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吸氧过度或会导致失明

新生宝宝,尤其是早产宝宝,因吸氧造成的视网膜病变,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10%~34%,在中国约为20%。这种病变一旦发展到晚期,致盲率几乎达到100%。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补救方法?

早产宝宝脆弱的眼睛

新生宝宝视网膜血管化始于胚胎16周,生后1个月内仍在继续发育,直至完全血管化。早产宝宝的视网膜血管发育更不成熟,而且对氧极为敏感,在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视网膜血管会出现异常,导致视网膜病变。

尽管多数早产宝宝的视网膜病变可以自然停止进展,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约20%~25%的宝宝病情会继续发展至晚期,出现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等,严重者会失明。

宝宝能不能不吸氧?

两害相权取其轻,抢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宝宝在不吸氧就可能导致死亡的情况下,还是要吸氧抢救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吸氧是很重要的,宝宝是否需要吸氧,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

并非无法补救

尽管不是每个吸氧的宝宝都会发生视网膜病变,但这种情况在早产宝宝中发生率更高,因此,妈妈要详细了解宝宝的吸氧情况。如果医生建议给宝宝做眼科筛查,妈妈一定要积极配合。

网传摇晃哄宝宝睡觉要小心 过度摇晃会导致失明

  摇宝宝危及生命

  近日,一条“不要再摇晃小婴儿睡觉”的微博引人关注。该微博提醒,大人一边唱摇篮曲,一边轻摇宝宝,这种影响了无数代人的经典画面,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巨大,让家长们大惊失色:部分宝宝在不断抖动中会哭闹得厉害,大人则会抖得更加厉害,直到孩子慢慢睡去。但宝宝不是真正熟睡了,而是被抖晕了。该微博称,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因其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发育慢于颅骨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并非危言耸听

  “并非耸人听闻。”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王念蓉主任及重医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梁平主任等,专家们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值得家长们重视。

 临床上,过度摇晃婴儿可能导致其脑部血肿,尤其是1岁半以下的婴儿,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全,脑组织及结构抗压能力不高,如同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脑组织和颅骨间并无连接。同时,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空腔比较大,当孩子受到一定频率长时间摇晃时,脑组织与颅骨之间会发生碰撞,严重者可能形成硬膜下积液。一旦出现空腔和积液,孩子继续受到晃动,大脑也会跟着震动,头盖骨和大脑之间的静脉被挤压,血流受阻,严重者可能出现失明甚至死亡,但临床上,这种发生率极低,医院尚没接诊到确诊病例。

  因为过度摇晃,可能造成脑部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智力低下、肢体瘫痪,如果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宝宝促睡有讲究

  宝宝是否睡觉,是大脑中枢在支配控制。如何有效促使宝宝睡觉?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宝宝,有很大讲究。婴幼儿哭闹想睡觉,母亲温柔的怀抱和抚触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如果孩子睡在摇篮中,不要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3—5分钟的短暂轻摇没有问题。因为,同一频率下晃动,可能引起脑部震荡。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宝宝放在床上,用手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轻轻哼摇篮曲。

  怎样哄宝宝睡觉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一:摇睡——孩子为什么夜里爱哭闹

  婴儿哭闹请试试心理治疗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错误做法二:陪睡——玩具陪睡,不宜提倡!

  从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是新生儿,也不应与妈妈同睡一个被窝。妈妈熟睡后稍不注意就可能压在小宝宝身上,造成窒息死亡。美国一项调查资料证实了这一点,即让婴儿独自睡觉可降低60%的突然死亡率。

  错误做法三:俯睡——俯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的危险

  国外专家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症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颜面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错误做法四:蒙睡——宝宝出汗多,原因何在?

  主要见于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妈妈为让宝宝暖和,常将宝宝头部蒙在棉被下,这样做有两大危害: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症”,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或者窒息。宝宝睡觉时都应将头部露在被子外面,以防发生不测。

  错误做法五:热睡——新生儿为啥不能睡电褥子

  为给宝宝保暖,相当多的家庭购买了电热毯。殊不知电热毯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较高,会增加宝宝不显性失水量,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错误做法之六:亮睡——开灯睡觉不利于儿童健康

  有些年轻妈妈为了方便夜间喂奶、换尿布,往往将卧室里的灯通宵开着,这对宝宝有不利影响。

  错误做法之七:裸睡

  夏天气温高,一些妈妈便将宝宝衣裤脱光,让宝宝光着小身子躺在床上,以求凉爽。然而小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使身体受凉,特别是腹部一旦受凉,可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发生。为防止这一点,即使炎夏也不可裸睡,胸腹部最好盖一层薄薄的衣被,或带上小肚兜。

  母婴频道专家提醒: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光亮会改变其适应昼夜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其患近视眼的几率比同类正常孩子高。

  (编辑:苗皓)

警惕!给宝宝过度补锌会导致性早熟

微量元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妈妈为了能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很是积极的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但你知道吗?微量元素的补充稍不注意就会进入误区,如果给孩子过度补锌会导致性早熟。

微量元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妈妈为了能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很是积极的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但你知道吗?微量元素的补充稍不注意就会进入误区,如果给孩子过度补锌会导致性早熟。

误区1:别人补啥我补啥

调查显示,92%的父母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或多种维生素,80%的父母给孩子补钙剂。

对“婴幼儿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什么”和“什么食物含铁最丰富”两个问题,7成左右父母给出了正确的回答。调查发现,父母在微量元素的补充依据方面则显得缺乏理性,超过30%的父母凭自己的判断或者看别的孩子补,就自己决定给孩子补。

专家说,微量元素是很重要,少了会影响孩子健康发育,但是多了也不好,所以补微量元素最好由专业医生检查后再决定该怎么补。专家表示,目前许多父母把视线过多集中在了微量营养素上,而一个孩子生长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素。需要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在关注孩子微营养素状况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膳食的全面合理。

误区2:过度补锌导致性早熟

从“孩子厌食挑食都是缺锌”,到“最近我的孩子不爱吃饭,注意力也不集中,原来是缺锌”,爸爸妈妈们耳朵里广告听多了,也开始落实到行动上。甚至有些父母直接买来各种锌剂给孩子吃。

专家曾接诊过一个10个月的婴儿,其体重相当于一个3岁半孩子的正常体重,该婴儿还被诊断为脂肪肝,这和父母每天定时给她补锌、补钙、补铁,服用氨基酸等营养品有关。而重庆一位女士给9岁多的儿子补锌,竟补出了性早熟。

那孩子到底该不该常规补锌?医学专家表示在没有诊断锌缺乏病之前,不需要预防性补充锌剂。最重要的是注重合理膳食结构,及时给宝宝添加辅助食物,食补永远是最佳的选择,蛋黄、瘦肉、鱼、动物内脏、豆类和坚果类含锌较丰富,从辅食中婴儿也能摄取锌。

专家表示,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纷纷给孩子补锌。但是如果补锌过多,可能就会影响铁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身体需要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一定要均衡,缺乏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病症。

小贴士:三招判断孩子营养状况

儿科营养专家提供了3个简易方法帮你判断孩子的营养状况。

首先是通过生长发育曲线来检测。每个月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和头围,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曲线表上,观察宝宝的生长曲线是否一直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是匀速顺时增长。

其次,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愉快、平静。

最后,看一看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在同样的状况下,孩子不容易生病,或生病后很快自愈,就说明孩子的营养状况比较好。

本文Hash:12661443b06b5b5705da426bfb9f31354ced2bf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