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儿童食品”安全标准

针对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经常食用的食品,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儿童的食品标准,所谓“儿童食品”一般包含“四多”——多添加剂、多糖、多盐、多油,带来健康隐患。儿童挂面、儿童牛奶、儿童肉松、儿童酱油……超市货架上包装精致的“儿童专用”食品越来越多,比普通食品贵不少。“营养价值高”、“孩子更爱吃”……这些都让带着“儿童”字样的食品备受家长青睐。一些企业把“儿童食品”当成了宣传噱头,不仅价格虚高,同时还不见得更有利于儿童的营养吸收。中消协今年曾针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发布消费警示,指出在我国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必需食品外,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明确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管理。近年来不少食品商家乱打“儿童”牌。家长很容易被“儿童专用”、“幼儿”之类的字眼所忽悠,不计成本地争相抢购。这些所谓“儿童食品”一般包含“四多”——多添加剂、多糖、多盐、多油,带来健康隐患。譬如,儿童饮料其实就是多添加了吸引孩子的色素和一些香精、糖。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儿童的食品标准,仅有的婴幼儿食品相关标准主要针对的是0-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辅食的食品安全标准。有研究显示,我国的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与欧盟标准基本保持一致。对于婴儿(0-6个月)的配方食品要求,差异较小,大部分指标比较接近。但对于较大婴幼儿(6-36个月)的配方食品,与欧盟标准的差异明显,我国的指标要求相对宽松,但欧盟却沿用了婴儿(0-6个月)配方食品的要求模式,对指标的上下限都作了具体规定。而对于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安全标准。研究显示,在日常零食消费方面,儿童的消费量要比家长的消费量平均高出2-3倍。儿童每日摄入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达10多种,最多的一天有50多种。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时,是以60公斤的成人为标准制定的,在婴幼儿和成人之间的儿童群体,没有允许摄入添加剂的具体标准,其添加量没有考虑儿童身体的安全因素。而在儿童食品的标签标示方面,国家标准与法规也很少,目前只有一个果冻标准规定了产品标签要标示食用安全警示。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排解能力差,因此向儿童提供的食品,不管在安全性和营养性上都应该有更为严格的标准。有关部门应针对儿童食品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法律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不断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科技含量、实用价值和个性特征,充分满足行业发展、市场体制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研发更多适合儿童食用的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当务之急是,针对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经常食用的食品,生产厂家可在生产“普通版”的同时推出“绿色儿童版”,以供儿童和家长选择。“绿色儿童版”食品可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应该更少,允许添加的限量应该更低。国家还应尽快出台规定,要求在真正适合儿童消费的休闲食品或饮料上张贴醒目标志,在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中写清楚成分并标注配料表,明确标注食品营养成分和能量值等信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此外,进一步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儿童食品的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

外国如何监管儿童食品

儿童食品贵且不靠谱别上当

儿童乘车安全座椅国家标准

由中汽研制定提交的《儿童安全座椅等相关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简称《强制国标》)已经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行。这个标准包括座椅本身的技术要求、所有在售车辆强制安装ISOFIX锚固系统的装置等,一旦出台,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将提高。不重视儿童乘车安全专家介绍,目前儿童乘车安全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儿童安全座椅,能降低婴儿死亡率达70%,降低4至7岁儿童死亡率达59%。欧美国家对儿童安全座椅有强制执行标准,比如瑞典要求7岁以下的儿童乘车,车上应备有保护儿童安全的装置;在美国,法律规定的年龄为4岁以下;在加拿大,法律规定是5岁以下;澳大利亚规定的年龄是8岁以下;德国、荷兰和日本甚至将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要求提高到12岁以下。而我国之前对于儿童乘车安全方面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国人对于儿童乘车安全非常不重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北京市儿童意外伤害报告》显示,交通意外仅次于跌伤和动物咬伤,列为0至17岁儿童伤害的第三位。中汽研模拟试验显示,在带孩子驾车外出时,40%家长认为最保险的保护措施是抱着孩子坐在后排,在发生危险时,模拟假人孩子直接从家长怀中飞了出去,起不到保护作用。选择让孩子自由坐在后排的家长有12%,汽车遇到正面碰撞时,孩子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选择让孩子独自坐在后排并系好安全带的比例是6%,事实上,由于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孩子可能会下滑,导致肩带勒住脖子等意外发生。缺乏法规监管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儿童乘车安全认识不充分,并且之前国内也没有儿童安全座椅方面的强制法规,国内在售车型对于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配置也是参差不齐。一个经验丰富的销售顾问曾表示,由于中国消费者对于车辆是否配备了儿童安全配置不重视,以至于后来儿童安全配置最终成为国内很多汽车厂家减配的“首选项目”。不少在欧美版本上看到的儿童安全配置,转为国产后被减少甚至去掉。不过,近两年来,情况逐渐好转,一般中级车以上车型都配备了儿童锁、座椅安全卡口等配置。在质量方面,也同样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记者走访的各大商场,在售的儿童安全座椅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售价在一千元至五千元之间,标注符合欧洲ECER44/04汽车座椅安全标准;而在一些汽配市场卖的一些国产品牌,售价几百块钱,但是产品没有标注做过碰撞试验,询问安全座椅的各项指标,销售人员也一概不知。《强制国标》的出台将有效地改善现状。据国外权威机构研究结果表明,汽车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可有效地将儿童受伤害的几率降低70%左右,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其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最为关键的安全装备。另外,业界认为,一旦出台,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将提高,尤其是针对一些自主品牌的小型车提高了要求;不能达标的儿童安全座椅国产品牌将被淘汰。

>>解读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关爱儿童乘车安全专题

相关阅读: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安全座椅购买技巧·【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提篮式·【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可转换安全座椅·【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汽车座椅增高垫·【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安装和使用技巧

亨氏糖分门拷问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

日前,有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一项关于婴幼儿的食品调查显示,美国亨氏公司旗下多款产品饱和脂肪、盐分和糖分含量过高,甚至超过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垃圾食品,对儿童身体健康可能造成很大威胁。自去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亨氏集团针对该则消息,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受到媒体关注的英国饼干产品是没有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在中国销售的亨氏产品是安全的,并且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法规。据了解,英国一家名为“儿童食品运动”(CFC)的于2009年3月开始的一项名为“婴儿垃圾食品”的调查,对英国超市销售的100多种婴幼儿食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一半产品的饱和脂肪含量、盐分和糖分过高。该组织发言人ChristineHaigh表示:“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市面上销售的很多婴幼儿食品都标榜是健康的,而实际上,它们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比垃圾食品还要高。”美国亨氏公司旗下多款产品在该调查的黑名单之列,含糖量均超过20%。其中,一款名为Farley甜面包干的含糖量高达29%,甚至比黑巧克力的糖分还高,这款产品被亨氏定位为四个月以上孩子的断奶食品。另一款名为Toddler‘sOwn的芝士饼干饱和脂肪的含量也较高,其饱和脂肪的含量为每百克含7.3克,比麦当劳的芝士汉堡的含量还高出0.6克。英国著名的恩贝儿牌幼儿饼干中该成分含量也很高,但该公司声称已经停止生产这款饼干。5月12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家乐福天通苑店,物美(大屯店)以及旺市百利(飘亮广场)等超市。在这些超市的婴幼儿食品货架上,记者没有发现名单中的亨氏产品,在售亨氏食品主要是婴幼儿米粉、蔬菜泥等,标注的产地大多为广州、青岛。记者从销售人员处了解到,从未销售过亨氏的饼干,主要是米粉类产品。亨氏的米粉销量在同类产品中一直比较好。近期米粉销量也很平稳,消费者并没有受太多影响。在购买婴幼儿食品的消费者中,记者随机调查中发现,选购婴幼儿食品时主要还是看牌子或者性价比,很少关注营养成分表。给8个月的宝宝挑选食品的李女士表示:“作为消费者,无法判断食品是否真正有益于宝宝健康,所以一直比较信赖大品牌。”记者从亨氏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内部已就英国CFC的调查结果做出了公示说明。致电亨氏北京的育儿热线,一位姓沈的大夫对本报记者解释:“亨氏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是专门为中国的宝宝研制的,而且是在国内生产的。中国销售的主要是米粉,为了使米粉口味更好,添加了非常少量的蔗糖,但含糖量不超过20%,是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可以放心给宝宝食用。”“我们不能笼统的说含糖量高是好还是坏,关键还是要看是什么糖。因为糖的总类太多了,有的糖是对人体有益的,比如益生元;有的糖是对人体有害的,会威胁宝宝健康。”北京和睦家首席育儿专家崔玉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东四妇产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付小青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糖摄入过量会增加孩子龋齿的机会,而且大量果糖在肝脏中代谢为脂肪,致使孩子因热量过剩、体重随之上升而变成小胖墩;其次,如果宝宝过量吃甜食,会出现骨质疏松,严重可能引起佝偻病。崔玉涛表示,过高的饱和脂肪不仅是婴幼儿,对成人也是有害的,可能导致高胆固醇和动脉阻塞。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到2015年将有约23亿成人为超重,7亿多成人为肥胖。而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摄入过多。“我们已经多次呼吁对婴幼儿食品标准进行修 。因为,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的一些标准已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在国外,对于食品标准的更新是非常快的,这就造成跨国企业生产的食品国内、国外存在差异。”记者了解到,现行的婴幼儿食品标注为1997年制定的《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条件》。在该标准里,婴幼儿补充谷粉理化指标中明确界定,蔗糖量不得高于20克。“国内标准营养素成份仍以数量来计算,国际标准强调少而精。如果不是过份强调数量,也许就不会出现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崔玉涛说。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曼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先规范国内食品安全的制度和标准,完善国家食品监督环境,才能规范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行为,保障食品安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获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应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才能换来更多地信赖。”

本文Hash:4dc18d390b00cbab13734d31054fe5a1e5c55867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