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准妈妈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1、哪些准妈妈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孕前体型肥胖: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28以上。

在以前的怀孕过程中患过妊娠糖尿病。

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

以前生过体重较大的宝宝,体重超过4千克(也有标准为4.5千克)。

曾经历过反复地念珠菌感染。

在以前怀孕的经历中,有过胎死宫内的情况,但原因不明。

以前生过的宝宝有某些出生缺陷。

血压有些高。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2、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

进食后,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能够为体内细胞提供能量。而妊娠糖尿病会让葡萄糖停留在血液中,却不能进入细胞中被转化为能量。这是因为,胎盘产生的很多激素能够对抗胰岛素,但大多数准妈妈的胰腺能够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不过,当准妈妈的胰腺功能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时,血糖就会异常升高,导致妊娠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在分娩之后能好转吗?

当宝宝出生后,大多数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都会暂时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的准妈妈会持续。不过,一旦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即使生产完好转了,以后也应该多加注意。因为,患过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在下一次怀孕时再次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并且在产后若干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

4、怎样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准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或已经有妊娠糖尿病的表现,医生会建议你在第一次产检时就做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查,看是否正常。同时要知道,有些准妈妈可能并没有上面提到的危险因素,但也是有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所以医生可能会让所有准妈妈在孕24-28周的时候进行糖耐的检查。

5、妊娠糖尿病饮食原则

饮食原则一:摄取正确糖类

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所以孕妈们不要为了停止摄入淀粉而完全不吃米饭,而是应尽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的饮料及甜食,可避免餐后快速的血糖增加。

饮食原则二:少食多餐

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所以建议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要补充点心。

饮食原则三:饮食平衡

与正常孕妇一样,得了妊娠糖尿病的妈咪各方面的营养素也要摄取到位,只不过必须更注意热量的摄取、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及进餐的次数。

饮食原则四:多摄取膳食纤维

在可摄取的份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的摄取量,吃新鲜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帮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较有饱足感,但千万不可无限量地吃水果。

饮食原则五:控制食物的总量

妊娠糖尿病孕妈们的饮食总量也要控制好,即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要以每天的总量计算。举例来说,如果这一餐中食用了豆制品,就需要减掉相应的主食摄入量,以保证血糖值处于正常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最容易赖上这9类准妈妈

对于孕妇来说,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嘴巴要满足2个人的胃,但是专家称,吃也要讲究度,像蛋糕、汉堡、冰激凌...这一类要少吃,这种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偏高,这样会导致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风险也随之递增。

24周检查,不宜早更不能晚

大多数疾病都追求早检查,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并不适用。血糖只有当患者怀孕24周时才出现端倪。

很多孕妇在怀孕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了糖尿病,但是她没有做过血糖检查。所以在第一次做产前检查的同时,需进行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测。倘若发现血糖水平已经达到非孕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孕前的糖尿病。而如果在早期血糖正常,但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代谢负担越来越重,到24周以后出现糖代谢紊乱,这时候才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然而,很多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往往已经超过28周了,对孕妇及胎儿威胁指数大幅提高。

也有患者会选择在24周前做检查,但这样只能诊断出孕前的糖尿病,如果患者检查下来血糖正常反而会令她忽略妊娠期糖尿病的威胁。

此外,鉴于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血糖会恢复正常,所以杨慧霞教授建议患者产后6-12周期间再进行一次血糖的检测。如果血糖已经正常,那就能确定是怀孕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但这类患者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会明显增加,因此,每3年还要进行一次糖尿病方面的检测,及早发现是否转为2型糖尿病。而一旦患者在产后6-12周之后进行检查时,其血糖仍然异常,则需尽快地转到内分泌进行治疗。

血糖难控制,需及早药物施治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降低了,因此血糖控制的管理标准也应该更加严格。杨慧霞教授表示,患者在进行饮食管理时,应以能提供足够热量、合理营养又不容易引起饥饿感及餐后高血糖的食物为主。最好把餐前血糖控制在5.3以下,餐后在7.8以下,2小时以后也不要超过6.7。如果患者在孕前就患有糖尿病,则餐前血糖最好在5.4以下,但是不要低于3.3,警惕发生低血糖,餐后最高不要超过7.1。同时,应当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与发育迟缓发生、不引起宫缩出现、母体心率不大于规定心率为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

然而,一旦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则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方案。杨慧霞教授指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治疗规范要求饮食运动控制3-5天后仍然不能将血糖控制达标,就要起始胰岛素治疗。但许多患者顾虑到胎儿而不敢用药。其实,由于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并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影响,是比较安全的治疗选择,如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多的诺和锐(门冬胰岛素),起效快且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能提供更稳定的血糖控制,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新生儿糖尿病发病率超7倍

胎儿早期发育的宫内环境是日后慢病的触发因素,不利的宫内环境可增加成人慢性病的发病率。

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或肥胖的孕妇,其所生婴儿发生糖尿病或肥胖的几率增加,所生女儿在成年后妊娠时也会有极大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或肥胖,如此一代一代形成恶性循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7倍以上,子代将来发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增加。

高龄、肥胖或是诱发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

1、身体肥胖或超重,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6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

2、年龄在33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3、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6、曾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

9、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妊娠期糖尿病最容易赖上这9类准妈妈

对于孕妇来说,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嘴巴要满足2个人的胃,但是专家称,吃也要讲究度,像蛋糕、汉堡、冰激凌...这一类要少吃,这种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偏高,这样会导致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风险也随之递增。

24周检查,不宜早更不能晚

大多数疾病都追求早检查,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并不适用。血糖只有当患者怀孕24周时才出现端倪。

很多孕妇在怀孕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了糖尿病,但是她没有做过血糖检查。所以在第一次做产前检查的同时,需进行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测。倘若发现血糖水平已经达到非孕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孕前的糖尿病。而如果在早期血糖正常,但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代谢负担越来越重,到24周以后出现糖代谢紊乱,这时候才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然而,很多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往往已经超过28周了,对孕妇及胎儿威胁指数大幅提高。

也有患者会选择在24周前做检查,但这样只能诊断出孕前的糖尿病,如果患者检查下来血糖正常反而会令她忽略妊娠期糖尿病的威胁。

此外,鉴于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血糖会恢复正常,所以杨慧霞教授建议患者产后6-12周期间再进行一次血糖的检测。如果血糖已经正常,那就能确定是怀孕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但这类患者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会明显增加,因此,每3年还要进行一次糖尿病方面的检测,及早发现是否转为2型糖尿病。而一旦患者在产后6-12周之后进行检查时,其血糖仍然异常,则需尽快地转到内分泌进行治疗。

血糖难控制,需及早药物施治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降低了,因此血糖控制的管理标准也应该更加严格。杨慧霞教授表示,患者在进行饮食管理时,应以能提供足够热量、合理营养又不容易引起饥饿感及餐后高血糖的食物为主。最好把餐前血糖控制在5.3以下,餐后在7.8以下,2小时以后也不要超过6.7。如果患者在孕前就患有糖尿病,则餐前血糖最好在5.4以下,但是不要低于3.3,警惕发生低血糖,餐后最高不要超过7.1。同时,应当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与发育迟缓发生、不引起宫缩出现、母体心率不大于规定心率为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

然而,一旦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则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方案。杨慧霞教授指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治疗规范要求饮食运动控制3-5天后仍然不能将血糖控制达标,就要起始胰岛素治疗。但许多患者顾虑到胎儿而不敢用药。其实,由于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并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影响,是比较安全的治疗选择,如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多的诺和锐(门冬胰岛素),起效快且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能提供更稳定的血糖控制,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新生儿糖尿病发病率超7倍

胎儿早期发育的宫内环境是日后慢病的触发因素,不利的宫内环境可增加成人慢性病的发病率。

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或肥胖的孕妇,其所生婴儿发生糖尿病或肥胖的几率增加,所生女儿在成年后妊娠时也会有极大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或肥胖,如此一代一代形成恶性循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7倍以上,子代将来发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增加。

高龄、肥胖或是诱发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

1、身体肥胖或超重,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6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

2、年龄在33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3、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6、曾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

9、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本文Hash:734a50a321949900d253d00829b356a04588171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