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宝宝护理饮食穿衣有讲究

又到了忽冷忽热的季节,由于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和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体外温度的突然变化,很容易患感冒等病症,所以如何让孩子安度秋季显得十分重要。

秋季常见病防治有对策

感冒:这是秋季常见病。记住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更不要轻易用抗生素,因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非但无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药细菌。较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多饮水,适当用些中药及冷毛巾外敷降温。

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盗汗:秋季孩子容易出汗,要注意衣服随气温适当增减。衣服湿了要及时更换,以免受凉感冒。用中药玉屏风散有较好止汗效果。

秋季穿衣有讲究

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应给孩子多准备几套衣服,如长袖单衣、夹衣以及薄的毛线衣裤。外衣可用棉布、棉毛布做成的单衣或夹衣。

秋季吃也有讲究

以下几款粥品可防秋燥:

菊花枸杞粥:取菊花30克,枸杞子15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具有清风热、补肝肾、明目作用,对风热感冒、咽干、目赤有一定效果。

生梨粥:取生梨2只,洗净后去皮切成碎片,加粳米100克煮成粥食用。可防治口干、舌燥、燥咳。

银耳粥:取白木耳10克,用水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冰糖30克,煮成粥食用。用于久咳、干咳。

()编辑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季宝宝穿衣有讲究

1.宝宝在户外时要穿上薄外套

秋高气爽,家长带小孩出门别忘了为宝宝添上一件薄外套和长裤,就算只是去离家不远的地方也别忘了在短暂的户外道路上替宝宝做好防风保暖的工作。

宝宝防风保暖最重要的一项是戴帽子,白天可以遮太阳,天冷了可以对头皮起到保暖、保护作用。宝宝的小脑瓜保护好就能大大减少宝宝着凉感冒的几率哦。

2.回到室内别急着帮宝宝减衣服

当宝宝穿着薄外套从户外回来后,爸爸妈妈们可别立刻就给宝宝脱衣服,要看时间,不能能宝宝一会热一会冷。首先,宝宝皮下脂肪薄,不成熟的中枢调控体温机制导致宝宝旺盛的新陈代谢率容易汗流浃背,也容易受凉,应该观察下宝宝的活动量再决定何时给宝宝脱掉薄外套。加入外面下着毛毛雨,宝宝的衣服有稍微的打湿了也要立刻给宝宝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感冒。

3.灵活机动的给宝宝穿衣

以6个月和9个月为基点,这两个阶段的宝宝穿衣都应该遵循灵活机动的方式,棉质的薄背心和棉质的T恤非常适合这个阶段的宝宝。妈妈可以观察宝宝的活动力度然后决定穿不穿薄背心,如果是动态的活动就只穿着棉质T恤便可,若是外出或者从事静态的活动就给宝宝穿上薄背心。此外外出或者下雨后都可以给宝宝穿上薄背心,这就是一种灵活机动的穿衣方式。

当傍晚气温下降,宝宝结束白天的游戏后,这时候给宝宝洗个澡然后换上长袖长衣,迎接凉爽的秋夜。不过注意的是洗完澡后就不建议只穿背心了,宝宝的肩头此时也需要保暖。

6-9个月的宝宝如果要出门,建议换上七分裤或长裤,最好再带双袜子,天热的时候可以把袜子卷起来,冷的时候就把袜子穿上拉高。有些喜欢把宝宝打扮得时髦漂亮的爸妈要注意靓丽的时髦装可不能帮宝宝抵御秋天的寒意哦。

4.穿衣服随时调节

对于气温,宝宝比大人还要敏感,而入秋后温度总令人难以预料,热的时候就是“秋老虎”,冷的时候就像进入冬天,大人都常常不能适应,更何况是小孩。聪明的爸爸妈妈都了解天热时宝宝比大人少穿一件,天冷时宝宝比妈妈多穿一件衣服的原则。此外,妈妈也可以通过触摸宝宝的手脚来感受宝宝的冷热感觉,如果温温的,表示宝宝穿的衣服对适应现在的气温;如果手脚凉凉的,还有些蕾丝般的花纹,那表示宝宝穿的衣服还不足以抵御现在气温的寒冷。

5.给宝宝穿的衣服要注意头部散热

头部太暖和会令人心烦头晕,因此,衣服以不妨碍宝宝活动为前提,不能穿太多。宝宝受伤的温度适中,颈背没有汗就表明衣服穿得刚刚好,所以妈妈要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感受他的温度,严格遵循秋季宝宝穿衣的“三暖”法则:背暖、肚暖、足暖!(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季昼夜温差大宝宝穿衣有讲究

【妈妈网特稿】早晚的温度越来越低,凉风习习,而到了中午烈日高空,温度与炎热夏天没什么区别,在这样的秋天特殊的气候里,成年人对于穿衣都无所适从,更何况年幼的宝宝,这真让不少妈妈头疼。宝宝抵抗力比较弱,再加上秋天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妈妈如何做才能全方位的保护宝宝,让宝宝安然度过这个特殊的时节呢?

宝宝衣服穿多了怕热出汗易感冒,穿少了又怕着凉,妈妈们对于秋天如何给宝宝穿衣,都很难把握好这个度。刚进入秋天,早晚温差很大,怎样给宝宝穿衣服,是年轻妈妈最头疼的问题。

小肚子需特别保护

一、小肚子需要小肚兜的保护

宝宝:嘉嘉(2岁半)

虽然到了秋天,不过南方的天气依然还有点热,现在晚上睡觉还会开空调,开到半夜就换成风扇。不知道是不是换成风扇后,嘉嘉感觉有点热就把衣服都掀起来露出肚子,让风扇吹到肚子了。今早他就说肚子痛,后来还拉肚子。婆婆说如果小肚子受凉了,人就会肚子痛、腹泻,早知道就给他穿小肚兜了。

提示:

秋季可以一天经历两个季节,天气时而凉爽时而闷热,宝宝特别容易腹泻。腹部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等于保护了脾胃,如果一不小心让腹部受凉了,平时脾胃不好的宝宝就很容易出现肚子痛、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节一定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从而使脾胃正常稳定的运转,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为了更好地保护宝宝的腹部,不让其受凉,妈咪可以给宝宝穿肚兜,让其养成习惯保护好小肚子,这样,肚子就没那么容易露出来而受凉。另外,还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按长形对折几层,盖在宝宝的腹部,把他的手脚露在外面,当宝宝睡着或者翻身时,不容易把浴巾或者薄被踢掉。

给宝宝盖的小棉被不要太厚,也不要捂得太紧,不然会很热而被宝宝踢掉。如果妈咪害怕宝宝踢被子,可以给他穿件连体睡衣,这样不管宝宝怎么踢,睡衣都在脚上,而且衣服的部分还能盖住小肚子。

二、小脚丫需要袜子的贴身保暖

宝宝:小乐乐(2岁)

小乐乐睡觉很喜欢把脚露出来,每次帮他将脚收到被子里,很快他又露出脚来。在夏天可能还可以,不过现在秋天来了,天气就凉多了,听说这样露脚出来很容易着凉。现在在他的脚的旁边放了一些毛巾、衣物,这样就算他的脚露出来也有点衣物来取暖、遮蔽,不会那么凉。

提示:

宝宝的小脚丫是很需要保暖的,如果小脚丫受凉了,宝宝的身体多凉气,就容易生病了。因为脚部是阴阳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一旦宝宝的脚受凉了,神经系统会带动血液循环至全身,凉气走遍全身的宝宝,身体就更弱了。

宝宝脚部一定要保持温暖,这样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像现在夏末秋初时节,最好给宝宝套上一些既温暖又舒适的棉袜、毛巾袜,而且买袜子最好选尺寸大一些的,这样有利于空气隔热,更加温暖。

保护好宝宝的双脚,可以睡觉前用温水给宝宝洗洗脚,擦干后,躺下床盖好双脚,这样既能预防感冒,又能帮助宝宝快点入睡,对提高宝宝睡眠质量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如果白天因下雨或其它原因弄湿了双脚,一定要快点擦干,这样能避免水汽长时间停留在宝宝的脚上,宝宝的脚受凉。

穿太多也会感冒

三、穿太多也会感冒

宝宝:海海(1岁4个月)

现在初秋,早晚都比较凉,所以很多时候都给海海穿一件薄薄的长袖,然后把衣袖卷起来。不过,这海海常常跑跑跳跳,他 背常常是湿的。他的爸爸常常说我给他穿太多了,儿子那么多汗,干脆给他穿短袖。但是,穿短袖,又怕他感冒,打喷嚏、流鼻涕。

提示:

天气转凉,很多妈咪都会给宝宝穿多一点,以防受凉了生病感冒。不过,这样做其实很容易削弱宝宝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健全,需要外界温度变化的不断刺激。穿太多,宝宝对外界的温度反应会更迟钝。

如果宝宝穿衣太多,是会影响皮肤散热,降低调节散热和抵御低温的能力的。而且,现在这样的天气时热时凉的,如果脱衣服不及时,宝宝出汗了汗液浸湿了衣服,秋风一吹,宝宝就特别容易受凉感冒,如果穿得太单薄,增添衣服不及时,瘦弱的身子也容易生病。

怎样判断宝宝穿衣是多还是少?其实妈咪就是宝宝穿衣的最好衡量标准。当妈咪与宝宝穿一样厚薄衣服,静坐时不感到冷,那宝宝就感觉正好合适。如果天气跟前一天没有大的变化,就不要轻易给宝宝添加衣服。

四、入秋穿衣有讲究

宝宝:洋洋(2岁8个月)

季节变换之际,宝宝的穿衣服问题尤为突出。穿多了又出汗,穿少了又怕着凉。洋洋这样的人常常蹦蹦跳跳,喜欢户外运动,很容易就满头大汗了。如果这时候给他脱了衣服,秋风一吹,常常就容易生病。

入秋穿衣有讲究

提示:

宝宝初秋衣服的确很有讲究,这时应该遵守“特殊时刻特殊穿衣”的原则,如果知道宝宝要去运动的,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可以比平时少穿一件,以免影响散热,出汗太多,还束缚了四肢减少了运动的乐趣。还可以给宝宝每天准备几条干毛巾或者软的面巾,替换隔背,这样衣服也不会湿透了,也就避免了感冒。此外,这些特殊时刻也要注意穿衣:

1、跟宝宝外出时。

带宝宝外出,别忘了带上外套和长裤,即便是很近的地方,也应做好防风保暖工作。从外面回家后,先别急着给宝宝脱外套,说不定宝宝反而会在进门后着凉。要先让宝宝稍微适应以下室内温度,再决定给他脱外套。

2、宝宝睡着时。

宝宝已经睡着了,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自行车后座上、汽车座椅中,爸妈都应该避免孩子受风。睡觉时要脱衣盖被,醒后出被窝穿上衣服,这样才能避免宝宝受凉感冒。

3、宝宝睡醒时。

宝宝刚刚睡醒,不能马上抱到户外去,应该让宝宝在室内活动一会儿,给他套上一件小外套,等过一会儿适应了被窝外的温度后再决定是否脱掉。

本文Hash:fec4071e098e4715d7e7de4eb84cf28e610e4c46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