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声音传感时期”

婴儿的“前言语方式”

新生儿一出生就听得见声音,特别喜欢家长唱歌的声音和一些悦耳动听的音乐。这是因为家长温柔的歌声和优美的音乐,以一种婴儿很受用的声波传入宝宝的听觉器官——耳朵,成功地与外界建立起联系。这种婴儿在懂得语音之前,通过声音与外界建立信号联系的方式,心理学上叫做婴儿的“前言语方式”。

婴儿“声音传感时期”

在婴儿以“前言语方式”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儿童心理学家还发现:大约在半岁左右,婴儿会进入“声音传感时期”。什么是“声音传感时期”呢?就是宝宝在半岁左右开始对周围声响产生浓厚兴趣,以致参与其中模仿声音的一段时期。

进入这种时期的宝宝尤其喜欢声音游戏。因此,家长应根据宝宝这个时期的特点注意以下几点:

多和宝宝玩一些有声音的游戏。多和宝宝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要柔美而富有韵律,可以给宝宝念一些儿歌。

给宝宝讲故事,当讲到有动物出现的地方时,家长要把动物的叫声和表情夸张地做出来,并引导宝宝模仿。

咦,哪里响(音乐)

准备: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件;VCD歌曲《听,什么在响了》。

过程:

有趣的玩具宝宝靠在床上,家长站在宝宝面前,拿着玩具发出响声逗宝宝。

它在说什么家长随着玩具发出声音的快慢,叫宝宝的名字。

声音在哪里家长避开宝宝的视线,让玩具发出响声,请宝宝找一找声音在哪里。

可获得的经验:培养敏锐的听觉能力。

注意事项:让宝宝找声音时,要给宝宝一些提示,必要时,可以引导宝宝去寻找。

活动延伸:还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找小铃的游戏。玩法:家长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晃动小铃,让宝宝找一找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引导宝宝转头找小铃,并和宝宝一起玩小铃。接下来,播放VCD歌曲《听,什么在响了》,家长同宝宝一起跟着音乐晃动小铃。

小提示:给宝宝的声音游戏应该要注意分贝问题,注意时间长短问题。

婴儿用声音表达感情

婴儿出生后,不仅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给以悉心照顾,而且需要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当他满足以后,就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婴儿表达自己的感情,除了用微笑、目光以外,主要是通过声音。那么,婴儿是怎样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新生婴儿消极情绪较多,当饿了、困了、尿布湿了,他都会用哭声来表示。2个月的婴儿,当你对他微笑、发音时,他会发出喉音来回答你。3-5个月的婴儿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时,能发出“啊”、“噢”、“呢”等声音表示他愉快的心情。当他吃完奶、洗完澡,换上柔软的衣服和尿布,一切生理需要都满足时,心情特别愉快,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或拉长声音的高叫声;但当他渴了、冷了、饿了,就会发出哭闹声;当他感到周围没人寂寞时,会发出不高兴的哼哼声;当他有病痛时,则发出尖锐的哭叫声。婴儿不会说话,他愉快、生气、不高兴或痛苦的感情是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表达的。母亲需细心观察和体验自己宝宝的声音特点,来理解当时的感情和需求,给予正确的处理。同时要注意与婴儿进行感情交流,与他面对面地说话,给他唱歌,念歌谣,调动他愉快的情绪反应,促进他的发音和交流。

本文Hash:52f6f8d9363514c510ec4e298e98b867f89dd088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