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给宝宝时时刻刻的关怀

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对婴儿发育极有好处。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母乳喂养,并将每年8月的第一周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可是许多妈妈在宝宝4个月或6个月产假期满后就得回单位上班,不能按时给宝宝哺乳了,同时年轻的妈妈也缺少喂养婴儿的经验,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宝宝的营养呢?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说,如果条件不允许全部母乳喂养,可在两次母乳之间加喂一次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最好的办法是,如有可能,妈妈在上班时仍按哺乳时间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空,以保证下次乳汁能充分分泌。吸出的乳汁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消毒过的清洁奶瓶放置在冰箱里或阴凉处存放起来,回家后用温水煮热后仍可喂哺。每天至少应泌乳3次(包括喂奶和挤奶),因为如果一天只喂奶一两次,乳房受不到充分的刺激,母乳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总之,要尽量减少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次数,尽最大努力坚持母乳喂养。■可以这样做用品准备:吸奶器、奶瓶、集乳袋或集乳杯、冰块、保温桶在即将上班的前几天,妈妈应根据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孩子的哺乳时间。不足6个月的孩子只吃乳品,妈妈可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用母乳喂哺。如果妈妈能在午间休息时间回家喂哺更好。在上班之前1~2周由家人给孩子试着用奶瓶喂,开始时次数少些,每周一次到两次,让宝宝慢慢适应用奶瓶喝奶。4个月以上的婴儿需要添加辅食了,要合理安排喂奶和吸奶时间,应尽量把喂辅食的时间安排在妈妈上班的时间。妈妈在上班前给孩子喂一次奶或将奶吸出来,后由家人或保姆喂奶。不要在妈妈回家前半小时喂奶。上班前一周可用手或用吸奶器将乳汁挤至消毒过的奶瓶内再倒入集乳袋并冷藏(4℃保存期48小时)或冷冻(-4℃保存期限7天)于冰箱内。乳汁较多的妈妈上班时可携带奶瓶,工作休息时间及午餐时在隐秘场所挤乳,但不要在洗手间吸奶,那样既不方便又不卫生。收集母乳后应放在保温杯中保存,里面用保鲜袋放上冰块。如果工作单位有冰箱,可暂时保存在冷藏或冷冻室中。吸奶的时间尽量固定,建议在工作时间每3个小时吸奶一次,每天可在同一时间吸奶,这样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就会来奶。下班后运送母乳的过程中,仍需以冰块覆盖,以保持低温,回家后立即放入冰箱储存。所有储存的母乳要注明吸出的时间,便于每次取用。喂食前冷冻母乳先以冷水退冰,再以不超过50℃的热水隔水温热(冷藏的母乳也需以不超过50℃的热水隔水加热)。不要用微波炉,因为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可能会烫着宝宝。母乳直接在火上加热、煮沸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用奶瓶隔水慢慢加入温水。将奶瓶摇匀后,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合适的奶温应和体温相当。但冷冻后退冰的母乳不可再冷冻,只可冷藏;冷藏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未喂食也不可再冷藏,需丢弃。上班后由于工作的压力以及婴儿吸吮母乳次数的减少,有的妈妈乳汁分泌会减少,所以应想办法保持充足的乳汁分泌。工间挤出乳汁有利于乳汁的持续分泌,多食汤水及催乳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都可帮助乳汁分泌。■储备母乳tips母乳之珍贵无可取代,所以妈妈们需要知道如何适当地储存奶水,并让家人或保姆知道怎样处理您预先为婴儿留下来的母乳。那么,该如何为你的宝宝储备母乳呢?1.储存挤下来的母乳要用干净的容器,如消毒过的塑胶筒、奶瓶、塑胶奶袋。2.储存母乳时,每次都得另用一个容器 。冷藏奶要与冷冻奶加在一起时,切记新加的要比原来已冷冻的奶少些,否则已冷冻的会被新加入的奶解冻。3.给装母乳的容器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冷冻结冰而胀破。当您用塑胶袋时最好套两层以免破裂。挤出空气,并留有1寸的空隙(不要装满)然后弄紧直立,放在圆筒形的容器内,冷冻结冰时起立成型(如欲长期存放母乳最好不要用塑胶袋装)。4.分成小份约60或120克为一份来放母乳,这样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据婴儿的食量喂食且不浪费,并且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贴上标签并记上日期,如果有多个被照顾的婴孩则须写上名字。

给宝宝时时刻刻的关怀

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物质,对婴儿发育极有好处。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母乳喂养,并将每年8月的第一周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可是许多妈妈在宝宝4个月或6个月产假期满后就得回单位上班,不能按时给宝宝了,同时年轻的妈妈也缺少喂养婴儿的经验,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宝宝的营养呢?

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说,如果条件不允许全部母乳喂养,可在两次母乳之间加喂一次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最好的办法是,如有可能,妈妈在上班时仍按哺乳时间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空,以保证下次乳汁能充分分泌。吸出的乳汁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消毒过的清洁奶瓶放置在冰箱里或阴凉处存放起来,回家后用温水煮热后仍可喂哺。每天至少应泌乳3次(包括喂奶和挤奶),因为如果一天只喂奶一两次,乳房受不到充分的刺激,母乳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总之,要尽量减少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次数,尽最大努力坚持母乳喂养。

■可以这样做

用品准备:吸奶器、奶瓶、集乳袋或集乳杯、冰块、保温桶

在即将上班的前几天,妈妈应根据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孩子的哺乳时间。不足6个月的孩子只吃乳品,妈妈可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用母乳喂哺。如果妈妈能在午间休息时间回家喂哺更好。在上班之前1~2周由家人给孩子试着用奶瓶喂,开始时次数少些,每周一次到两次,让宝宝慢慢适应用奶瓶喝奶。4个月以上的婴儿需要添加辅食了,要合理安排喂奶和吸奶时间,应尽量把喂辅食的时间安排在妈妈上班的时间。妈妈在上班前给孩子喂一次奶或将奶吸出来,后由家人或保姆喂奶。不要在妈妈回家前半小时喂奶。

上班前一周可用手或用吸奶器将乳汁挤至消毒过的奶瓶内再倒入集乳袋并冷藏(4℃保存期48小时)或冷冻(-4℃保存期限7天)于冰箱内。乳汁较多的妈妈上班时可携带奶瓶,工作休息时间及午餐时在隐秘场所挤乳,但不要在洗手间吸奶,那样既不方便又不卫生。收集母乳后应放在保温杯中保存,里面用保鲜袋放上冰块。如果工作单位有冰箱,可暂时保存在冷藏或冷冻室中。吸奶的时间尽量固定,建议在工作时间每3个小时吸奶一次,每天可在同一时间吸奶,这样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就会来奶。下班后运送母乳的过程中,仍需以冰块覆盖,以保持低温,回家后立即放入冰箱储存。所有储存的母乳要注明吸出的时间,便于每次取用。

喂食前冷冻母乳先以冷水退冰,再以不超过5℃的热水隔水温热(冷藏的母乳也需以不超过5℃的热水隔水加热)。不要用微波炉,因为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可能会烫着宝宝。母乳直接在火上加热、煮沸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用奶瓶隔水慢慢加入温水。将奶瓶摇匀后,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合适的奶温应和体温相当。但冷冻后退冰的母乳不可再冷冻,只可冷藏;冷藏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未喂食也不可再冷藏,需丢弃。

上班后由于工作的压力以及婴儿吸吮母乳次数的减少,有的妈妈乳汁分泌会减少,所以应想办法保持充足的乳汁分泌。工间挤出乳汁有利于乳汁的持续分泌,多食汤水及催乳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都可帮助乳汁分泌。

■储备母乳tips

母乳之珍贵无可取代,所以妈妈们需要知道如何适当地储存奶水,并让家人或保姆知道怎样处理您预先为婴儿留下来的母乳。那么,该如何为你的宝宝储备母乳呢?

1.储存挤下来的母乳要用干净的容器,如消毒过的塑胶筒、奶瓶、塑胶奶 。

2.储存母乳时,每次都得另用一个容器。冷藏奶要与冷冻奶加在一起时,切记新加的要比原来已冷冻的奶少些,否则已冷冻的会被新加入的奶解冻。

3.给装母乳的容器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冷冻结冰而胀破。当您用塑胶袋时最好套两层以免破裂。挤出空气,并留有1寸的空隙(不要装满)然后弄紧直立,放在圆筒形的容器内,冷冻结冰时起立成型(如欲长期存放母乳最好不要用塑胶袋装)。

4.分成小份约6或12克为一份来放母乳,这样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据婴儿的食量喂食且不浪费,并且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贴上标签并记上日期,如果有多个被照顾的婴孩则须写上名字。博友

(来源:华商网-39健康网)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刻意喂水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出汗量增大,成年人的喝水量要增加。那么那些刚出生,还在喝母乳的孩子,是不是也要相应增加补水量呢?如今正值8月1日—7日为第22届世界母乳喂养周,母婴专家指出: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刻意喂水。

只给婴儿喂哺母乳,而不给其他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甚至不给水。由此,不难得出答案: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是不需要刻意喂水的。

“母乳具有神奇的特点,在夏季或孩子需要时会自动调节,使其含水量增加一点,帮助婴儿补水解渴。”刘彩丽介绍道,即使在热带地区,宝宝只要随时能吃到母乳,就不会出现脱水现象。因此婴儿在6个月之内,母乳可以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铁、钙等矿物质)和水分(占母乳8%以上)。

此外,不提倡过早或过多给宝宝补水是因为,过多的水分会挤占宝宝胃容量,抑制吸吮能力,使其主动吮吸乳汁减少,影响妈妈乳汁的分泌,从而干扰母乳喂养,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再者,过多的水分还易引起宝宝水中毒。

由于婴幼儿的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往往1岁以后才能达到正常,一旦宝宝喝水太多,肾脏将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过多水分,而水分积聚在血液中会导致钠离子浓度被稀释,形成低血钠,易引起水中毒,进而影响脑部活动。同时,也建议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家长需严格按照正确的比例冲泡,奶水过稀也易致宝宝摄取水分过多,导致水中毒。

温馨提醒: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刻意喂水,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健康,我们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上的事项。母婴专家不建议,在纯母乳喂养期间,孩子过多补水,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水中毒。

本文Hash:c7c87f1993ddfbaa7ca4ad4846b82413291ffed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