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为中心的对话

有人问幼儿园的孩子:“你从幼儿园回家是怎么走法?”一个说:“你一直往前走,在小卖铺那儿拐弯儿。”一个说:“你瞧,那不是有个电线杆吗?从那儿往左拐就是。”一个说:“你看,那不是有个副食店吗?就在它旁边。”一个说:“出了门,往前走一点,在超市那儿拐弯儿,再拐一个弯儿。”实际上,提问题的人在客观上并未真正听懂他们究竟是怎么回家的。孩子们的说明方法大人一点都听不懂,可是他们却是一本正经地说的。儿童的心理分析:孩子们各自在自己的头脑里描绘出怎样回家的路线,并据此加以说明。他们眼前清清楚楚地浮现出了烟铺、电线杆和超级市场等。并且,他们断定自己头脑里浮现出的形象肯定在对方的头脑里也会出现。因此,他们有声有色地向你说明。主观上是明白的,可是客观上却是不明白的。这种幼儿心理就是“自我为中心”,他们还没有发育到具有考虑对方立场的“社会性”。孩子之间的对话,也是互相讲述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因为这是单轨的想法,所以总是对不上号。他们互相之间只顾自说自话,还没发展到与对方的交流。但是,孩子们自己却认为是在交谈。这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交谈。妈妈的高招:为了表示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礼貌,大人有必要做出一副完全听懂了的样子。因为,即使再提问,得到的答复也将更加前言不搭后语。“啊,明白了,在电线杆那地方拐”,或者说:“哦,是吗,从超市那儿向左拐”。如果不是用这种态度随声附和,谈话就无法继续下去。即使是“单行线”。也要“嗯,嗯”地侧耳细听,这是维持和他们谈话的窍门。不能责备他们的自我中心性。因为孩子还处于尚未充分发育的状态,我们只有耐心等待,别无他法。如果你有牢骚,只能去向控制着发育阶段的自然规律说啦!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逛街的时候大人从自己的高度上能看到很多东西,而孩子呢,却只能看到人们的腿。父母也应该从自我中心性、自以为是的教育观念中摆脱出来,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被理解。

我的大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忽然她说我拿勺子的手不对。我说:“怎么不对啊?”孩子指着自己拿勺子的右手说:“应该是这只手。”我问她:“你觉得妈妈拿错了吗?那我们俩拿着勺子换座位看一看怎么样?”可是座位换过来了,孩子还是不明白,说:“哎呀,真奇怪呀,妈妈怎么又拿错了呢?”“那我们再换回来吧。”这次孩子没动,是我举着勺子来到她背后。“怎么样,这回对了吧?你和妈妈面对面坐着,看起来好像是妈妈拿勺子的手不对,可事实上,我们俩都是右手拿勺。”孩子还是觉得奇怪,歪着脑袋想了半天。

有一次我访问一个幼儿园。当时十来个三四岁的孩子围坐在一张饭桌旁。饭桌上放着一个大大的不锈钢水壶,老师也跟孩子坐在一起。有一个紧挨着老师坐的孩子忽然指着水壶说:“这里能看见老师。”对面的孩子边说他们也想看,边把水壶转了过去,但是在水壶上没看到老师,于是很失望地说:“怎么看不到啊。”坐在老师旁边的孩子还是指着水壶说:“怎么会没有呢,这儿!”对面的孩子又把水壶转过来,但还是看不到老师。那些坐在老师另一边的孩子全都走到老师旁边,直到看见水壶上映着老师的模样才开心地用餐。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这种特征就是“自我中心性”。美国、日本、法国、瑞士、中国等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也就是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显现出这种自我中心性。这是因为孩子缺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客观地解释问题的能力。

无论大人怎么解释,自我中心性强的孩子还是无法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果这时候幼儿园老师说:“连这个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你坐在对面。”那么孩子不但理解不了问题的所在,还会凭空增加了不自信、自卑感以及对老师的厌恶感。在前面所举得例子中,孩子转来转去地看水壶,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总算是明白过来如果在老师这边看的话,就可以看见老师的影像。有了这种经验,以后孩子不再转来转去也能知道在那边能看见老师的影子。

有时父母会因为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性而感到为难。大人常常对孩子在睡梦中忽然起来要东西而感到无法理解。“我的香蕉呢?谁吃了我的香蕉?”如果对这样的孩子说:“那是你做的梦,根本就没有香蕉。”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但不会接受妈妈的解释,他们还会哭着闹着非要香蕉不可。

但是只要了解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性,也就比较好应付了。比如,妈妈可以说:“是嘛,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看看有没有香蕉。”当认真找了一阵子后妈妈再问孩子:“你想一想,哪里有香蕉?反正妈妈没有吃。”这样孩子可能会要求说“明天给我买吧”,那这件事就结束了。

在我大女儿五岁、二女儿三岁左右时,有一次家里就剩了一点牛奶,可是大女儿要喝牛奶,我往杯子里倒了三分之二左右,跟着姐姐来的二女儿也想喝牛奶,如果把剩下的牛奶倒进和大女儿一样的杯子里肯定会显得很少,我只好找了个细细的红酒杯,把剩下的牛奶倒给了二女儿。大女儿是因为只看到牛奶在杯子里的高度,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比妹妹少,后来看到自己的牛奶倒进细杯子里还有剩余,便以为自己的牛奶跟妹妹一样多了而高兴 她是用自我中心性和一叶中心性(用一个标准判断多个问题)来判断的。

父母不要为此责骂孩子,最好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矛盾。试想一下,逛街的时候大人从自己的高度上能看到很多东西,而孩子呢,却只能看到人们的腿。父母也应该从自我中心性、自以为是的教育观念中摆脱出来,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被理解。

宝宝自我为中心不等于自私

宝宝自我中心化思维宝宝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对地下人行通道的台阶产生了兴趣,走下台阶后,又返身上去,上上下下好几遍。正常发育的宝宝,根本就不存在行为问题,有行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不当管教造成的。宝宝受本能驱使,以他那颗幼稚的童心去探索台阶的奥秘,爸爸的反对并不能削弱他的探索精神,只能让他愤怒、压抑、怨恨。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如果大人们也只是闲逛,散步消遣,那就让宝宝尽情地玩台阶好了。如果没有人参与他的游戏,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失去兴趣,转而找其他的玩法。如果父母有兴致和宝宝一起玩,宝宝可能会多玩一会儿,但宝宝不会永远玩下去的。宝宝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保持是很短暂的,他要不断探索,整个世界对于宝宝来说,未知的东西太多了,他不会沉湎于小小的台阶,他不会像成年人沉湎于麻将桌一样,这一点宝宝比成人优秀得多如果父母有事情要做,没有时间让宝宝在台阶上尽兴,就果断地把宝宝抱起来,离开台阶,大步向前走:“现在不能玩台阶,爸爸有事要做。”或者说:“爸爸带你放风筝去。”总之,你要实事求是地、简单地、用宝宝听得懂的语言,坚决而又平和,果断而又亲切地告诉宝宝不让他继续玩台阶的态度和理由,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而且能马上兑现。宝宝不会因此而感到挫折,还会很快地忘记台阶,把注意力转移到爸爸指引的方向。自我中心化≠自私自我中心化思维是宝宝特有的思维模式,是无意识间发生的一系列以宝宝自我为行为目的的本能冲动。比如宝宝间经常发生的争抢行为,其思想基础不是自私的观念,而是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模式。宝宝还不具备分享的思想能力,因此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分享的行为。宝宝的分享行为需要父母逐渐培养起来,从而形成有关分享的价值理念。不管“自私”有怎样的内容,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自私是成人的专利,至少离两三岁的宝宝还有十万八千里。因自己的宝宝搂着自己的玩具不让其他小朋友碰,妈妈就脸红地责骂自己的宝宝“自私”,这是典型的载有色眼镜看问题,孩子的自我中心化与成人的自私欲念风马牛不相及如何引导宝宝从完全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中心化”走出来,逐步实现人的社会化,这是每一个父母面临的养育问题。从分享行为开始,也许是不错的选择。父母给宝宝树立榜样,在生活中多做分享行为。讲很多,不如做一件,宝宝还不能通过教导,理解分享的含义。创造分享机会,可以让宝宝分发东西,给宝宝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营造分享后的愉快感,让宝宝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是鼓励宝宝学会分享的重要环节。树立分享行为的规则,让宝宝知道分享需要顺序、等待、轮流、平等、合作等规则挑战自我是宝宝最大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最大的能力就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总是试图去做他不会做的事,了解他不认识的事物。父母要了解宝宝的这一特点,创造利于宝宝探索的养育环境。能走得很好的宝宝,不再满足走,而是要跑了;会跑的宝宝,不会只满足跑,而是要跳了,双脚跳,单脚跳,原地跳,往远处跳,立定跳远,跑步跳远,往高处跳,往低处跳,往前跳,往后跳,向左跳,向右跳。就一个跳的能力,宝宝能不断跳出花样,即使父母不给宝宝做示范,宝宝也会自己不断创新,发明出各种跳的动作。

本文Hash:d207711fe51e3fcf1fb0da33988f2cd9076b7d14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