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怕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城市里小学的孩子们被家长拼命地往重点小学去送,不惜交高额的入门费也要挤进去,致使重点小学一个班的孩子大大超过了规定人数,这样的大班教学很困难,造成重点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还有的家长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到私立“贵族”小学,去“从小感受贵族气息”。更多的现象是看到风里雨里家长们带着孩子奔波于路上,就为了读一个“稍稍好点儿”的学校。城市里的孩子们被家长套上了枷锁,他们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小小年纪需要学习的东西超过了大人的工作量,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大人也跟着受累。可是家长就是乐此不疲,家长这样做似乎是要把自己童年没有学过的遗憾全都通过孩子补回来。也有的家长说,我们也不愿意这样,这是被逼的,别人都那样,你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目前,就是这种“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填鸭教育方法成为城市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和心病。

哪里是孩子们的起跑线?一则名人轶事是这样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慕名前往,请问名人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刚刚三个月,那么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他进行教育为好呢?”名人的回答是:“要抓紧啦,你已经耽误了三个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应该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开始教育。但是,这一点恐怕不好达成共识,在他出生之前的胎教呢?以及怀胎之前父母的身心素质、修养状况等等,难道对孩子的未来就没有影响吗?第二,孩子的出生是没有选择的,有的出生在豪华都市,有的出生在深山僻壤,有的出生在富贵之门,有的出生在贫困之家,这已经注定了起跑线的天壤之别。这个责任谁来负?第三,如果把人生喻作比赛,那么百米跑和马拉松跑对起跑的要求一样吗?人生虽短,却不是一蹴而就,人生的历程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比赛,在马拉松比赛中对起跑似乎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相反,途中跑、加速跑和冲刺,也许更加重要。第四,到底哪些东西才是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些才是家长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广州时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例:吴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为孩子同时请了六个家教:一个游泳陪练,一个教象棋,一个教数学,一个教外语,一个教钢琴,还有一个教绘画。由此可见这位老板家长的拳拳用心,他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全人”啊。有人曾疑惑地问孩子哪有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么多事,吴先生说,他每天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到“时”到“分”,每天都要搞到晚上11时至11时30分。那么,孩子的天性呢?孩子的个性呢?孩子还有没有感受生活、享受人生的机会和空间呢?我们自信我们的基础教育并不落后,我们为我们世代居住的这块土地上江山代有“神童”出而自豪,我们为我们的孩子们在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而骄傲。可是,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起点上领先却输在了终点?

忘了是谁的名言了,说是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可能是一首好诗。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伟人,其童年反而显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由华罗庚到陈景润,他们小时候都不是“神童”,爱迪生甚至被视为脑袋迟钝的低能儿,仅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被请出了校门,但他最终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个人一辈子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并不一定就与他在孩童时期获得了多大本事有关系 ,而注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应该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其后天的努力程度如何。

教师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是人之常情,对孩子进行及早的、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本也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却并不是这样,学校和家长一味重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不适当的超前教育当做先进理念来接受,从而人为地使幼儿教育学校化,使学生教育成人化甚至工厂化,却忽略了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孩子阶段性成熟的内在要求,结果就只能是拔苗助长、弄巧成拙,对孩子的天性和潜质造成了扼杀。美国研究孩子心理的专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两者权衡,成熟更为重要。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梯。其中一个从出生后48周起,连续6周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另一个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不用别人帮助,他就可以爬到楼梯的顶端。由此,格赛尔得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催化作用。无目的地提前训练,可能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人和事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态度。

人生的起点其实很多,我们在单位里、社会上遇到不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许多人生长在农村,并没有城市里优厚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可是他们并不比别人差。他们还很优秀,他们的优秀表现在对人的容忍、宽厚、大度和谦和,他们爱学习,善于自我总结,善于排解内心矛盾和工作矛盾,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些人也被认为是成功的。但是他们的起跑线并不超前,还是落后的。

人生正如马拉松,最初的几步没有那么重要,已经被大量的研究和事实所证明。我们不妨检查自己的教育经验,成年后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究竟是不是小学、初中时班里的那几个学习尖子?《文汇报》报道,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曾分析过毕业自该校的23位院士的学习档案,发现他们高三毕业时的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10名之内的仅有5人;从分数段看,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有2人,而居于后30%的有6人。如果追溯到初中、小学,他们中的大多数肯定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鲁迅1905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春季升级考试的“成绩报告单”是这样的: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数655分。许多人可能认为鲁迅的成绩不优异,可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作家。

毕竟,孩子的教育不是短期教育,而应该是终身教育。因此,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长跑。据观察,通常赢在起跑线上的,很难在终点撞线!王军霞奥运夺冠,采用的是跟随战略,而不是领先跑;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走在前面的刘宏宇在16公里处被罚下,而后面的王丽萍却取得了最后的冠军。除了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规范,还有,在长距离中不要让自己落下。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和信心,这才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家”“校”互动,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每年开学的前后,我们都会接到很多“新生”家长来函、来电咨询: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刚刚入学的孩子,走好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步。亲爱的读者,也许您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正在为这发愁呢,不要急,我们一起去听听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小学老师们,都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的“常见病”

  编辑:老师,您好!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年的“老”教师,您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学习语文会犯哪些“常见病”。而孩子又以犯哪种“毛病”最厉害?

  老师:对于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常见病”莫过于这三项:

  一、错别字多;

  二、怕写作文;

  三、考试时“阅读练习”这一项失分最多。

  而就孩子来说,主要问题是——错别字。

  减少错别字需要家长来帮忙,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报听写”应该是家长们“陪读”的必做功课;有些家长“偷懒”,让孩子背熟字后自己默,表面上看是锻炼孩子自主能力,其实不然。低年级的孩子,瞬间记忆力很强,临时记熟的字能很快就能默出来,但忘起来也很快。

  家长报听写的过程,也是在帮助孩子回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反复记忆的东西,才能记得准确、记得长久。一旦默写错了,经过检查,认真加以改正,记住了就很难忘记了。

  其实,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先得让孩子“读”好书。低年级的课文比较短,孩子们往往读得很熟。这样,读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顺口溜”,而不注意看课文中的文字。所以,在指导时,要让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眼、脑、口学会相互配合,要注意用眼睛去注视文字,再读出来。

  对孩子的识字不要急于求成,学过的字非要一下子记住,要想法让孩子和生字多见面,在应用中加强记忆。还可以做一些识字、记字的游戏。家长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认字的地方,比如小食品的袋子、路边的广告牌等等,好好的把握合理利用,这样会更好的提高识字量和学字效果。

  编辑: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写得很慢,看着着急不说,还总是被老师留校——罚抄。对此,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老师:对,这也是一种“常见病”,是学习能力上的。

  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有时只是抄写几个简单的拼音字母,也要花好长时间。最近我想了一个办法:在他们写作业的时候,我首先表扬那些专心致志,作业速度快的同学,口头评选他们为“小白兔”;然后告诉大家,作业速度最慢的三个同学将会评为“小乌龟”。我发现写完作业的“小白兔们”都显得十分高兴,而那三只“小乌龟”则有些不服气。这时我再提醒这些同学以后再不要边写边玩了,争取也成为“小白兔”。渐渐地,学生们的作业速度真的快了许多。

  我建议家长们也可以采取这种鼓励的办法,和孩子比赛写作业,会有利于提高孩子写字的积极性。

  编辑:有的孩子挺聪明的,可就是考不了满分,写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划,这马虎的毛病可怎么治啊?

  老师:犯这种“常见病”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马虎;有时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是马虎;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马虎;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马虎的害处。

  针对这些,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给孩子准备一本“错字集”,或者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都很有效。孩子的作业,尽量让他自己去检查,免得养成他的依赖心理。还可以和孩子换换角色,让孩子考家长。孩子都喜欢“为难”家长,他们会成心出些容易错的字,把家长考住。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就会很自然地认真起来。

  总之,有了好习惯,才能有好成绩,才能有好的未来。家长朋友们,如果您的孩子才读一年级,您千万不要把分数放在第一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家长该怎么办?

  编辑:孩子进小学前,该不该突击学点汉字,免得将来跟不上?

  老师: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孩子入学前就认了好几百甚至好几千个字;而有的孩子提前半年入学,都跟不上。如果一个孩子学前基础很差的话,我建议家长先从学拼音入手,不一定硬逼孩子不写,让他会读、会拼就行了。也可以适当写一些简单的字,练一练手,不然上学的时候开始会不适应,至于其他的没有必要特别去教,入学后再学完全可以。

  对入学前孩子的辅导,一定要注意,千万别给孩子太多压力,免得他以后产生厌学情绪。要根据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最好将“学”融于游戏之中。

  编辑:一旦孩子入学,家长又该做哪些辅导呢?

  老师:一般可以采取下面几种办法。

  一、 做生字卡片。把孩子刚刚学过的生字,做成小卡片,每天晚上抽出5-10个生字卡让他认读,并试着组词。还可以在组词的基础上说一句话或一段话,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当您抽出“鱼”字时,他能组词“小鱼”,并能说出一句或一段话,如“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二、 孩子在家里读、背课文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倾听,并在书上签字。这样,一方面能督促和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三、 关于拼音学习。在平时认生字过程中让孩子学着拼读,或者让孩子自己阅读带拼音的童话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拼读的能力。

  四、 孩子给您讲故事时,要倾心去聆听,哪怕讲得不够通顺,不够吸引人,做家长的也要有一个全神贯注的表情,并且多鼓励孩子:“真好听,下次讲得再好一点,好吗?”“真不错,我的孩子会讲故事了。”给孩子一个敢说的环境,锻炼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毕竟在学校里时间有限,每个学生讲一遍故事,一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配合我们,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五、 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留心生活中新奇有趣的东西,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六、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马上显现出效果,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做家长的要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读书,并提供健康有趣的阅读材料。如儿童读物、订儿童的报纸等。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发表看法。家庭的作用不是学校可以替代的。家庭阅读的好处,也不仅仅是配合了学校的教育。孩子一旦喜欢上阅读,所获得的好处绝不仅仅在提高写作水平这一方面,它会对孩子的终身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您一直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可孩子要是不喜欢读书呢?

  老师:关键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引导、鼓励孩子喜欢上阅读。

  家长千万别天天拿读书当作任务来压孩子。可以在周末或者假期里,挑一些能激发孩子好奇心的书,跟孩子一块分享。家长可以用一篇孩子刚刚读过的文章,告诉孩子:“这篇文章挺不错的,只是你刚才读时,妈妈没听清,请你再读一遍好么?”让孩子再读一遍,体会成功的快感!

  孩子们都喜欢成功,一件事能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争着做;不断的鼓励,又会加强“成就感”,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

  作文从写话开始

  编辑:作文要不要从一年级抓起?

  老师:作文确实需要从一年级抓起,但不要把它当成作文来教,不能拿我们眼中的作文来要求孩子,教他们学会“写话”就行了。

  “写话”的目的,在于激发写的兴趣,培养写的习惯,学习基本的句式。因此,我们不能计较质量,只要孩子写了,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或是经历的,不论对、错,不论是否通顺,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有了好的写作习惯或是爱好之后,我们再给以适当的指导,给孩子提供一些范文。

  同时,家长还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如让孩子写“绘画日记”,用绘画表达他们心中所想,然后加以简单文字叙述,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也达到了训练“写话”的能力。

  编辑:我看过一些孩子写的话,很乱,有时候意思都没讲明白。

  老师: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作文的起步阶段,老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不要过多的加以要求和限制,不要让孩子们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要启发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让他们知道,这也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

  家长和老师都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并且做出真诚的回应。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进而提高交际能力和“写话”水平。

  因此,我们在评价低年级学生“写话”作品时,要求不宜太高,不要太注重章法。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努力发现孩子们笔下闪动着的灵光。

  “家”、“校”互动,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

  编辑:有许多家长在来电中,表达这样的观点——既然孩子上了学,由学校严格要求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老师:语文回家作业主要分成口语和书面。在学校里,老师每一天都会强调回家作业是什么,并且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可是,老师也会发现有些家庭对于孩子的回家作业不是很重视,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与已无关了。

  家长有这样的想法也在常理之中,但是,正如家长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够严格要求一样,老师也会需要家长从另一方面配合学校教育。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有成就的孩子,成长道路上,都离开不开亲人的教诲!

  编辑:每年开学的前几天,我都会去学校门口观察,常发现有的孩子哭着闹着,不肯上学校,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老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的,比如家长在学前过分强调学校的“管束性”;也有的家长提前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学习压力;或者校园的环境让有的孩子不能适应等等。我认识一个小孩,他做过一个噩梦,梦见一头怪兽在学校门口拦着他,醒来之后说什么也不肯上学了。所以,家长一定要找出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编辑:岳老师,您在近30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您最深感受的是什么?

  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我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引导孩子们从阅读、习字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为班主任,我更看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我要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善待他人,明辨是非,不怕挫折。我要让孩子体会到,美好的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即使暂时失败也不灰心,就是——热爱生活。

“家”“校”互动,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每年开学的前后,我们都会接到很多“新生”家长来函、来电咨询: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刚刚入学的孩子,走好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步。亲爱的读者,也许您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正在为这发愁呢,不要急,我们一起去听听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小学老师们,都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的“常见病”

  编辑:老师,您好!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年的“老”教师,您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学习语文会犯哪些“常见病”。而孩子又以犯哪种“毛病”最厉害?

  老师:对于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常见病”莫过于这三项:

  一、错别字多;

  二、怕写作文;

  三、考试时“阅读练习”这一项失分最多。

  而就孩子来说,主要问题是——错别字。

  减少错别字需要家长来帮忙,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报听写”应该是家长们“陪读”的必做功课;有些家长“偷懒”,让孩子背熟字后自己默,表面上看是锻炼孩子自主能力,其实不然。低年级的孩子,瞬间记忆力很强,临时记熟的字能很快就能默出来,但忘起来也很快。

  家长报听写的过程,也是在帮助孩子回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反复记忆的东西,才能记得准确、记得长久。一旦默写错了,经过检查,认真加以改正,记住了就很难忘记了。

  其实,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先得让孩子“读”好书。低年级的课文比较短,孩子们往往读得很熟。这样,读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顺口溜”,而不注意看课文中的文字。所以,在指导时,要让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眼、脑、口学会相互配合,要注意用眼睛去注视文字,再读出来。

  对孩子的识字不要急于求成,学过的字非要一下子记住,要想法让孩子和生字多见面,在应用中加强记忆。还可以做一些识字、记字的游戏。家长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认字的地方,比如小食品的袋子、路边的广告牌等等,好好的把握合理利用,这样会更好的提高识字量和学字效果。

  编辑: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写得很慢,看着着急不说,还总是被老师留校——罚抄。对此,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老师:对,这也是一种“常见病”,是学习能力上的。

  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有时只是抄写几个简单的拼音字母,也要花好长时间。最近我想了一个办法:在他们写作业的时候,我首先表扬那些专心致志,作业速度快的同学,口头评选他们为“小白兔”;然后告诉大家,作业速度最慢的三个同学将会评为“小乌龟”。我发现写完作业的“小白兔们”都显得十分高兴,而那三只“小乌龟”则有些不服气。这时我再提醒这些同学以后再不要边写边玩了,争取也成为“小白兔”。渐渐地,学生们的作业速度真的快了许多。

  我建议家长们也可以采取这种鼓励的办法,和孩子比赛写作业,会有利于提高孩子写字的积极性。

  编辑:有的孩子挺聪明的,可就是考不了满分,写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划,这马虎的毛病可怎么治啊?

  老师:犯这种“常见病”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马虎;有时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是马虎;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马虎;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马虎的害处。

  针对这些,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给孩子准备一本“错字集”,或者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都很有效。孩子的作业,尽量让他自己去检查,免得养成他的依赖心理。还可以和孩子换换角色,让孩子考家长。孩子都喜欢“为难”家长,他们会成心出些容易错的字,把家长考住。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就会很自然地认真起来。

  总之,有了好习惯,才能有好成绩,才能有好的未来。家长朋友们,如果您的孩子才读一年级,您千万不要把分数放在第一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家长该怎么办?

  编辑:孩子进小学前,该不该突击学点汉字,免得将来跟不上?

  老师: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孩子入学前就认了好几百甚至好几千个字;而有的孩子提前半年入学,都跟不上。如果一个孩子学前基础很差的话,我建议家长先从学拼音入手,不一定硬逼孩子不写,让他会读、会拼就行了。也可以适当写一些简单的字,练一练手,不然上学的时候开始会不适应,至于其他的没有必要特别去教,入学后再学完全可以。

  对入学前孩子的辅导,一定要注意,千万别给孩子太多压力,免得他以后产生厌学情绪。要根据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最好将“学”融于游戏之中。

  编辑:一旦孩子入学,家长又该做哪些辅导呢?

  老师:一般可以采取下面几种办法。

  一、 做生字卡片。把孩子刚刚学过的生字,做成小卡片,每天晚上抽出5-10个生字卡让他认读,并试着组词。还可以在组词的基础上说一句话或一段话,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当您抽出“鱼”字时,他能组词“小鱼”,并能说出一句或一段话,如“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二、 孩子在家里读、背课文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倾听,并在书上签字。这样,一方面能督促和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三、 关于拼音学习。在平时认生字过程中让孩子学着拼读,或者让孩子自己阅读带拼音的童话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拼读的能力。

  四、 孩子给您讲故事时,要倾心去聆听,哪怕讲得不够通顺,不够吸引人,做家长的也要有一个全神贯注的表情,并且多鼓励孩子:“真好听,下次讲得再好一点,好吗?”“真不错,我的孩子会讲故事了。”给孩子一个敢说的环境,锻炼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毕竟在学校里时间有限,每个学生讲一遍故事,一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配合我们,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五、 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留心生活中新奇有趣的东西,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六、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马上显现出效果,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做家长的要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读书,并提供健康有趣的阅读材料。如儿童读物、订儿童的报纸等。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发表看法。家庭的作用不是学校可以替代的。家庭阅读的好处,也不仅仅是配合了学校的教育。孩子一旦喜欢上阅读,所获得的好处绝不仅仅在提高写作水平这一方面,它会对孩子的终身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您一直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可孩子要是不喜欢读书呢?

  老师:关键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引导、鼓励孩子喜欢上阅读。

  家长千万别天天拿读书当作任务来压孩子。可以在周末或者假期里,挑一些能激发孩子好奇心的书,跟孩子一块分享。家长可以用一篇孩子刚刚读过的文章,告诉孩子:“这篇文章挺不错的,只是你刚才读时,妈妈没听清,请你再读一遍好么?”让孩子再读一遍,体会成功的快感!

  孩子们都喜欢成功,一件事能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争着做;不断的鼓励,又会加强“成就感”,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

  作文从写话开始

  编辑:作文要不要从一年级抓起?

  老师:作文确实需要从一年级抓起,但不要把它当成作文来教,不能拿我们眼中的作文来要求孩子,教他们学会“写话”就行了。

  “写话”的目的,在于激发写的兴趣,培养写的习惯,学习基本的句式。因此,我们不能计较质量,只要孩子写了,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或是经历的,不论对、错,不论是否通顺,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有了好的写作习惯或是爱好之后,我们再给以适当的指导,给孩子提供一些范文。

  同时,家长还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如让孩子写“绘画日记”,用绘画表达他们心中所想,然后加以简单文字叙述,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也达到了训练“写话”的能力。

  编辑:我看过一些孩子写的话,很乱,有时候意思都没讲明白。

  老师: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作文的起步阶段,老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不要过多的加以要求和限制,不要让孩子们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要启发孩子们通过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让他们知道,这也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

  家长和老师都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并且做出真诚的回应。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进而提高交际能力和“写话”水平。

  因此,我们在评价低年级学生“写话”作品时,要求不宜太高,不要太注重章法。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努力发现孩子们笔下闪动着的灵光。

  “家”、“校”互动,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

  编辑:有许多家长在来电中,表达这样的观点——既然孩子上了学,由学校严格要求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老师:语文回家作业主要分成口语和书面。在学校里,老师每一天都会强调回家作业是什么,并且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可是,老师也会发现有些家庭对于孩子的回家作业不是很重视,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与已无关了。

  家长有这样的想法也在常理之中,但是,正如家长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够严格要求一样,老师也会需要家长从另一方面配合学校教育。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有成就的孩子,成长道路上,都离开不开亲人的教诲!

  编辑:每年开学的前几天,我都会去学校门口观察,常发现有的孩子哭着闹着,不肯上学校,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老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的,比如家长在学前过分强调学校的“管束性”;也有的家长提前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学习压力;或者校园的环境让有的孩子不能适应等等。我认识一个小孩,他做过一个噩梦,梦见一头怪兽在学校门口拦着他,醒来之后说什么也不肯上学了。所以,家长一定要找出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编辑:岳老师,您在近30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您最深感受的是什么?

  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我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引导孩子们从阅读、习字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为班主任,我更看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我要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善待他人,明辨是非,不怕挫折。我要让孩子体会到,美好的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即使暂时失败也不灰心,就是——热爱生活。

本文Hash:2116024bd6217f2818d94d19a2e14115cd24d3f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