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喂养五大误区小心别误闯!

可能很多妈妈都因为觉得自己奶水太清而放弃母乳喂养,直接给宝宝喝奶粉。从表面上看,似乎母乳的确显得清淡了一些,有的妈妈甚至还觉得,喂奶粉的宝宝睡得比较沉,宝宝长得也显壮。但事实上,国际上提倡在宝宝6个月之内都要坚持母乳喂养,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

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

误区一:放弃母乳喂养以奶粉替代

误闯者:萌萌妈妈

理由:催乳带来的疼痛超出承受范围

萌萌出生后,我发现自己的奶水非常非常少,而且,催乳带来的疼痛是超乎我的承受范围的,刚好那时候,朋友送来了好多进口的宝宝奶粉,最终我放弃了母乳喂养,就用配方奶粉来替代。

解析:从表面上看,似乎母乳的确显得清淡了一些,有的妈妈甚至还觉得,喂奶粉的宝宝睡得比较沉,宝宝长得也显壮。但事实上,国际上提倡在宝宝6个月之内都要坚持母乳喂养,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但很多妈妈却没把上述这些当回事,她们只关注到自己的身体感受,就放弃了母乳喂养。新妈妈,还是改变你的喂养方式吧,让宝宝在吮吸妈妈的乳汁的同时,更享受到亲子的乐趣。

误区二:母乳充足还添加奶粉

误闯者:冰冰妈妈

理由:母乳看上去太稀了

冰冰妈妈的母乳很充足,但在她的坚持下,在冰冰出生后十几天,她仍添加了配方奶粉,理由就是,“而且看上去很清淡,根本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种带着奶香的乳黄色的浓浓母乳。”冰冰妈妈认为,母乳似乎没有奶粉有营养。

解析:有的妈妈感觉母乳很稀,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母乳80%都是水,所以本身就是很稀的液体,只要有足够的母乳就可以坚持到4—6个月,而且完全够宝宝营养发育的需要。妈妈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看出,母乳的营养成分一点儿也不比配方奶粉差。

如果宝宝长时间喝香甜的果汁,会影响其食欲

误区三:奶粉牌子不停换

误闯者:朋朋妈妈

理由:总想看看到底哪种奶粉适合宝宝

朋朋妈妈奶水不足,所以在朋朋出生后主要依靠配方奶粉喂养了。但朋朋妈妈总在不停地给朋朋换奶粉牌子,听说朋友家喝什么品牌的奶粉不错,她都要去超市买一桶来试一下,为的就是想看看哪种奶粉适合自己的宝宝。

解析:在大超市里,家长们可以看到各种品牌的配方奶粉,对于新妈妈们来说,挑选何种奶粉喂养宝宝,还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于是,一些妈妈们经常给宝宝换奶粉,想看看究竟何种奶粉适合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过敏体质。所以,选好一种奶粉,只要宝宝适应,就尽量坚持用这个牌子的奶粉喂养宝宝,这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更为重要。

误区四:果汁或饮料代替白开水

误闯者:和和妈妈

理由:白开水没味道,果汁或饮料好喝

“白开水什么味道也没有,宝宝不喜欢喝,不如用果汁代替。”和和妈妈不仅只给和和喝果汁,有时甚至买来饮料给和和喝。

解析 :许多家长担心宝宝喝水没有味道,总用果汁甚至饮料代替白开水,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有资料表明,新鲜水果榨汁后,如果不稀释就喂给宝宝,宝宝长大后患胃溃疡的机会会增加。另外,如果宝宝长时间喝香甜的果汁,会影响其食欲,饮料更不用说了,其中,不但会损失一些营养素,而且还要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添加剂,宝宝长期过多地饮用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半岁内婴儿不宜饮果汁,周岁以上的宝宝也要限量,以免干扰宝宝的正常发育。

误区五:宝宝一哭就喂奶

误闯者:文文妈妈

理由:宝宝哭了,肯定就是饿了

很多肥胖儿就是因为过度喂养造成的

文文又哭了,妈妈赶紧泡好奶粉塞到文文嘴里。“刚喂了没多久奶,你怎么又喂?”文文的外婆觉得文文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文文妈妈却认为,宝宝哭了,肯定是饿了,“不然他怎么会哭个不停”。但在最近的体检中,保健医生认为,文文体重有些超标,应调整喂养节奏。

解析:很多妈妈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按需哺乳,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就是一哭就喂。很多肥胖儿就是因为过度喂养造成的。其实婴儿哭的时候,有的时候是饿了,有的时候是需要引起你的关注,有的时候是宝宝哪里不舒服,还有的宝宝可能平躺着,感觉累了也可能用哭声来表达。

要做到真正的按需哺乳,必须是在一次喂饱的基础上帮助他形成规律以后的按需哺乳比较好一些。举一个例子,当宝宝真正饿了以后,如果是母乳喂养,应该先喂一边乳房,然后喂另外一边,如果听到宝宝咕咚咕咚的吞咽声说明宝宝吃饱了。只要一吃饱,母乳喂养的时间一般就是两到三小时,而配方奶粉喂养的间隔时间要再长一些。在这之后,听到宝宝短促有力的哭声的话,表明宝宝又饿了,这样逐渐形成节律,才能做到真正的按需哺乳。

小编总结:其实婴儿哭的时候,有的时候是饿了,有的时候是需要引起你的关注,有的时候是宝宝哪里不舒服,还有的宝宝可能平躺着,感觉累了也可能用哭声来表达。

宝宝辅食喂养五误区妈妈小心别犯错

宝宝4-6个月后就可以逐渐接触辅食了。让宝宝及时接触辅食是其健康成长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新手妈咪常常会进入一些喂养误区。因此,小编汇总了关于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妈妈常出错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提示。

别米粉和牛奶混在一起吃

错误一:辅食是越碎越好

辅食的细碎程度是与宝宝的成长月龄密切关联的。辅食添加初期,妈妈们需要给宝宝吃够碎、够烂的食物。但为了促进宝宝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辅食不需要一直都过分精细。

1岁以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能用牙齿将较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错误二:米粉与牛奶混在一起吃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给宝宝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让宝宝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

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后的白开水,待其凉到40—50℃时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添加辅食时,要在奶之外单独添加。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少吃甜的

错误三:添加辅食从先加蛋黄开始

很多妈妈觉得蛋黄营养好,补充蛋白质,含锌含铁也高,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首先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对蛋黄有过敏现象的宝宝需要延迟到6、7个月以后再加。对蛋黄过敏更严重点的最好延迟到1岁以后再添加。

错误四:在辅食中加盐

一般建议1岁以后才让宝宝吃极少量的盐。如果爸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过早的添加浓味果汁、尝盐味较重的成人食品等,容易造成宝宝对常规辅食不感兴趣。

Tips:建议妈妈们还是从平常喂养和生活中做起,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盐等调味品。盐摄入过早、过多都会诱发宝宝今后成人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给宝宝加盐时,妈妈先自己尝尝,如果适合自己的口味,那盐量就放重了。

错误五:常给宝宝喝豆浆

1岁之内的宝宝,特别是目前已有湿疹的宝宝不应添加牛奶和相关食品;鸡蛋蛋白、带壳的海鲜、大豆/花生等容易引发宝宝过敏的食物。湿疹的宝宝要晚些(至少8个月)开始尝试蛋黄。如果蛋黄不耐受,就要坚决停掉。黄豆浆不能给1岁以内的宝宝喝,这样可能会加重过敏——湿疹。宝宝的辅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种,这样有助于湿疹的控制。以下分别介绍易引发过敏及不易过敏的食物:

较不易引发过敏的食材

蔬菜:淮山、土豆、胡罗卜、南瓜、青豆、马铃薯、花椰菜

水果:梨子、桃子、苹果五谷:米糕、米粉、小米

95%引起幼儿过敏的食物

牛奶、蛋、花生、坚果、豆类、小麦、鱼、虾、螃蟹、豆类、坚果、海产品

多喝水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 味的食物都要避免。“糖”是指再制作、过度加工过的糖类,不含维他命、矿物质或蛋白质,又会导致肥胖,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时,使人的胃口受到影响,因为吃了糖,什么也不想吃了,妨碍到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浆、葡萄糖、蔗糖也属于糖。婴儿未足一岁不要吃蜂蜜,因蜂蜜内含有一种波特淋毒素,而一岁以下婴儿体内的抗体无法控制这种毒素。

避免喝清凉饮料、碳水化合物之类。未稀释过的果汁含有和鲜奶一样多的卡路里,但较没有营养,而且缺少了果肉的果汁,没有水果本身那么有营养。”

在添加辅食的同时,应该保持每天的母乳摄取量,而不是减少,更不是取消。

尊重孩子,让孩子做主。当孩子闭嘴扭头表示拒绝时,接受孩子的意愿,千万不要勉强孩子进食。更不要非让宝宝吃完你设定的量,这样很不利于宝宝以后进食好习惯的建立

汤类尽量少加或者晚加,因为汤类是大量的脂肪,占肚子也不好消化。

添加辅食后需要喂水。但是如果宝宝不太喜欢喝也不要勉强。或者采用鸭嘴杯、吸管杯或直接水杯来提高宝宝喝水的兴趣,最好不要用浓缩的果汁水来代替,宝宝习惯了太甜的味道更难以接受白开水。

6个月的宝宝吃细滑的辅食,如米糊、肉泥;

7个月开始增加粗糙度,辅食可以像小米粒大小,如烂粥;

8-9个月时可以吃肉末了,更粗糙;

10-12个月,可以吃半颗玉米大小的食物了,如肉丁。

宝宝辅食喂养五误区妈妈小心犯错!

宝宝4-6个月后就可以逐渐接触辅食了。让宝宝及时接触辅食是其健康成长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新手妈咪常常会进入一些喂养误区。因此,小编汇总了关于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妈妈常出错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提示。

别米粉和牛奶混在一起吃

错误一:辅食是越碎越好

辅食的细碎程度是与宝宝的成长月龄密切关联的。辅食添加初期,妈妈们需要给宝宝吃够碎、够烂的食物。但为了促进宝宝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辅食不需要一直都过分精细。

1岁以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能用牙齿将较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错误二:米粉与牛奶混在一起吃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给宝宝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让宝宝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

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后的白开水,待其凉到40—50℃时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添加辅食时,要在奶之外单独添加。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少吃甜的

错误三:添加辅食从先加蛋黄开始

很多妈妈觉得蛋黄营养好,补充蛋白质,含锌含铁也高,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首先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对蛋黄有过敏现象的宝宝需要延迟到6、7个月以后再加。对蛋黄过敏更严重点的最好延迟到1岁以后再添加。

错误四:在辅食中加盐

一般建议1岁以后才让宝宝吃极少量的盐。如果爸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过早的添加浓味果汁、尝盐味较重的成人食品等,容易造成宝宝对常规辅食不感兴趣。

Tips:建议妈妈们还是从平常喂养和生活中做起,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盐等调味品。盐摄入过早、过多都会诱发宝宝今后成人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给宝宝加盐时,妈妈先自己尝尝,如果适合自己的口味,那盐量就放重了。

错误五:常给宝宝喝豆浆

1岁之内的宝宝,特别是目前已有湿疹的宝宝不应添加牛奶和相关食品;鸡蛋蛋白、带壳的海鲜、大豆/花生等容易引发宝宝过敏的食物。湿疹的宝宝要晚些(至少8个月)开始尝试蛋黄。如果蛋黄不耐受,就要坚决停掉。黄豆浆不能给1岁以内的宝宝喝,这样可能会加重过敏——湿疹。宝宝的辅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种,这样有助于湿疹的控制。以下分别介绍易引发过敏及不易过敏的食物:

较不易引发过敏的食材

蔬菜:淮山、土豆、胡罗卜、南瓜、青豆、马铃薯、花椰菜

水果:梨子、桃子、苹果五谷:米糕、米粉、小米

95%引起幼儿过敏的食物

牛奶、蛋、花生、坚果、豆类、小麦、鱼、虾、螃蟹、豆类、坚果、海产品

多喝水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 味的食物都要避免。“糖”是指再制作、过度加工过的糖类,不含维他命、矿物质或蛋白质,又会导致肥胖,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时,使人的胃口受到影响,因为吃了糖,什么也不想吃了,妨碍到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浆、葡萄糖、蔗糖也属于糖。婴儿未足一岁不要吃蜂蜜,因蜂蜜内含有一种波特淋毒素,而一岁以下婴儿体内的抗体无法控制这种毒素。

避免喝清凉饮料、碳水化合物之类。未稀释过的果汁含有和鲜奶一样多的卡路里,但较没有营养,而且缺少了果肉的果汁,没有水果本身那么有营养。”

在添加辅食的同时,应该保持每天的母乳摄取量,而不是减少,更不是取消。

尊重孩子,让孩子做主。当孩子闭嘴扭头表示拒绝时,接受孩子的意愿,千万不要勉强孩子进食。更不要非让宝宝吃完你设定的量,这样很不利于宝宝以后进食好习惯的建立

汤类尽量少加或者晚加,因为汤类是大量的脂肪,占肚子也不好消化。

添加辅食后需要喂水。但是如果宝宝不太喜欢喝也不要勉强。或者采用鸭嘴杯、吸管杯或直接水杯来提高宝宝喝水的兴趣,最好不要用浓缩的果汁水来代替,宝宝习惯了太甜的味道更难以接受白开水。

6个月的宝宝吃细滑的辅食,如米糊、肉泥;

7个月开始增加粗糙度,辅食可以像小米粒大小,如烂粥;

8-9个月时可以吃肉末了,更粗糙;

10-12个月,可以吃半颗玉米大小的食物了,如肉丁。

本文Hash:1831f3ef12c8468e51a106f0b6e6e0c04c3dd1d8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