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能不能喝茶

孩子能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与人体的钙、铁、锌等元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不利于孩子对这些物质的吸收。鞣酸还会妨碍胃肠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使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此外,茶叶中含有一种咖啡碱的物质,能兴奋人的中枢神经,不利于小儿睡眠。所以,儿童最好不要喝茶。

如果孩子并未因喝茶而引起不良反应,可以不必戒茶。因为茶对小孩也是有好处的,

防肥胖:

现在的肥胖儿越来越多,对那些肥胖的孩子来说,养成喝茶的习惯是有好处的。

防龋齿:

小儿龋齿是一种常见牙病,茶水可以杀灭口腔内的一部分细菌,防止龋齿的形成。

孩子喝茶时,家长一定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适量,每天2小杯,晚上不要饮用;二要清淡,不要过浓,不要冲泡过久;三是饮茶后要用水漱口,以免茶色染黄牙齿。(康健)

当着孩子面家长究竟能不能吵架?

在公共场合难免会和人发生争执,可如果孩子在一旁,应该怎么办呢?不和人争吵吧,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和人争吵吧,孩子会不会受伤害呢?专家认为,如果处理得当,这反而可以成为一个让孩子从中学习的好机会。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妈妈也是普通人

让宝宝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

1117号石建轩:五一期间有天晚上带小石头去步行街广场上玩,当时买了一个吹泡泡的玩意,准备吹泡泡让石头自己去抓。第一口泡泡竟飘向了我左边一个擦鞋子的阿姨身上,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就扯着嗓门大喊:“要吹去别的地方吹,别在这吹!”我气不过就说:“我就偏在这吹怎么了,这是你家地盘还是怎么的!”虽然我嘴上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抱起石头准备离开,石头吓得赶紧搂住我的脖子喊;“妈妈,怕怕!”我说宝宝别怕,遇到这种不懂礼貌的人就要反抗。趁这个机会跟他讲,要想别人尊重你就得先尊重别人。

1083吉西:遇到争执的事,没理道歉走人,有理的话我肯定力争到底,争吵也要吵的有质量,不能像泼妇骂街,有理说理,如果你势单力薄,我有个妙招,不和当事人正面交涉,拉几个阿姨把事情说一遍找她们评理,阿姨们看你带个孩子一般都会鼎力相助。过后我会和吉西正面谈谈这次争吵的一些看法。

1251号欣欣:一次幼儿园发了一张可以一大一小两人免费看电影的券,但到了电影院却说大人要买票!我当时就与负责人争吵起来,欣当时看见很害怕,回来欣告诉爸爸,妈妈和人吵架才看到电影的。我赶紧和欣解释了原因,并告诉她我是在维权,欣爸也当欣的面表扬了我。我想这是对孩子维护自己权利的一次教育吧!

海绵宝宝玩派大星:我是会吵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妈妈也是普通人。

为了孩子,我必须忍

宝宝说不愿意看到妈妈吵架

fang567:坚决不吵,我宝宝肯定会害怕的,赶紧走人!

1055张满希:女儿还小,这种情况我会闪人,会吓到她的。如果大些了嘛,也明白一些道理了,我可能会去理论,同时可以让女儿看看妈妈怎么做的,还可以事后一起讨论讨论。

satou:与人争执之时,我通常不会急于发火,以顾及到孩子的角度和对方沟通,讲出自己的感受后,再补充对于对方的理解。我会说:“请您换一种方式说话,我们的争吵吓到了孩子。”或者:“刚才我是出于保护孩子,可能给你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885李天煜:什么情况说什么事吧,我一般会选择退让,没必要跟不讲理的人说理,事后简单地跟天天分析一下,让他慢慢积累,理解是与非。父母在宝贝眼里是神圣而完美的,也是他的第一任老师,而宝贝也不是被动的成长,他是时刻在观察学习,所以我希望天天能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

赵弈秋:在孩子心里,父母不仅被模仿、崇拜着,更像棵大树保护着自己。当你与别人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带给孩子只有恐惧和伤害。所以,亲爱的父母,当你与人争执忍无可忍行将“该出手时就出手”时,请想想你孩子噙着泪水的眼睛!也许,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不是吗?

碧浪银沙xhm:上次我带宝在外面和别人发生冲突,事后我问宝,宝说不愿意看到妈妈吵架。后来再也不吵了。燕子阿姨整理

父母究竟能不能随便地吓唬孩子?

核心提示: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

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在适当时候的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教育孩子时不能随便“吓唬”。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

有些父母看到这招管用后就经常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家长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欢欢今年5岁,她性格开朗,天性好强,在同伴中,总是扮演着“大姐大”的角色。“欢欢很听话,也很懂事,有一次,欢欢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她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欢欢妈说,可是最近她发现欢欢变得很调皮、贪玩,叫她去写作业,她却拖拖拉拉不肯去,手脏了让她去洗也不去洗,真拿她没办法。

有一次,欢欢又不愿意写作业,可把欢欢妈惹急了,欢欢妈瞎吓唬说:“你再不去写作业,晚上就不让你上床睡觉”。没想到欢欢乖乖地写作业去了。看发脾气这招挺管用的,欢欢妈也越用越多,欢欢不吃饭时,她说,“欢欢不用吃饭了哦,这样妈妈就省粮食了”,欢欢贪玩不去学习时,她说,“欢欢下次语文考试肯定只拿50分,绝对不会上60分”。欢欢妈发现,每次这样刺激欢欢时,她总会乖乖地去吃饭或写作业。

专家分析

正话反说可成教育“偏方”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家长可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而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家长说,“不去就不去吧,妈妈还省了一笔学费呢”,此时孩子会说,“我就要去上学,我才不让你省学费呢”。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说反话要注意年龄、性格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是偏方,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由于5岁的欢欢正处于4~7岁这个“竞争期”,她常表现出较强的叛逆性,事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此时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些孩子天性好强,这时家长如果还是发挥一贯的唠叨本色,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请将不如激将,如果家长适时改变方法,正话反说,孩子反而会‘顺着’家长的意思。

专家提醒

常说“反话”容易影响是非观念

欢欢妈抓住欢欢的年龄和性格特点, 有根据地进行教育,发挥了正话反说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像每天都吃米饭,偶尔给他吃点酸辣粉一样,孩子可能更爱吃。不过如果经常给他吃酸辣粉,那也不行。反话说多了,会影响孩子是非观念规范的形成。

3~5岁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时期,孩子本身就喜欢恶作剧,唱反调。如果再从成人身上接触到特殊的语言形式,比如欢欢妈就习惯性地正话反说,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跟着学,到处用,并从中感到很大的快乐。

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比如说“你吃饭吃的好快啊,一碗饭1个小时就吃完了”“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等。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与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会认为话就得反着说。

建议: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家长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反话”说不好,孩子可能不信任父母

家长适当正话反说,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

另外,家长经常正话反说,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印象:父母经常欺骗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建议: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一样,要随时查看路况。在用反话激励、“威胁”孩子的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同时,一个孩子通过正话反说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时,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孩子也适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孩子交流中说反话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过于激烈时,家长就应该停止。

本文Hash:6068c54f825d12c054f54e5d87490aa2618971a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