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是不轻易动怒

那年,女儿4岁,我带她第一次回到国内,在大街上,她看见一个母亲在大声地训斥孩子,食指还戳在那男孩的太阳穴上,那个男孩倔强地歪着头,抿着嘴,没有眼泪,没有悲伤,连恐惧也没有。他好像习惯了。

女儿哪里见过这阵势,天真地问:“他妈妈是在训练他的EQ(情商)吗?”

我大笑起来,说,当然不是。那是爱的一种,中国特色的,打是亲,骂是爱。她仍是不明白,她从小受的教育是,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不轻易动怒。动不动就发脾气,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怎么是爱呢?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们从小认为的、经历的爱不是忍耐,更不是恒久忍耐。恒久忍耐是忍无可忍,重新再忍。多么温暖。

我们的爱是种牺牲,明明自己很喜欢吃一样东西,却坚决不吃,一口也不吃,把它省给家人,然后开始抱怨,嘟囔,说,我为了你,你们,什么好的都舍不得吃,你,你们却这样对我。家人一边吃着,一边内疚,匆匆地把好东西咽下去,缩短不安的时间。

除了吃以外,我们的爱还表现在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上,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放弃,叫忍痛割爱。牺牲久了,心理就不平衡,就开始轻易动怒,还有言语上的伤害。

我们的小孩子很多是在吃好、喝好、紧张的氛围下长大的。锦衣玉食却慌慌张张,不能轻松地享受童年的无忧无虑。父母让孩子感到,孩子是欠他们的,欠一世。

亏欠的感觉很不好,我们的爱太沉重。长期物质上虐待自己,便会精神上虐待身边人。只有自己受到祝福,才有能力祝福别人。

对我女儿,我不敢得罪。她是我的太阳,早上八九点钟的。我对她说,她只负责笑,其他的由我负责。偶尔,我想冲她发火时,也是克制着,深呼吸,用鼻子吸入,用嘴呼出。我口口声声地说爱她,而爱是不轻易动怒。我不断地提醒着自己。文=杨闲

相关报道:baby.sina.com.cn/edu/09/2503/1622134122.shtml"target="_blank">不要让“爱”成为“碍”漫谈亲子教育中的“爱”七成父母“爱”错孩子教育的秘诀就是“爱”爱,首先是无条件的接纳!

父爱和母爱的教育作用是不相同的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爱和母爱都非常重要,缺失任何一种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两者一样重要,但教育的作用不同,不可互相代替。

父爱和母爱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从父母与孩子的日常交往来看两者的不同。在交往的内容上,母亲常花较多的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或辅导孩子学习;父亲则花较多的时间与孩子游戏。在交往的方式上,母亲更多地搂抱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温和的活动;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与孩子玩耍,做一些较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等。在交往的态度上,当孩子摔倒了,母亲常用“没摔坏吧,都怪石头”、“以后千万别乱跑,听话就是乖宝贝”来安慰和规范孩子;而父亲常会大声地说“勇敢些,爬起来”、“为什么不看路,下次要注意”。可见,父亲和母亲同孩子的交往是很不一样的,带给孩子的教育影响也很不一样。所以你说自己先暂时退出,让他爸爸代替你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做孩子真正获得的也不是完整的母爱和父爱。再说,孩子已经4岁了,在运动方面的需求比生活照顾的需求更多。当然,让先生适当地代替你做一些照顾孩子的事也很好,这可以拉近孩子和父亲之间的距离,让父亲的形象变得亲切、具体。

培养父子感情,让父爱发挥教育作用,重要的是要让父亲将本身所具有的男性特点融入到亲子交往中。比如让父亲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这样父亲所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

至于说安排什么具体事情让孩子的爸爸做,则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去琢磨。比如一起在家做些小游戏,或到户外跑跑,到公园逛逛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共处时间,有产生互动和交流的事情,能引起他们两个人的沟通。如果只是一起呆着,各干各的,那效果可想而知。当然,母亲在中间也要起粘合剂的作用,随时准备把他们两个连在一起。

父母不要轻易的拒绝孩子

父母都清楚,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及时拒绝。可是在拒绝孩子的时候,要分清情况。父母不要轻易的拒绝孩子。

近日前,读者黄女士致电信息时报“早教视窗”栏目,反映自己3岁的儿子毛毛自尊心很强。如果父母的态度让毛毛觉得自己“没面子”,他就以不高兴、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

比如,刚吃过晚饭,黄女士在厨房洗碗,毛毛就搬着小凳子过来,也要一起洗碗。如果黄女士坚持不让他洗,他就会很不高兴,甚至会搬来奶奶当“靠山”,一定要洗碗。

对此,广州市心早教中心的吴老师指出,2~3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独立性也一天强似一天。无论做什么事,宝宝总要说上一句“我自己”,言外之意是不用帮忙,自己独立完成,其勇气足以令大人们吃惊。

而这时的孩子,也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人家说“好”。为了得到家人和熟人的夸奖,大有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架势。就像毛毛求助于奶奶,这时孩子的心理是“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还说我小做不好,可她越这么说我就越想试试。奶奶不一样,她几乎每次都能满足我的要求,有时还教我做,我能像大人一样做事,让我觉得很自豪。”

吴老师指出,孩子自尊心的萌芽,是他们向上的内在动力,父母一定要细心呵护才对。因为,“不让做”、“不放心”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它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并对家长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使双方的关系对立起来。

建议1适当满足宝宝愿望

对于那些宝宝力所能及、没有危险的事情,如洗碗、洗菜、摆碗筷、拿东西、扔垃圾……则尽量让孩子去尝试,父母还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做。

当然,宝宝做这些事情时,有很大的游戏成分,但只要孩子玩得高兴,得到了“锻炼”,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何乐而不为?即便是事后自己再麻烦一点“返工”,也是值得的。

建议2温和语气解释原因

当然,也要让2~3岁的宝宝明白,确实有很多事情他们目前还不能做,比如独自搬比较重的东西、自己倒热水、自己安电插座、自己过马路等。

但父母在向宝宝说“不”时,最好同时向宝宝解释原因,并借助一些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事实,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另外,爸爸妈妈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耐心,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

本文Hash:5b57aba28ee78524f12b44fcd58e0185c0732f33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