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件好爸爸一定要与孩子同做的事

刘墉曾说过,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很少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他们想不起和爸爸一起做过的事。

如果你正好也是一位很忙的爸爸,抽些时间,和孩子做这些事,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并不比妈妈少。

爸爸一定要与孩子做的50件事

刘墉曾说过,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很少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他们想不起和爸爸一起做过的事。

如果你正好也是一位很忙的爸爸,抽些时间,和孩子做这些事,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并不比妈妈少。

1、天气好的时候,一起去放风筝,能和孩子动手做风筝那就更棒了。

2、准备彩色笔,和孩子一起画画,画你们的梦想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3、下雨天,穿上雨鞋,带孩子玩踩水花的游戏。

4、一起看精彩的动画片,选每天一集的那种,并告诉他,你想当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5、雨后的夏天,到楼下花园里找蜗牛,看它们怎么背着小房子走路。

6、春天,带上小捞网,到公园的小湖捞蝌蚪,看它们如何变成小青蛙。

7、用橡皮泥做手工,捏小兔子、小鱼,所有你们喜欢的小动物。

8、参与他和小伙伴的游戏,必要的时候,还要扮演别的小朋友的大朋友。

9、选一本有趣的儿童故事书,有计划地朗读给他听。

10、当妈妈身体不舒服时,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

11、带孩子去公司了解你工作的环境,让他知道,爸爸除了玩电脑,还能做很多别的事。

12、和孩子玩拼图游戏,把你们的合影制成拼图来玩,更有意思。

13、和孩子动手做冰淇淋,加入你们喜欢的原料,是独一无二的冰淇淋。

14、一起去游泳,做孩子最安心的保护神。

15、和孩子去买衣服,如果是儿子,就买父子装,如果是女儿,就给她买最漂亮的那一件。

16、去亲子主题餐厅吃饭时,和他一起戴卡通面具。

17、他从幼儿园回家时,给他拥抱欢迎,你不管回家多晚,也要给他一个晚安吻。

18、记住孩子玩伴的名字。和他的玩伴打招呼。

19、偶尔和他抢玩具玩,这会让他知道爸爸除了爸爸还是个大孩子,你们能做好朋友。

20、孩子在唱歌时,你也能接得上,和他一起唱。

21、如果实在太忙,也要抽空打电话和他说几句话。

22、出差回来,要带礼物给他,一个小发卡、一块橡皮泥,都行。

23、当孩子拿作品给你看时,就算是涂鸦,你也必须花时间和他起欣赏。

24、用手机拍下你们的合影,做手机墙纸。如果想炫耀,可群发给你的朋友。

25、和他约定属于你们俩的暗号,有时为了躲开妈妈一起偷吃糖果时能用上。

26、教孩子玩你小时候的游戏。

27、去公园,坐过山车,告诉孩子,有你在,什么都不用怕。

28、偶尔孩子不肯睡午觉时,干脆陪他玩到累,这样孩子觉得你和他是一条战线的伙伴。

29、冬天的时候,用大衣抱住他,只露出小脸蛋,一起出门去闲逛。

30、你不顺心时,也向他诉诉苦,孩子的安慰,胜似良药,他也会明白,大人也有烦恼。

31、和孩子一起带小狗散步。没有小狗,带个玩具小狗也行。

爸爸一定要教孩子的10件事

“六岁之前母亲与孩子亲密的接触非常重要”泽口俊之在日本PresidentFamily杂志中提到,“但到了小学生阶段,反而是父亲参与孩子的玩耍或运动,对于儿子,或“前世情人”女儿来说,都更有关键影响力。”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爸爸们在有了小孩后,觉得孩子比工作更重要,或至少认为小孩和工作一样重要。他们会刻意抽出时间陪小孩,也渴望能密集“赖在孩子身边”,甚至不惜“孟父三迁”为了孩子的教育环境搬家,或在工作上做出妥协。

对他们来说,陪伴在孩子身边实在是再平凡无奇的事实了。每个爸妈都是当了父母,才开始学做父母,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只有爸爸或妈妈才会做的事。不过,基于两性的生理与心理差异,有些事情,爸爸的确会比妈妈完成得更加轻松。比如下面这十件事:

一起运动

多数妈妈都不是那么热衷运动,而爸爸的运动神经通常比较发达,也更乐意流汗,就让爸爸带着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骑脚踏车、一起看球赛,享受运动的快乐。不过每个孩子肌肉发展与领会运动窍门的速度不一,爸爸尽量带孩子“玩”运动就好,别过于求好心切。带儿子打棒球时,应避免如“你怎么投球像女生一样无力”这类贬损女性的语言。

放松、放空

虽然这不是妈妈最喜欢的模式,但是根据心理学专家们的观察,妈妈容易有“不由自主的控制感”,更容易产生焦虑。爸爸则是可以“喊卡就卡”,也容易放下身段跟小孩打成一片,可以跟妈妈互补。

勇于冒险

妈妈偏“守”,小孩不在视线范围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但小孩三岁以后,其实特别需要爸爸,带他们往外探索、出去探险。因为爸爸可以接受孩子不舒服的时间也比妈妈长,孩子受点皮肉伤,爸爸通常不会大惊小怪,孩子若遇到危险,爸爸也能及时反应,能提供安全性高的冒险环境。

动手做,想办法

路不只一种,不试不会知道。很多爸爸都有很强的探索和尝试欲,目标清楚加上喜欢动手做的特质,会让爸爸成为更合格的体验学习导师,陪伴孩子不断试错,才能教会孩子随机应变,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改变的世界。

把自己的“绝活”教给小孩

目标导向、讲究效率和方法的爸爸,可以适时把自己觉得实用的专业或工作方法一点一滴传授给孩子,这不仅能增进亲子的理解,也许还会增添亲子的互相崇拜。

爱妈妈

有句很流行的话,叫“父母恩爱是最好的家教”,这不无道理。爸爸要支持妈妈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足够的互相关爱,因为家里的小孩随时都在观察与吸收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这会影响他们日后和异性的相处。

若是妈妈不快乐,倒霉的是小孩。因为多数家庭还是妈妈陪伴小孩的时间长,如果妈妈是主要管教者,爸爸要支持妈妈,不要争夺管教权,而是去理解妈妈为何那样做,或适度带妈妈抽离执着的状态。比方换手照顾小孩、安排夫妻相处时间,即便是两人一起送小孩去上才艺课,利用等小孩的空档喝咖啡、聊聊天,都能帮妈妈充电。

做家事

美国《Parents》杂志提醒,爸爸若能自幼儿时期就让孩子自然和异性孩子玩耍、相处,以及从小带着儿子做家事、教儿子做饭,或教女儿帮脚踏车轮胎打气,除了能让孩子更有生活能力,也能减少孩子对两性的刻板印象。

诚实有礼貌

不少爸爸都非常在意孩子的礼貌与规矩。比起“穷养儿、富养女”,还不如让男女都该“有教养”,爸爸 要教会孩子在自私的前提下学会妥协。另外,诚实,不欺,对父母、长辈有礼貌,仍是多数爸爸认为不能妥协的底限,也是他们认为待人处事的必备素养。

制造许多美好的初体验

第一次跟爸爸去打棒球、看球赛、看电影……与爸爸共有的种种第一次,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事。爸爸带着孩子多接触、体验美好的事物,能带给孩子不少安全感与美好回忆,这能成为稳定孩子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难关、挫折时,帮助他坚强。

建立与小孩专属不变的连结

即便是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亲稳定的承诺。爸爸需要和孩子建立至少一个“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的仪式或默契,譬如:固定睡前聊天、每天带孩子去上学、切水果给孩子吃等等,不管阴晴圆缺,不管跟孩子有过多么激烈的争执,或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爸爸仍会持续这项仪式。即使误会或冲突一时半晌解不开,孩子心底仍会确认与感受到爸爸不变的爱。

本文Hash:5deef3841ce1d9137e720e6b65e69cc728b357a5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