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中要与孩子共情

沟通不仅仅是表达,还包括倾听。只有用心聆听对方的语言,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沟通。亲子沟通中,比“说”更重要的是倾听,是感受,是与孩子共情。

急于表达父母的感受

长久以来,我们做家长的太善于“说”了,太着急“说”了。当孩子向父母陈述一件事情时,父母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

孩子:妈妈,我觉得这儿一点儿也不好玩。

妈妈:不会吧,这儿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里都没几个人,好无聊啊!

妈妈:多安静啊,让人心里很舒服。

孩子:你带我来这个破地方干什么?

妈妈:真没良心,花了这么多钱来,你一点儿也不感谢?!

孩子:爸爸,我不爱看这个电视节目。

爸爸:这个节目多有趣啊!你瞧那个主持人说的多有道理啊?

孩子:他们看起来真傻!

爸爸:不要这么说,这个节目很有教育意义!

孩子:换台吧,我不想看。

爸爸:不行!一定得把这个看完,这对你写作文也有启发啊!

从上面两段对话中父母们可以看出,爸爸和妈妈都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当孩子说他们不喜欢那个地方、那个电视节目时,父母并没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受,而是急于表达他们的感受。这样的沟通开端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沟通效果。

与孩子共情

同样,用否定、拒绝、建议、提问、过分同情、逻辑分析等态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也是不可取的。主动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产生共情,即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才是交流的良好开端。

当孩子说:“我真讨厌我们的那个语文老师,她就像个巫婆。”您的反应会是什么?

“你怎么能这么说?!老师管你们是为你们好。”(否定了孩子的感受)

“不是这样吧?刚开始你不是还挺喜欢她的吗?”(拒绝了孩子的感受)

“不可能吧?我见过你们老师,她人挺好的!她发脾气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偏袒老师)

“你千万不能让老师听见你这么说,不然你的语文就难过关了。”(表示同情)

“好了,别生气了。用不着小题大做的。赶紧做你的作业吧!”(给出不切实际的建议)|

“老师做得事情让你感到不公平,你心里一定又委屈又气愤。”(试图了解孩子的感受)

前几种表达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根本不在乎他的感受,会感到困惑或者愤怒,可想而知结果会是怎样。只有最后一种方式说出了孩子的感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谈话才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并在交谈中帮助孩子理清情绪、解决问题。此时,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对孩子最有帮助的就是主动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听,说出并接受他们的感受。当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扰或问题时,叙述的过程就是帮助他整理思路和感受的过程,这样他就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共情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去接纳少问为什么。当孩子表达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时,父母要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总是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绪的正常反应,未必能答不上来为什么。

积极回应而不是事事认同。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孩子的想法。

细致表达您的回应和态度。父母不要简单地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将问题细化,告诉孩子您知道他“今天写那么多作业很累”,他“被同学欺负一定觉得很委屈 ”,等等。

静静地陪着孩子也是共情。当人们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时,往往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听别人在身边喋喋不休。这时,父母可以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什么也不说。例如,当妈妈看到女儿泪眼婆娑地从学校里回来时,也许她不想马上讲述在学校里的遭遇。妈妈可以走过去拥抱她,陪她静静地坐一会儿。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的最大支持。

反应不要过于强烈或冷淡。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时,父母的回应要有度,既不能反应过度,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似乎那是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亲子沟通要先从理解孩子的情绪开始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难与他们沟通,往往是谈话还没超过两三句,孩子就与家长顶撞起来。其实,父母如能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结果也许就会不同。有时,“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冲突时的言语伤害,使你冷静下来,重新去思考,这对维持亲子间的良好关系有一定的帮助。理解孩子的情绪妈妈:你今天看上去很生气。罗南:我是很生气!妈妈:你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罗南:你说对了!妈妈:你生某人的气。亲子沟通先理解孩子的情绪罗南:是的,我生你的气。妈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罗南:你没有带我去参加小小联盟比赛,但是你带史蒂文去了。妈妈:是这个让你生气啊,我打赌你一定在心里说:“她爱他超过爱我。”罗南:是的。妈妈:有时你真的那么想。罗南:我确实会这么想。妈妈:你要知道,亲爱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应该过来告诉我。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告诉他们,“你感觉很生气。”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如何用词语表达出来,他们会觉得你能体会他们真实的想法,关心他们真实的想法。有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有些时候必须要有限制。当四岁的玛格丽特想割掉猫的尾巴“看看里面有什么”时,他的父亲接受了她的科学好奇心,但是毫不迟疑地阻止了她的行为,“我知道你想看看它里面什么样子,但是猫儿的尾巴是不能割掉的,让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张图来告诉你它里面什么样子。”当妈妈看到五岁的特德在起居室的墙上乱画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想揍他,但是他看上去那么害怕,她不忍心过去打他,于是她说:“不,特德,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画的,给你三张纸。”妈妈开始擦墙,特德非常感激,说道:“妈妈,我爱你。”亲子沟通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有用和无用的训诫方法在训诫孩子的时候,父母有时会制止不良行为,但是却忽视导致该行为的驱动力。限制如果是在愤怒的争吵中作出的,往往没有条理,不连贯,并且无礼。甚至训诫有时是在孩子几乎不可能听得进去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说出的话也最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样经常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不仅他们的行为遭到批评,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好人了。当我们用有用的方法训诫孩子时,我们帮助他们,不仅关注他们的行为,也关注他们的情绪。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导他们的不良行为。在作出限制时,态度既要保持父母的自尊,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限制既不能专断,也不能反复无常,而是要有教育意义,能塑造人品。在实施限制时,不能使用暴力或者过度的愤怒。孩子对限制的反感应该能够预料到,并且要理解他们的这种反感,不能因为孩子怨恨禁令而额外惩罚他们。这样的纪律可能会使孩子自愿接受限制和改变某种行为。从这个意义来说,父母的训诫可能最终带来孩子的自律。通过认同父母和父母体现出来的价值,孩子内心会获得自我调整的标准。(兼职编辑:黄嘉玲)

亲子沟通要倾听孩子

所谓的亲子沟通,如果自己还没有“通”,就无法拥有更多看待事物的角度,纵然有很多沟通的技巧也未必能有好的、持久的效果。【个案点击】一位母亲在生了孩子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不到两岁的儿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每周只接一次。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咱们谈谈话。”有一次,竟然哭着向妈妈请求:“妈妈,我知道你很忙,没时间陪我在家。可你能不能把我转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儿园?”孩子的请求虽不过分,但由于父母常常出差,没有时问照顾他,所以没能满足孩子的请求。每个周末回家,孩子总是饶有兴致地给妈妈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可遗憾的是,每次孩子和妈妈讲话时,妈妈总是一副很忙碌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心不在蔫,完全不像一个倾听者的样子。没想到,妈妈的“忙碌”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由于他是个思维能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尽量不耽误妈妈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话说完,他就讲得很快,慢慢地变得讲起话来结结巴巴了。亲子沟通要倾听孩子【案例解析】在父母通常的观念里,认为沟通的元素主要是“说”,父母所呈现的态度是“我说,你听”。其实,“说”只是沟通中较不重要的一环,真正重要的沟通元素是“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倾诉,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才能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亲子沟通变得更容易。孩子诉说高兴的事,父母应表示共鸣;孩子诉说难过的事,父母应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诉说父母不感兴趣的话题时,父母应表现足够的耐心,并使用“嗯”、“噢”、“是吗”等词语,表示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像个案中的孩子在诉说时,没有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而是一种冷漠和压力,从而使孩子的情感和语言表达受阻。倾听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父母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在表示对孩子的尊敬、关心。这同时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够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尽管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勇往直前的品格,使他以后在工作上、社会中能够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生活中重要人物,如:父母、老师等的爱护与肯定。他们有强烈的向成人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求。此时孩子所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而父母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而且是反应式的倾听,即给予及时的安抚和理解。因此,父母要从小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就要倾听孩子说话,加强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和安全感。如果父母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就感到很孤独。其实,很多家庭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而“沟通”的焦点又是“倾听”的问题。所以,抓住了倾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的关键。做好了这点,孩子一定会急切地渴望与父母沟通,渴望让父母分享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并乐于接受父母的引导。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建议父母的方法】倾听是爱的细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倾听是呵护的沃土,孕育孩子健康光明的人格;倾听是无声的音乐,助孩子在人生舞台上跳起华彩舞步。父母如何做到与孩子交流时多听 少说呢?方法一:为孩子提供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方法例示盈盈是个优秀的女孩,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妈妈是个医生,每天工作繁忙,照顾女儿的责任主要落在爸爸身上。爸爸是个细心的人,每天盈盈放学回来,吃完饭,写完作业,父女俩会有雷打不动的一小时谈话时间。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在这一小时的时间里,盈盈告诉爸爸学校里的各种事情,如老师的脾气个性,同学的趣事,学校的活动,学习上的喜悦和烦恼,还有自己的心里的各种情绪体验等,在这过程中,爸爸主要做一个忠诚的听众,与盈盈一起感受与经历。若是盈盈有什么问题想得到解决的办法,爸爸也不会马上说应该怎么办,而是与盈盈一起讨论、商量,引导盈盈自己想出办法。这每天宝贵的一小时,从盈盈上幼儿园到中学,从不间断,伴随着她度过了宝贵的成长阶段,也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要倾听孩子操作提示沟通以倾听开始,倾听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倾听时,父母应停下手中的工作,为孩子提供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做一个全神贯注的倾听者。如果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则应与孩子约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某个晚上或周末,在这个时间段,父母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倾听孩子的话语,与孩子做诚挚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方法二:倾听时以非语言信息传递对孩子的爱方法例示婷婷特别愿意与妈妈谈话。因为妈妈每次与婷婷说话时,都让她靠近自己坐下,握着她的手,以关切的眼神,前倾的姿势,共振的表情,鼓励她完整地说出事情的经过,而绝不随意打断她的话头。在婷婷伤心落泪时,妈妈便递过手绢、纸巾,然后把婷婷轻轻搂在怀里,抚摸她的头发,或拍拍她的后背。这时,婷婷便感到无限温暖,所有的烦恼都消融了。有一次,婷婷放学回来,满脸阴郁。把书包放在凳子上后,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妈妈看到后,什么也不说,走过来,把女儿默默地搂在怀里,就这样过了两分钟,婷婷抬起头来,感激地看着妈妈说:“妈妈我没事了,您去忙吧。”操作提示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父母在适时地给予孩子语言反应的同时,也要善于用非语言信息,如肢体及表情,表示对孩子的关注:认真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仔细听孩子说话,同时关注孩子的表情,向孩子传递“我正在听”的信息。必要时,抚摸、拥抱等身体接触,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深切的爱,从而使孩子更主动,更自信,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倾听时,父母千万不可以到处走动、边做事边听或背对着孩子,这些行为会令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对自己所说的一切没有兴趣。方法三:引导孩子理清诉说的思路方法例示泡泡放学回来,一脸苦相:“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全班同学都欺侮你?”妈妈吃惊地重复道。“对啊!我跟小尤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哦……”“李强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嗯,还有吗?”“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妈妈冷静地问:“这些事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今天……”“嗯,孩子,你要知道,跟同学有点磨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的心细,有时候过于敏感,加上事情集中到一块,你就感到压力了。你想想,真是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泡泡不好意思地说:“其实……也没有……不是全班……”“那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妈妈说。“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模范生呢!”笑容又浮现在泡泡脸上。妈妈:“祝贺你!”泡泡说 “其实就只那两、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脚痛,李强还帮我买午餐呢!”“是啊,孩子,以后看问题要分清主次,不要把不好的情绪无限扩大。对同学要多理解,多交流。你就会每天过得很快乐。”泡泡由衷地点着头。亲子沟通要倾听孩子操作提示了解孩子话中隐含的意义,体会孩子的内在感受,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从较合理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感受,看清问题的真相,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优秀的父母所应做到的。方法四:用爱的耳朵倾听孩子的心声方法例示陈方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陈方的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并没有打骂陈方,而是在临睡前问陈方:“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上学却总迟到?”陈方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看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陈方一起去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从这一天起,陈方一连几天都没有迟到。几天之后放学回家,陈方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电子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陈方再也没有迟到过。操作提示父母要用爱的耳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完整地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爱与尊重出发,给孩子更多的宽容。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并给孩子适当的赏识和信任。如果父母仅凭个人片面情绪,对孩子妄下结论,就会使倾听和沟通失去意义。小编总结:亲子沟通,除了需要注意讲话的方式,父母还要学会倾听孩子。如果父母只说不听,那就达不到沟通的作用,你也不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些什么,更别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因素。今天,您倾听孩子了吗?(兼职编辑:陈月卿)

本文Hash:eccb940bafa99eba5f1f9d02f4b7bcdf0185385c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