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性

孩子们的游戏主要是学习和模仿。孩子们热爱游戏,是因为他(她)们可以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过家家”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由男孩和女孩饰演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在“过家家”过程中,他们在用自己的眼光评判父母的对错,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么,游戏与性教育有什么关系呢?用“过家家”游戏来举例:

1、“过家家”与性别角色的教育

有关给孩子安排在游戏中正确的位置上,让孩子充分地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对自己(爸爸或妈妈)的感受(正确的或错误的),及时地给予指导,即告诉他:做爸爸应该如何、如何……做妈妈应该如何、如何……

2、“过家家”可以促进孩子增长与人交往的知识

孩子通过“过家家”游戏,与游戏中的“家人”密切接触,他(她)们也会相互拥抱,甚至接吻,向家里其他人示好。孩子这种天真纯洁的感情流露对于成年后的性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常见有些人非常强烈地爱上了一个恋爱的对象,却不敢,也不知该如何表达,以至铸成终生遗憾。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他(她)们一生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3、“过家家”游戏让孩子们学习承担责任

在“过家家”的游戏中,孩子们将演绎家庭生活的不同片断,养育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幕。著名的美国芝麻街节目制作者,曾制作了一套“少年性教育”片,其中就有主持人安排男女少年领养“替代娃娃”两个星期的片断。

两个星期后,这些临时的爸爸、妈妈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想我自己是非常热爱孩子的”,有的则说“哎呀,太麻烦了,我以后可不能要孩子”,更多的是体会到“未婚先孕”决不可取。可见,这样的预演,对一个人今后生活的指导,受益匪浅!

4、通过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可以及时发现将来可能向不良发展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纠正。这些问题主要为:

a、男孩强行扒看女孩子的生殖器官。

b、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之间扮演生活中的男、女角色。

c、数个男孩与单个女孩扮演夫妻生活或数个女孩与单个男孩扮演夫妻生活。

d、在男孩与女孩扮演夫妻的过程中,“鬼鬼祟祟”东躲西藏,认为自己扮演的事是见不得人的。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通过孩子的游戏,家长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修改自己的行为。家长还可以亲自参加到游戏中,如扮演“布娃娃”的爷爷、奶奶,与孩子在游戏中增进感情,教授知识。“过家家”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孩子在表演、编排情节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

让孩子在假装的游戏中认识世界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假装游戏,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妈妈们不妨加入孩子的游戏,启发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世界。

孩子是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的,所以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

她在假装游戏中不断地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换位思考”,对她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你大可以加入她的游戏和她一起玩,甚至可以听听她的奇思妙想,还可以帮她“出谋划策”。如果有你的参与,必定会增加孩子的游戏兴致,让她玩得更开心,学到的东西自然也更多。换个角度来看,这既是你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增进理解的最佳时机,又分享到了孩子的欢乐,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在陪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我们的以下意见:

1、孩子的想象主要是围绕玩具展开的。

孩子见到什么玩具,就会随之想象出相应的游戏。所以你可以启发她更多地运用玩具来展开想象,锻炼她发散性思维。同时,在你的语言中可以刻意地多加些丰富的描述性的语句,比如在名词的前面多使用一些生动浅显的形容词。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孩子接触到大量的形容词、关联词和逻辑语言,可以发展她的语言能力。

2、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经常只是一味热衷于模仿成人的某些动作。

比如孩子会学你的样子抱着娃娃,给娃娃喂药什么的,却并不明白这个举动的真正目的,和“妈妈”这个角色的真正意义。所以你需要在游戏中悄悄地引导她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比如给她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药呀?”“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呀?”这能帮助她认识某些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这个角色的认识。

3、孩子的兴趣转移得很快,往往不能坚持自始至终地担任同一个角色,而是凭着对动作的兴趣不断地变换角色,还常常会混淆角色,玩着玩着就搞不清自己担任的角色。

这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对角色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她年龄尚小,在游戏中有许多无意识的行为。他们会偶然地说出一句话,或者做一个动作,可一会儿工夫,脑海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平时应多带孩子观察、模仿,加深印象,帮她积累丰富的角色经验。

4、利用家里现成的一些道具,和孩子一起来演绎他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吧!

比如小马过河、三只小猪等等。孩子喜欢让你给她反复地讲她所钟爱的故事,对某几个故事,她早已烂熟于心。这时你们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分角色演绎出来。这样的游戏可不是玩一次就没用了,一定会让孩子反复尝试,乐此不疲,并且还会有不断地创新呢!茶余饭后,亲友来访,何不表演一段,可更是笑声不断,其乐融融了!

让孩子从游戏中认识大和小

主讲人:孙玉

认识大小也是让宝宝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正确知觉。别小看我手里的这几块积木,您看,大小不一,三次元的变化,让孩子从视觉上感觉三次元空间的变化,同时产生知觉。在孩子头脑中建立形象概念。

认知能力(十一)--认识大小

在玩儿的时候呢,我们也是让孩子认识大小,在认识大小的时候呢,家长一定要注意,要找对比最强烈的那一对来让宝宝进行认识。认识完大小之后呢,也是让宝宝来进行排队、组图形的游戏。在这些排队、组图形的时候呢也一定要注意:遵循一个游戏规则是从大到小,或者是从小到大。用实物认识大小:

——告诉你,这一块是它们当中最大的,这一块是它们当中最小的。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块是什么呀?

——最大的

——这块呢?

——最小的。

——那你闭上眼睛。

——睁开眼睛,看看那块丢了?

——最小块的丢了

——最小块的丢了,是这快吗?是

——那你摆一个帮我摆一个好不好?

家长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积木,在这小小的积木中让孩子认识了三次元空间的变化。因为孩子是具体形象式思维,所以我们让孩子认识大小的时候呢,让他从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认起。有的家长说,我们很小就认识大小了,我们还要不断的巩固加深印象。因为这些积木的它们的差距很小。所以我们也让孩子观察其中的微妙的变化。同时在他头脑中建立三次元空间的概念。再慢慢过渡到从具体形象的东西变成半抽象式的东西。下面我们准备了一些图片呀,让孩子去粘贴。

象我这样给宝宝裁一些大小不一样的纸,裁纸让宝宝认识大小。裁完以后呢,您可以用这种即时贴让宝宝进行粘贴。或者抹一些胶水让宝宝进行粘贴练习,在认识大小的同时呢,也练习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宝宝练习好之后呢,您就给他裁十块大小差异不明显的方块,让宝宝进行排序。

我这给宝宝准备了十块大小不同的即时贴,让宝宝练习粘贴,同时练习认识大小。

游戏:制作卡片,认识大小

让宝宝在十块大小不同的即时贴之中,挑出最大的,次大的,并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挑出最小的卡片。这些游戏呢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宝宝进行练习,可以给宝宝买些彩纸,然后涂上胶水让宝宝进行粘贴练习。在练习粘贴的同时让宝宝认识了大小,对大小进行了排序。

妈妈在陪着孩子玩儿的时候呢,促进了母子的感情,因为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如果您实在没时间准备,可以准备大小不同的东西或者是宝宝的玩具,让宝宝来进行认识,进行比较,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多陪孩子玩儿一些这样的游戏,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本文Hash:01394c7dcd9439d1f0fd1967cf67ff9cef2a6eb5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