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爱动手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日常生活。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动手来让家长明白自己的意思。动手能力越强的宝宝更赋有创造性,家长可以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其能力!培养孩子爱动手的习惯宝宝要聪明,动手很重要“动手能力是婴幼儿智力水平最好的体现。”据张思莱介绍,动手能力是婴幼儿的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婴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与手指相连的神经所占的面积较大,用手时,大脑中的血液会增多30%,因此多动手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并促进其分化和成熟,让宝宝的大脑日益发达聪慧。”培养动手能力抓好关键期专家同时提醒:孩子生命最初的三年所获得的经验将决定大脑的构造,因此,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一定要抓好“关键期”。“孩子大脑发育起源于父母的基因,遗传基因在大脑不断的发育中继续建构,而大脑突触的修剪期即为‘关键期’,孩子在每个阶段能力发展的重点都不同,而在每一个关键期阶段,都应该尽量让孩子经历的事物有意义并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专家建议家长循序渐进地对孩子的动手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1~2个月:这一阶段宝宝小手的动作并不受意识的支配,常常是胡乱摇动,碰到物体时可出现抓握反应。家长可以常用手指或带柄的玩具触动宝宝的小手掌,促使其抓握。3~4个月:可以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如小球、彩棒等放到孩子的眼前和小手能够得着的地方吸引孩子去抓握,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促进小手运动。5~6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每天按摩孩子的指尖数次,并让其自由地玩纸、翻书、撕纸,让孩子通过自己手指的运动使物体变形而体验到快乐。7~8个月:教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对捏物体,如从餐桌上拣起一颗小饭粒等,并让其模仿成人伸各个手指,逐渐教会孩子用每个手指单独屈伸、弹动。9~10个月:有意识地教孩子拍手、招手、跷拇指,并开始配上相应的语言。周岁之后:对孩子手的训练应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教孩子自己穿衣服,系纽扣、鞋带,使用汤匙等,培养的过程中注意专注力和坚持性。在孩子步入少年乃至青年之后也不要忘记教导他们坚持经常有目的地使用双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做精细动作,如编织、做针线、绣花、写字、绘画、弹琴,以及进行排球、篮球等锻炼手指的体育活动,这样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兼职编辑:李韵)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我老公家有4个男孩(包括我老公),他们在家是不会主动帮忙干活的,哪怕看着妈妈忙得满头大汗,坐在那里硬是无动于衷。

早在我第一次在他家做客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如果我以后生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一定要从小培养他或她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儿子出生后,我和老公说了我的想法,他是举双手双脚同意。据他说,他们家孩子不干活是因为妈妈从来都不让他们主动帮忙的缘故,小时候觉得他们小,帮不了,长大了就习以为常,什么也不干了。

宝宝会坐了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动手收拾自己玩具的习惯。他那个时候也许根本不懂玩和劳动的区别,但是每次睡觉前,我都抓着他的手,把他的玩具放进玩具箱里。做完之后,我就说,宝宝好乖,会收拾玩具了,鼓鼓掌。

所以,从第7个月起,宝宝就喜欢上了自己把玩具放回玩具箱的游戏,也喜欢上了鼓掌。直到现在,宝宝还是保持了这个好习惯,睡觉前一定自己把撒得满地的玩具放回玩具箱,让我这个妈妈省了很多弯腰的工夫。

会走了,宝宝就能帮爸爸妈妈更多的忙了,成了家里第三把手。每次从超市回来,我们就把买的东西放在走廊里,宝宝拿起一样,我们就告诉他这个应该放在厨房,或是放在客厅,他总是乐此不疲奔来跑去,把每样东西一一放好。

他已经把这件事当成了他的独家任务,非干不可。有时候我们赶时间,自己弄好了,他就很不满意地在旁边哇哇大叫,我们只好再把一些东西拿出来,让他来搬运才行。

相信儿子以后更加4乐于和父母分担工作,能够成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做勤劳爸爸,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财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童年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期。

・家教案例

王灿很小就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6岁时,他负责给家里的盆景浇水,7岁时,每天清晨,他要早早起床到楼下取报纸和牛奶。爸爸看着他一天天地变化,一天天地独立,心里很高兴。

爸爸常跟他讲自己当年勤工俭学的故事,王灿也激发了劳动热情,他选择在暑假打工赚零花钱。王灿热爱劳动,爸爸也一直支持他。现在,王灿只有13岁,却已经有了1万块的存款,这些都是他通过劳动赚取的。

王灿独立性强,品学兼优,个性坚强乐观。他最大的特点是勤奋,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中,王灿都愿意以勤奋获得最优的成绩。

・专家解析

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每天平均劳动时间为:中国10分钟,韩国0.7小时,美国1.2小时。可想而知,中国儿童的劳动时间非常少。

劳动能够提高孩子的技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孩子的许多生存技能都是在劳动中获得的,劳动给了孩子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到充实、幸福,还能有效调节大脑。

童年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正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劳动并非和痛苦相连,它也可以是愉悦的体验。爸爸要做的事就是让孩子感觉到劳动的愉悦,让孩子借助童年时对劳动的美好体验,走上热爱劳动的道路。

孩子不能只一心学习不爱劳动,劳逸结合才能发挥潜能。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他的综合能力才会显著提升。

建议一培养孩子“劳动光荣”的意识

孩子要形成勤劳的品质,需要具有“劳动光荣”的观念。爸爸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拥有一种充实、幸福、愉悦的感觉。劳动给孩子带来了美好的体验,孩子也就会喜欢上劳动。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是孩子要从小铭记于心的。孩子要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人的劳动是创造世界的活动。孩子认识到劳动的光荣、伟大,才会喜欢做个勤劳的人。

建议二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自我服务也属于劳动范畴。爸爸鼓励孩子从小学会生活自理,就是在鼓励孩子劳动。在孩子两三岁时爸爸就让孩子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及时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庆振在家里是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爸爸将他视为掌上明珠,从小他就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

今年他上幼儿园了,吃饭、穿衣这些事情还是由爸爸代劳。在幼儿园,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个橘子让他们吃,庆振拿着橘子竟然哭了起来。老师询问之后才知道,他在家里根本就没有自己剥过橘子,所以才会哭。

老师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庆振的爸爸,爸爸这才知道自己在教育方面所犯的错误。于是他有意识地开始教育庆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玩具。没过一个月,庆振就学会了很多简单的生活技能。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动手能力就会逐步增强,生活技能也会慢慢得到提高,就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建议三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劳动

孩子在幼儿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家务劳动充满了热情,爸爸要抓住时机,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无论大小,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4岁的江帅很爱劳动,看到爸爸在扫地,执意要帮忙。爸爸把扫帚 递给他,他很认真地把瓜壳、纸屑扫进垃圾筐里,看到有“漏网之鱼”,就会马上补救。不到半个小时,江帅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一次,爸爸要修电风扇,也让江帅来帮忙。他的劳动热情非常高,兴致勃勃地帮爸爸拿东西,还非常专心地看着爸爸修理。从那以后,爸爸只要做家务,都会请江帅来帮忙。

爸爸别怕孩子干家务活慢、质量差,要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孩子的技能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的。爸爸多给予孩子鼓励,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让孩子乐于做家务。

建议四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地点

爸爸可以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地点,让孩子看到劳动中的爸爸。孩子观察了爸爸的劳动环境、劳动状态,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劳动。孩子最终要参加社会劳动,爸爸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明白爸爸是如何用劳动创造财富的。

爸爸要让孩子明白,人人都需要劳动,劳动是光荣而伟大的。爸爸要将劳动的热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理解社会劳动。

本文Hash:288e61bf0cb62a7d7b14ab5ed21a07b16dec5ca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