食,包括喂饭;爸爸负责买东西;妈妈负责功课兼做早上起床后的事情等。总之,小宁是家里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忙得团团转,而他只是站在那里观望与等待……

懒惰、依赖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像一种传染病蔓延到孩子的各个方面,生活上、学习上,乃至以后的工作中。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立,才可能促使孩子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小宁在父母的“爱”中逐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耕耘地带!

培养孩子独立个性从不争吵开始

  “你这样教育孩子不行,作业没有做完,怎么能玩?”“教育孩子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能实行独裁啊,要讲求劳逸结合,才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对话经常可以听到,而孩子则是傻傻地看着父母的争吵,然后等待最后的一致“宣判”。

  夫妻俩为了教育孩子而争吵,可能是家庭教育传统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家庭里什么都要达成一致,要不然父母必有一方暂时退出。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完美融合或许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会更好。

  有两个声音,并不代表互相抵抗,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完美融合的。把决定权给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这也锻炼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被动听命。最终听取多方意见后的决定,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执行。

  其实夫妻俩首先要明确,彼此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样就可以心平气和地来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能尽量避免争吵。万一有争吵,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会让夫妻觉得在孩子面前没有面子,必然会使争吵升级,影响夫妻感情,乃至家庭和睦。

  父母的意见不同,但又彼此认同对方,那么在孩子面前就是和谐的两个声音。这样更有助于孩子成长,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然,夫妻共同教育也是值得推崇的,如果有人退出教育,那么就少了监督者,一双眼睛看到的,总比两双眼要片面得多。更何况,心理学早就验证过,孩子的教育既需要爸爸,也需要妈妈。所以父母教育孩子要达成同盟,但无须达成一致。

孩子独立性要从小培养

九月,又到一年开学季!各大校园报名处,浩浩荡荡的“送学”家长成了这个季节的一道风景。孩子的“独立”生活要开始了,这让好多家长措手不及。孩子的独立性教育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新闻回放】

备30双袜子给儿子上大学换洗

枝江市仙女镇一男生考上湖北科技学院(位于咸宁市)昨天,该男生妈妈谭女士担心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竟给儿子备了30双袜子换洗,还约定一个月后到学校为儿子做次总清洗。

谭女士说,儿子小涛(化名)今年18岁。小涛读初中时,她觉得孩子还小,没让孩子做洗衣、洗袜这些事;上高中后,又觉得学习压力猛增,更没让孩子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务事上,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父母包揽。可眼下,儿子就要报到,基本生活技能一窍不通,这让她不免担心。所以决定,“先给他准备30双袜子。让他一天换一双。一个月后再派人到学校去大扫除...

孩子独立性培养应从小抓起

目前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从而导致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每个家长都愿意自己的孩子果敢、刚毅,有很强的独立性,而不是胆怯,没有自信心,事事依赖别人。但是,孩子的独立性不是天生的。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性,是作父母必须着意解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国外是怎样从小抓起孩子素质教育的: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着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着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爸爸妈妈必须着意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一、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宝宝。

培养宝宝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宝宝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二、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宝宝“自己来”。

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2岁左右的宝宝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宝宝自理的能力。

三、耐心指导,教会技能。

由于宝宝年龄小,能力差,在尝试“自己来”时往往搞得一塌糊涂,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容许孩子“篡”一下权,天塌不下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但孩子却经历了新的历练。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教会宝宝“自己来”的技能,帮助宝宝进步、成功,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责,否则势必导致宝宝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四、经常提醒,持之以恒。

许多事情宝宝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宝宝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 宝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必须靠父母的帮助和督促。经常提醒宝宝按时去做该做的事,如“该洗脸了”“该洗手了”等。若宝宝不愿自己做时则可说:“妈妈知道宝宝很能干,一定会做的。”或说:“宝宝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来强化爸爸妈妈的指令,激励宝宝持之以恒,以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本文Hash:003e8170be901813a8529e36bd668894092d05f2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