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爱孩子身上的淘气本性

淘气源于好奇,孩子身上之所以有淘气的天气,是因为处于本性,不能因为我们的不理解而把孩子的天性给淹没了。1~2岁的幼儿身体高速成长,他们有能力到处跑,喜欢到处走动,还经常碰碰这个,摸摸那个,表现得很淘气。有人问我,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回答,因为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可目前不少家长评判孩子好坏只看听话不听话,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往往是一发现孩子的淘气行为就马上予以制止,可是愈制止愈引起他的好奇。为什么孩子会淘气?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好奇心,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每一样都充满了吸引力,他们想一个一个地研究明白。儿童心理学认为,好奇是“知识之门”,是“萌生科学的幼芽”,对好奇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儿童心理学家将淘气称做“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因此,父母应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宽容孩子一时的小小的破坏行为,给孩子提供宽松、安全、合理的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奥秘。淘气有理淘气本天成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仅不应阻止,而且还应很好地爱护它、培养它。淘气的孩子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刨根问底,爱挑刺,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这是发明创造最需要的一种思维。淘气的孩子胆子大、敢闯、敢干,接触面广,这对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都有好处。未来社会需要思维独特、有个性的人才,应该给孩子一点淘气度,千万别把他们束缚得死死的。淘气者更容易成功父母一般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孩子,对淘气的孩子常感到头痛。其实对孩子来说,淘气并不是一件坏事。发明家爱迪生年幼时,看到母鸡孵小鸡,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鸡,这种看起来很淘气的行为,正是爱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体现。有的孩子看到闹钟会报时,就试图拆开来看;看到父亲刮胡子,也想跟着试一试……如果父母们采取训斥、限制等粗暴态度去阻止孩子,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会受到压抑,由此,孩子可能变得小心翼翼,缩手缩脚,甚至造成消极的性格。淘气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长大后,在社会上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处处听话的孩子。如果不准孩子淘气影响孩子的性格很多把淘气看作坏事的父母,常常阻止甚至斥责孩子。可是淘气并不是训斥就可以消除的,孩子的理解是有限的,他只感到这是一个制止自己的举动,并不能理解大人的用心,于是孩子会变得畏缩、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父母如果反复给予严厉地制止或责骂,孩子会逐渐放弃淘气,变成一个老实听话的“乖孩子”,其结果必然压抑了孩子的自发性。当这种“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的萌发,他们对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不堪忍受,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反抗,甚至患上身心疾病,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抑制孩子的潜质有调查显示,亚洲的父母通常每天对孩子说数百个“不”(不要动、不要戳、不要跑、不要哭、不要调皮等)。这些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探索精神,但是这些不绝于耳的“不”会切断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使孩子变得呆头呆脑。在这个应该获得大量刺激的重要时期里,再没有任何东西比“不”更能毁坏孩子的潜质了,它很容易形成孩子意识中的一部分,对孩子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所以,“不”的使用,应该仅仅限于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危险或者是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想禁止孩子做 么事,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引向其他的玩具或游戏。如何应对孩子淘气提供安全的空间孩子的淘气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孩子通过淘气使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后,便不会继续做了,所以,父母不要过多斥责孩子,而要让他按着这个过程发展。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防范淘气带来的危害,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避开那些有危险的活动,把可能有危险或不宜摆弄的东西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将刀、剪、热水瓶、药品等物放在小儿不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把容易引起麻烦的东西锁起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让宝宝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观察和思考,发展他的认知能力。让孩子自我锻炼一个安全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父母设置绝对安全的环境,那么孩子长大后将缺乏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接受过度保护的幼儿,在心理上往往表现为胆怯、怀疑甚至恐惧,这种心理影响对日后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应当把安全保护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来对待,让幼儿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依靠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安全的空间。这种自我保护能力是一种“童子功”,若从小开始培养,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我们不能指望世界上没有陷阱,但我们可以教孩子跨过陷阱。用事实教育孩子对于有危险的事情,可给予适当的负面刺激,如当小儿不知深浅去动热水瓶时,家长可溅一点点热水在他手上,给他一些感性认识,或用略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告诫宝宝。有了切肤之痛之后,宝宝自己就会收敛一些的。所以,只要是没有什么危险,应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活动少加限制,容许孩子淘气,等待他自己从淘气中“毕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淘气的天性得到尽兴的发挥。即使是淘气地玩耍,对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和意志也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孩子的淘气行为证明孩子还年轻,不过太淘气也不行,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对太淘气的孩子还是要给以引导,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决不能让他们变得无法无天。(兼职编辑:詹丽莎)

请拿掉孩子身上的标签

7岁小明匆匆忙忙吃过早餐,穿上外套,冲出家门。到了电梯门口,妈妈一看就急了,“你书包呢?哎呀,你怎么老是忘东西呢?!”小明到了学校,一打开书包,发现自己的文具盒忘记带了,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哎,看来我真是老忘东西啊。”于是,他心安理得地向同桌借了一支铅笔。

9岁的小丽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她问爸爸。爸爸笑着拍拍她的头:“数学又不会做啦?真是像你的妈妈,数学方面不行。”妈妈接过话茬:“数学不行又怎么啦?咱们英语语文好呀,是不是,小丽?”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说话时,都会不经意地说出一些话或者流露出一些情绪,潜移默化地暗示孩子,他/她就是那样的人,就像上面的小明和小丽的父母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往孩子身上贴种种标签。

标签的影响力

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一个著名的试验。实验者罗森塔尔对波士顿一所小学的老师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经过他们的测试,发现一些学生属于“学习尖子”。事实上这些学生根本没有经过什么测试,而是被随机抽取出来的。但试验者还是让老师相信这些具有非凡潜质的学生,将在本学年度取得优异成绩和表现出智力上的高度成熟。最后试验的结果是,这些被随机抽取出来的儿童有30%的人智商平均增加了22分,所有人的智商平均提高了10分,而起初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平均智商是一样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相信了自己心中所想的是现实,并且把它们当事实来操作,那么它们也就变成了现实。

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这样说:

“我家孩子做什么事都慢,一点不像我和他爸。”

“强强总是那么好动调皮,我真是拿他没办法。”

“我女儿擅长文科,物理化学等科目只能勉强跟上。”

“小慧很内向,不爱说话。”

孩子原来是清白的,就这样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贴上了无数的标签,慢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调,甚至很多时候不需要我们说话,孩子都已经感受到了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并且一点一点地进入到他们的心里,并深深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呢?

最近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孩,从小很有思想,也非常聪明,唯一让父母感到不满意的就是“太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于是,这个男孩就在妈妈爸爸以及姥爷姥姥的担心和唠叨中长大:“你这么内向,长大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呢?!”如今,孩子二十岁了,不仅真的就如父母担心的那样——极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且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得了抑郁症,虽然已经考取了某名牌大学,现在却不得不休学在家。

如何清除孩子身上的标签

1。父母从心里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并主动向孩子道歉

每个孩子都有其多样性的一面。一个孩子比较好动,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安静的时候,比如,这个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会表现出安静的一面。这需要父母彻底拿掉对孩子的程式化的看法,去仔细发现孩子展现出的不同方面。

如果是父母贴上的标签,可以找一个特别的时间,很真诚地,比较正式地向孩子道歉,并帮助孩子学习多角度地看待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同时,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年龄比较大的孩子,还可以请他们监督,帮助父母们管住自己的口。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发现自己全新的一面。

为了改变小丽对数学的看法,每天晚饭后,爸爸和小丽 会玩十分钟一种关于数字计算的扑克牌游戏,比赛看谁算得快。每次玩,爸爸都会巧妙地降慢速度,总会让小丽赢几次。如果小丽赢了,爸爸会吃惊地大呼:“宝贝,你这么快就算出来啦?!”于是,小丽越算越勇。

3。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小明很喜欢有关飞机的事情,每星期上航模班,他总是不用提醒就能预先将航模班需要的工具一一收拾到一个工具袋。平时,妈妈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盯着小明上学忘带东西这类事情。现在,妈妈变了,留心盯着小明“记住带东西的事情”了,并真诚地夸奖:“小明,告诉我,你怎么能把这么多工具收拾得这么有条有理,一件也不落下啊?!”

4。淡化孩子的此类行为,如果需要提醒,请用描述性的语言。

今天家里来客人了,小强不愿把自己的玩具和小客人玩。如果是在以前,妈妈会很生气地说:“小强,你怎么总是这么自私啊?!”但这一次,妈妈走到小强面前,蹲下来,平静地说:“妈妈很愿意看到你将玩具和小朋友分享,需要妈妈帮助吗?”

5。让孩子无意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小文做作业拖拉一直是妈妈比较头痛的事情。这一天,妈妈去学校接小文,遇到了小文的班主任老师,小文在一旁。妈妈高兴地告诉老师:“小文昨天做作业很主动,速度很快,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全做完了,完全不需要我们提醒。我都不知道她怎样做到的……”

拿掉孩子身上的标签,帮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不改恶习,回到老路上时,不仅需要父母克制住自己的怒气,不去强化他们的负面行为,不使用评论性的语言“你怎么总是……”,而且,还需要父母制定计划,切实帮助孩子从各种标签中真正走出来。

请拿掉孩子身上的“标签”

  7岁小明匆匆忙忙吃过早餐,穿上外套,冲出家门。到了电梯门口,妈妈一看就急了,“你书包呢?哎呀,你怎么老是忘东西呢?!”小明到了学校,一打开书包,发现自己的文具盒忘记带了,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哎,看来我真是老忘东西啊。”于是,他心安理得地向同桌借了一支铅笔。

  9岁的小丽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她问爸爸。爸爸笑着拍拍她的头:“数学又不会做啦?真是像你的妈妈,数学方面不行。”妈妈接过话茬:“数学不行又怎么啦?咱们英语语文好呀,是不是,小丽?”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说话时,都会不经意地说出一些话或者流露出一些情绪,潜移默化地暗示孩子,他/她就是那样的人,就像上面的小明和小丽的父母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往孩子身上贴种种标签。

  标签的影响力

  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一个着名的试验。实验者罗森塔尔对波士顿一所小学的老师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现一些学生属于“学习尖子”。事实上这些学生根本没有经过什么测试,而是被随机抽取出来的。但试验者还是让老师相信这些具有非凡潜质的学生,将在本学年度取得优异成绩和表现出智力上的高度成熟。最后试验的结果是,这些被随机抽取出来的儿童有30%的人智商平均增加了22 分,所有人的智商平均提高了10分,而起初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平均智商是一样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相信了自己心中所想的是现实,并且把它们当事实来操作,那么它们也就变成了现实。

  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这样说:

  “我家孩子做什么事都慢,一点不像我和他爸。”

  “强强总是那么好动调皮,我真是拿他没办法。”

  “我女儿擅长文科,物理化学等科目只能勉强跟上。”

  “小慧很内向,不爱说话。”

  孩子原来是清白的,就这样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贴上了无数的标签,慢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调,甚至很多时候不需要我们说话,孩子都已经感受到了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并且一点一点地进入到他们的心里,并深深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呢?

  最近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孩,从小很有思想,也非常聪明,唯一让父母感到不满意的就是“太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于是,这个男孩就在妈妈爸爸以及姥爷姥姥的担心和唠叨中长大:“你这么内向,长大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呢?!” 如今,孩子二十岁了,不仅真的就如父母担心的那样――极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且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得了抑郁症,虽然已经考取了某名牌大学,现在却不得不休学在家。

  如何清除孩子身上的标签

  1。父母从心里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并主动向孩子道歉

  每个孩子都有其多样性的一面。一个孩子比较好动,并不意味着他就没有安静的时候,比如,这个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会表现出安静的一面。这需要父母彻底拿掉对孩子的程式化的看法,去仔细发现孩子展现出的不同方面。

  如果是父母贴上的标签,可以找一个特别的时间,很真诚地,比较正式地向孩子道歉,并帮助孩子学习多角度地看待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同时,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年龄比较大的孩子,还可以请他们监督,帮助父母们管住自己的口。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发现自己全新 的一面。

  为了改变小丽对数学的看法,每天晚饭后,爸爸和小丽都会玩十分钟一种关于数字计算的扑克牌游戏,比赛看谁算得快。每次玩,爸爸都会巧妙地降慢速度,总会让小丽赢几次。如果小丽赢了,爸爸会吃惊地大呼:“宝贝,你这么快就算出来啦?!”于是,小丽越算越勇。

  3。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小明很喜欢有关飞机的事情,每星期上航模班,他总是不用提醒就能预先将航模班需要的工具一一收拾到一个工具袋。平时,妈妈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盯着小明上学忘带东西这类事情。现在,妈妈变了,留心盯着小明“记住带东西的事情”了,并真诚地夸奖:“小明,告诉我,你怎么能把这么多工具收拾得这么有条有理,一件也不落下啊?!”

  4。淡化孩子的此类行为,如果需要提醒,请用描述性的语言。

  今天家里来客人了,小强不愿把自己的玩具和小客人玩。如果是在以前,妈妈会很生气地说:“小强,你怎么总是这么自私啊?!”但这一次,妈妈走到小强面前,蹲下来,平静地说:“妈妈很愿意看到你将玩具和小朋友分享,需要妈妈帮助吗?”

  5。让孩子无意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小文做作业拖拉一直是妈妈比较头痛的事情。这一天,妈妈去学校接小文,遇到了小文的班主任老师,小文在一旁。妈妈高兴地告诉老师:“小文昨天做作业很主动,速度很快,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全做完了,完全不需要我们提醒。我都不知道她怎样做到的……”

  拿掉孩子身上的标签,帮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不改恶习,回到老路上时,不仅需要父母克制住自己的怒气,不去强化他们的负面行为,不使用评论性的语言“你怎么总是……”,而且,还需要父母制定计划,切实帮助孩子从各种标签中真正走出来。

本文Hash:75a18d79f5ca4b204198500e5f8241051d9d8e9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