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营养不良者的营养供给

 第三节营养不良者的营养供给 本节提出的最低标准旨在改善灾时存在的营养不良,包括维生素和矿质营养缺乏。营养不良会增加死亡的危险。两者之间相关性大小主要由疾病类型及其传染方式决定,受当地环境条件的影响。营养不良和疾病传染之间亦关系密切,共同影响死亡率。也就是说,营养不良和疾病传染两者共同对死亡率的影响远大于其中单一因素的作用。弄清导致营养不良的根本原因对确定适当的救助形式(不管是营养方面或者其他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在阅读本标准之前,请先参阅附录1中有关体重指数(BMI)、食疗逃逸者、终止食疗者和营养不良等术语解释。 针对性营养救助标准1:中度营养不良者的救助 减少公众健康与中度营养不良有关的危险。 关键指标 ●无严重营养不良现象和/或参加营养救助的人数没有增加。 ●建有对营养不良趋势进行监控的预警系统。 ●了解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和确定救助营养不良的救助对象是制定救助计划的基础。 ●在紧急情况下所有经常接触幼儿母亲的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婴幼儿喂养知识(见“人力资源标准”)培训。 ●给养项目的标准自始至终要一致。 救助指导 1.信息来源: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有关该监控的标准信息,包括项目监控资料(含营养救助以外的资料)、体检资料、食疗中心的记录(含接受食疗人员的比例)、人员培训计划(特别是体检资料)、救助计划草案。 2.确定发生范围变化:当严重营养不良不太普遍时,确定严重营养不良水平指标的变化就比较困难,若给定营养不良估值的置信区间,指标变化在统计上可能达不到显著水平。 3.项目设计:与严重营养不良的矫治相比(见“针对性营养救助标准2”),解决中度营养不良问题有多种不同途径。项目设计必须在对营养状况的复杂性、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基础上进行。 4.预警:预警是信息资料搜集和情况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搜集的信息资料必须按照季节和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启动适当的救助对策和用于其他救助计划。 5.补助给养计划:补助给养计划可以在一般营养救助标准1和针对性营养救助指标2满足之前的短时间内进行。只有根据正确的结果评估才能确定是否终止某一给养计划,但是,如果其他标准已经达到要求,则补助给养计划不应超过6个月。 针对性营养救助标准2:严重营养不良者的救助 减少由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死亡率、发病率及痛苦。 关键指标 ●食疗计划完成后死亡的人数比率小于10%。 ●实施食疗计划后康复人数比率大于75%。 ●逃逸食疗计划者小于15%。 ●每人每天平均体重增加大于或等于8克/千克体重。 ●根据临床诊断确定的治疗标准,严重营养不良者均得到营养和医疗救护。 ●下列情况不实行本标准,例如:胃口好;没有腹泻、不发烧、没感染寄生虫病或无其他未愈疾病;不缺乏微量营养。 ●营养救助人员与病人的比例至少为1∶10。 ●严重营养不良者的护理人员能够喂养和护理病人。 救助指导 1.项目持续时间:要达到食疗计划指标的时间需要1-2个月。 2.与其他救助的联系:食疗计划指标的实现有赖于其他救助指标和标准的实现(例如,具备有效的供水及卫生系统)。用于评价是否达到上述标准的资料可以从食疗记录档案和随后的家访报告中获得。 3.食疗覆盖率:如果食疗覆盖率较高,那么,坚持上述标准和针对性营养救助标准1将对减轻严重 养不良者的矫治有积极作用。食疗范围指标不确定是因为它受许多有关的特定环境因素的制约。不能强迫某个人接受食疗,但是可以宣传食疗的作用。然而,如果食疗的覆盖率太低(例如小于30%-40%),可能表明项目设计有问题。 4.体重增加:实施食疗计划过程中每人每天平均体重增加大于或等于8克/千克体重,这个指标适用于接受食疗的成年人和小孩。当成年人和小孩的饮食相似时,他们体重增加率也会相近。然而,当病人病情没有好转和没有治愈的时候,这个指标将会掩盖实际情况。 5.康复:根据经验,大多数严重营养不良者经过30-40天治疗就应该得到康复出院。艾滋病和结核病将导致一些营养不良者康复困难。此时就应该作出记录并考虑进行长期治疗或结合医疗救助计划同时进行治疗。 6.还可见:世界卫生组织(1998b)。 针对性营养救助标准3:微量营养缺乏者的救助 改善微量营养缺乏状况。 关键指标 ●没有坏血病、糙皮病或脚气病。 ●干眼病不成其为重大公众健康问题(见“一般营养救助标准1”)。 ●碘缺乏失调病发病率对公众健康没有显著影响(见“一般营养救助标准1”)。 ●个人补给计划执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量微量营养补充方案。 ●卫生院临床诊断出的微量营养缺乏病人全部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微量营养补充方案进行治疗。 ●卫生院诊断为腹泻的5岁以下儿童全部要补充维生素A(见第五章,“医疗服务・麻疹控制标准”)。 ●卫生院诊断有钩虫病但并非严重营养不良的5岁以下儿童在治病的同时补充铁素营养。 ●建立对微量营养缺乏敏感者的有效救助机制。包括主动搜集病例、跟踪调查并开展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救助指导 1.衡量指标的信息来源应该包括:卫生院的病历档案、供给计划的记录、营养调查和营养缺乏病病例说明。 2.微量营养缺乏病的多种预防措施:见一般营养救助标准1之救助指导第2条。 3.微量营养缺乏病的鉴定: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病,如碘缺乏和维生素A缺乏,可以通过简单的临床检测加以识别。这些指标可以应用于健康或营养监控系统。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是很必要的。其他微量营养缺乏病(如缺铁性贫血病)如果不进行生化实验就不可能确定。鉴于这些情况,紧急情况下微量营养缺乏的定义仍有争议,而且通常只能是通过病人在医务人员面前陈述的病情来推断。 4.孕妇和哺乳妇女的营养补充:孕妇和正在哺乳的妇女每天应该补充铁和叶酸(尽可能在怀孕3个月后就开始每天补充60毫克铁和0.4毫克叶酸)以预防营养性贫血病,避免婴儿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然而,在突发事件中妇女很难坚持按照每天补充方案进行补充,营养补给就会成为问题,公共医疗人员要对此予以重视。 

儿童营养不良可分为三级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方法

长期摄食不组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儿童营养不良可分为三级

按轻重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

Ⅰ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

Ⅱ度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比正常减低。

Ⅲ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有何方法

1、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对外界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很少与人交往,头发枯黄稀疏,皮肤干皱,口角发炎,舌苔光剥,四肢清冷,体温偏低,经常发生各种感染炎症。家长如果注意观察,不难早期发现孩子营养不良的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2、母乳是小儿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法,按年龄及时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具有营养的食品。

3、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按原有之饮食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之量不可过多;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应酌量减量。

5、注意质、量之合理分配。

6、不定时到医院或给中医检查,发现问题,建议用中药和药膳或食疗调理,毕竟中医是治根的,西药治表笔治根,副作用也比较大。

儿童营养不良的三个迹象营养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是指在宝宝的喂养中因为宝宝营养摄入不足,或者食物没法吸收,从而缺乏能量,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吸收,宝宝机体出现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停滞或不增加、肌肉萎缩等症状,3岁以下的宝宝常会有营养不良的发生。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有: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宝宝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宝宝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儿童营养不良有这三个迹象

营养不良的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具体为: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西药治疗

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根据当地习用食品加添固体食物以提高热卡供给,如无腹泻、呕吐,早期即给予每天每公斤190热卡,逐渐增至200热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类。

3、少量多次输血、输血浆,行静脉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盘血多量多次灌肠。

4、顽固病例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针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

本文Hash:614ee68065ce21666d8aae9ccccd6f795fde7ead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