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夏季热还是感冒引起的发热

说起“夏季热”,家长们可能不太陌生,夏季热也叫“暑热症”,每到夏季,就可见到类似的报道,是炎夏酷暑时节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孩子。而夏季热刚出现的症状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家长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夏季热还是感冒引起的发热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育儿专家的介绍:

如何判断孩子是夏季热还是感冒引起的发热

夏季热主要是因为小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发汗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保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而导致的发热。该病没有特效药,只需要把孩子放到凉快的房间里,来个温水浴,同时多喝一些清热下火的汤就可以使孩子的发热消失。也就是说,典型的“夏季热”可不治而愈,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不大,亦不会留下后遗症。

可是,对于大多不学医的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在夏季发热,如何判断孩子是夏季热还是平时我们最常见的感冒引起的发热呢?如果确诊了夏季热,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不用做什么检查了吗?

是这样的,典型的“夏季热”,刚出现的时候,其症状和感冒很类似,没有特异性,都会出现发热,烦躁,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此时,即使是医生,单凭这些症状是不能武断的判断孩子就是这个病,还需要和家长们进一步的观察。“夏季热”和我们常见的普通感冒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普通感冒的发烧通常不会超过一周,而“夏季热”的孩子,发烧呈迁延性,热程可持续1~3个月左右,尤其是在炎热的户外,体温多在38℃~39.5℃之间,且天气愈热,体温愈高,即使服解热退烧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天气凉爽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了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药而愈。同时最关键的是,孩子的血常规、大小便化验及其他功能检验没有病理性改变。小儿患此病后,下一年仍可复发。有的患儿可持续2~3年。大多数曾经有过“夏季热”的孩子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彻底摆脱这个疾病的“骚扰”。虽然说“夏季热”对孩子身体造成的危害不大,亦不会留下后遗症,但这是相对的说法,因“暑热症”发热不退,会使孩子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注意加强护理,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孩子发烧不一定就是感冒引起的


孩子发烧不一定就是感冒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以5岁及以下学龄前儿童最常见。手足口病被国家卫计委定为丙类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目前并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要防治手足口病,必须靠注意清洁卫生以及及时就医治疗。

  手足口病前期无明显症状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手足口病没有明显先期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病,因此家长一定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3-5岁的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机体环境中,一旦有人染病就很容易相互传染。

  因此,专家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发烧、厌食,嘴唇起水泡或者四肢起疹子,不要盲目自诊为感冒或者湿疹、过敏,一定要立即就医诊断治疗。

  手足口病应以预防为主

  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预后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少数病例可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病症。

  其次,手足口病虽然是常见病,但是目前并没有手足口病疫苗,因此,预防该病只能靠平时的保健措施。专家表示,预防手足口病,应该谨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太阳”的要诀。同时,要注意用流动水来洗手,家长外出归来,也要洗手后再接触小朋友。

  需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不少家长以为手足口病是夏季高发,秋季无需太过担心,这是一种误解。专家表示,根据历年的监测,手足口病的全年发病规律是:4至6月为发病的高峰,而且是大高峰;7至8月发病人数开始直线下降;9至11月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因此,即使现在已入深秋,也要警惕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10种消毒方法

  饮用水: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中医药方预防手足口病

  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孩手足出现疱疹,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起到清热、化湿、凉血作用。

孩子发热咳嗽不一定是感冒

当孩子出现了发热咳嗽的情况之后,我们都以为宝宝是感冒了,所以给孩子吃感冒药。而母婴专家指出,孩子发热咳嗽不一定是感冒,还有可能是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面我们来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孩子发热咳嗽不一定是感冒

在某家外企上班的周小姐最近带着6岁大的宝宝回老家,结果回去没多久宝宝就开始发烧。因老家就医不方便,周小姐熬夜照顾宝宝后也开始发烧,两人服用了两天退烧药仍不见好转,这才到医院就诊,一检查,她和宝宝竟然得了支原体肺炎。

近期,因“发热、咳嗽、咳痰”来就诊的病人当中,有3%以上存在支原体感染,其中有不少是幼儿。在感染支原体的幼儿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均存在“就诊不及时,病急乱用药”的现象,导致疾病在发病早期未得到良好控制,最终发展成为支原体肺炎。“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孩子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当成感冒,未能对症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在逐渐增高,我国支原体肺炎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

专家说,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患儿多因受寒或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接触史。大多数感染者最初仅累及上呼吸道,若未及时得到控制,经过2-3周,病情加重,可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和咳嗽。

咳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增加,严重时会使患者衰弱。伍伟玲还特别提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需与流感进行鉴别,流感一般也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症状,但是流感病毒感染者一般同时会出现全身酸痛、乏力、腹痛腹泻的症状。因此,当出现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自行无法鉴别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目前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抗体检查,但急性期具有诊断意义的IgM抗体变化快,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现象,此时需临床医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作出正确的判断。

“即使孩子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家长也不要太紧张,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能对肺炎支原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伍伟玲说,早期口服治疗1个疗程常可见效,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一般需要住院治疗,疗程常为7-14天。

支原体肺炎在密闭环境中是可以小范围流行的,所以临床上也经常能碰到像周小姐那样妈妈和孩子甚至一家几口同时患上肺炎的情况。所以为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并得到更好的休息,宝宝在患病期间不要去幼儿园。在家中护理时,也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温馨提醒:孩子发热咳嗽不一定是感冒。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健康,我们要注意以上的事项,不要把支原体感染当成感冒来治疗。因此,孩子感冒发热家长切不可轻视,需及时带到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Hash:efb7f6f42f3192b7c25eaf2e49c42d9163217e20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