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容孩子喝饮料是爱还是害

据了解夏天的到来,各家卖场里造型各异、品种繁多的饮料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家长们采购起来也很阔气,饮料包装上标注的各种营养素如此齐全,喝这个总比喝白开水有营养吧,可事实是否如家长所愿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会容易引发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夏天到了,四岁的彤彤迷上了各类酸甜可口的饮料,爸爸妈妈单位发的消暑饮料几乎全被她包了。每天从幼儿园回来,还没吃晚饭,丽丽就嚷着渴死了,端起一瓶饮料一口气就喝完了,细心的妈妈发现最近彤彤的食欲明显下降,喝了饮料就不想吃饭,一段时间下来,原来圆乎乎红润润的小脸变得下巴都尖了,脸色也不好看。妈妈带她去儿童保健科一查,发现孩子不仅身高体重没增长,还患上了缺铁性贫血,原来,丽丽得了儿保专家所说的“饮料病”。花花绿绿的饮料中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素极少,只含大量的糖分和香精色素,孩子在饭前喝饮料,血糖马上就会升高,从而抑制了摄食中枢的兴奋性,此外香精色素要通过肝肾代谢,加重了肝肾负担,碳酸还会对孩子的胃部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长期喝饮料,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情绪不稳,生长发育迟缓。

专家提醒,由于孩子年龄很小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食品和饮料相继推出,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个时候也是糖尿病疾病的潜伏地,过多的去饮用会很容易受到儿童糖尿病的影响。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好孩子这方面的习惯,为孩子做好榜样。

小编推荐:

夏季育儿禁忌你了解多少

宝宝夏季喂养四个“多”

宝宝未满三岁不宜吃巧克力

宝宝健康饮食的10大秘诀

夏季“水果病”孩子应提防

孩子爱喝饮料并不是天生

  小孩子似乎对有甜味的东西格外青睐。然而,为了健康,家长又必须从小限制孩子喝饮料,让他们多喝白开水。怎么办?专家表示,孩子爱喝饮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出的坏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从孩子半岁开始,就应技巧性地引导他们多喝水。

  利用游戏。

  比如,在孩子玩得正高兴时,递上杯子,他们一般都能接受。或者家长可以拿出个洋娃娃或小熊,指着说:“它们口渴了,需要喝点水,宝宝也一起喝点吧。”然后装作喂洋娃娃的样子,家长也可以喝上几口,再递给宝宝。

  更换杯子。

  由于宝宝对有动物图案的东西天生偏爱,家长可尝试准备两三个带有不同动物图案的杯子,轮换着喂宝宝喝水,或者试着用不同形状的器皿装水给宝宝喝,这会让他们觉得新鲜有趣,喜欢上喝水。

  善用群体效应。

  孩子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看到其他孩子干什么,自己也会跟着干什么,这是一种群体效应的表现。赵忠心建议,家长可以在带宝宝到社区玩时,事先预备一瓶水,只要有其他孩子在喝水,就赶快递上自己的,一般都能如愿。

  鼓励策略。

  多说“宝宝好乖,喝了水就不渴了!”“多喝水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等,宝宝会为了被夸奖而配合家长的要求。

  对已经有喝果汁习惯的孩子,家长可先用白开水稀释果汁,然后再让他们逐渐适应白开水。此外,家长还要将果汁瓶放在宝宝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相关资讯:

这样做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里,许多孩子都收到了父母准备的各种礼物,但一些孩子并不开心,因为父母并没跟他们一起过节。和溺爱、强求、限制一样,重视物质却忽视亲情是许多父母常有的“非爱行为”,这一心理学专业词汇如今正在教育领域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

父母应注意三类“非爱行为”

在心理学上,“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的专家余允珠,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案例,分析了目前家长和老师针对孩子的几类“非爱行为”。

一是带附加条件的爱。

很多孩子从幼儿起就常听父母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乖才爱你”之类的话。这种情况随着孩子长大演变为对孩子学习成绩、艺术特长等的要求——这时候常有“你看XX学习多好,你要是像她一样妈妈就高兴了”的话。如一个小学男生向余允珠的热线倾诉,自己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回家被妈妈痛骂一顿:“我是单亲妈妈,拉扯你多不容易,你就这样不给我争气……你给我滚!”他觉得压力很大,觉得妈妈不再爱自己了,非常痛苦。

很多时候,也许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过高、过多的要求就是一种“非爱行为”。

二是没有原则的爱。

最常见的是家长无限制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如今年媒体曾报道,一位母亲为庆祝女儿小学毕业,买了个价值约2万元的LV手提包送孩子。

三是强制或限制的爱。

余允珠手机上有这样一条短信:“妈妈从小替代我的太多。我不能再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了,不然我什么也面对不了。我现在感觉我和其他同学有差别,跟他们喜欢的不一样,我就像异类!”一个女生则发短信“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怎么过下去”,因为父母强制她把打篮球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可那是她最大的爱好。余允珠说,家长往往打着爱的旗号,要么替代包办孩子的生活,要么强求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

“非爱行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从岁至6岁的“宠物期”,到12岁至18岁的“压迫期”,很多孩子就这样在非爱行为中成长起来,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格伤害。

“非爱行为”会导致仇亲、仇师。余允珠曾针对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95%的孩子都对父母家庭有意见和不满;对老师有意见的则达到了1%。1%的孩子都表示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但绝大部分孩子不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非爱行为”使父母与孩子无法互相感受到对方的爱,例如一对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说孩子床上藏着铁棍。孩子哭诉:知道爸爸在外面工作辛苦,他有时对自己非常好,但只要自己学习出问题父亲就凶残地打自己。父亲则说,自己小时也常挨打,打着打着就长大了,这是为了让孩子成才。

“非爱行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记者看到这样一条发给余允珠的短信:“也许我真的是垃圾,真的是他们口中的烂泥扶不上墙”。余允珠说,现在心理亚健康的孩子很多,他们幼小的心灵无法承载父母的过多要求和期望,导致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最终失去自我。他们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里,表现出不合群、遇到挫折就产生极端情绪等问题,而心理和身体的亚健康最后会导致品德的亚健康。

“非爱行为”弱化孩子能力。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渐渐变质为操纵孩子的生活,强制孩子按自 的意愿做事,孩子习惯了凡事听人安排后,能力越来越差。记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母亲非常溺爱女儿,且要求女儿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钢琴考级上,生活琐事全部由她代办。以至于到孩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她开始为孩子的生活自理发愁,因为女儿连洗澡都不会:直到女儿18岁,每次洗澡都是母亲帮她洗的。

尊重孩子给予不掺杂念的爱

怎么改变自己的“非爱行为”?如何避免因爱给孩子带来伤害?余允珠认为,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纯净无暇的爱是最好的教育。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首先是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行为,父母要给孩子相当的空间,让他发展个性。例如,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因为不但侵犯孩子的隐私,也关闭了他宣泄交流情感、自我调节心理的渠道;不要像审问犯人一样询问孩子一天的行踪、发生的事情,可以问“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吗”;在孩子愿意倾诉的时候要认真聆听,而不是忙着做自己的事。

其次是引导和适当的帮助。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孩子“不乖”的行为应“放而不弃、管而不压、训而不辱、帮而不替。”如一位小学生发短信倾诉:“我实在太想养一只小猫了,可是爸爸不同意,老师帮帮我吧。”余允珠对她说:“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会照顾好小猫,养了小猫我会更有爱心,而且不会影响学习。”在这样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最终达成了愿望,而且意识到了养小猫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三是正视亲情中的矛盾。对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应当理性处理,不应一味采取打骂方式,这样反而会激化矛盾。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家帮助。例如床上藏着钢管、与父亲关系紧张的那位孩子,在父母带着他找专家咨询后,最终化解了父子矛盾。

四是不求回报。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心态,不能有“现在我养了你,你以后就养我”“以后要让我过好日子”“要好好学习我才有面子”等心理。这样要回报有条件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本文Hash:47906c8f14210989215b6e06487a0758705f2d35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