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的病理性诊断

患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因此患儿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临床表现: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分型及诊断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只有了解病理性黄疸的分型,才能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有以下几种:

1、母乳性黄疸:由于喂母乳而引起,其发病率大约1%,确切原因尚不清,可能这些患儿的母乳中有一种B-葡萄糖醛酸,使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还可能这些患儿肠道内能使胆红素转为尿粪胆原的细胞减少,而造成黄疸出现,母乳所引起的黄疸,一般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10-15天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高达10-30%,若继续哺乳则黄疸还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一般持续3-12周,若停止母乳48小时,胆红素可下降50%,如果哺乳后胆红素偏高,可暂停哺乳1-4天,待胆红素降到正常后再哺母乳。

2、新生儿溶血症:母亲血型O型,孩子是A或B型,可发生母子血型不合而致的新生儿溶血症,本病在24小时内发生严重黄疸,必须及时处理,还可由RH因子不合而致溶血症,若由于感染或缺氧,或遗传病--新生儿红细胞B-磷酸葡萄糖脱清酶缺陷而致溶血病,最早发病在24-48小时内,迟者可延到2周发病,未结合胆红素对脑损伤明显,必须及时治疗。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不同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一种特殊生理现象,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但是要注意,如果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则应该高度重视,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提示宝宝身体出现严重的疾病。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不同

1、出现时间不同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2-3天。宝宝皮肤呈现浅黄色,巩膜微带黄色,尿稍黄。宝宝精神没有不适情况,在第4-6天黄疸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12-24小时内。或者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生理性黄疸时间。

2、黄疸出现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面部、颈部,皮肤浅黄或者柠檬色,巩膜微黄,尿黄但是尿布不会染色。

病理性黄疸一般较重,呈金黄色,四肢、手心、脚心皮肤都很黄,尿布上也会出现明显染黄颜色。

3、黄疸消退时间

生理性黄疸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足月宝宝大多在7-10天黄疸就会消退,早产宝宝可能要延长至出生后第3-4周才会消退。

若2周还没消退或者消退后又出现了黄疸,则是病理性黄疸。

4、宝宝精神状态

宝宝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精神佳,吃奶香,吃奶有力,哭声洪亮。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精神差,吃奶不香,吸奶无力,甚至抽风。

一般说来,生理性黄疸无须处理,只要让宝宝多吃母乳,多排尿,就可以排出胆红素,黄疸就会逐渐消退。若宝宝黄疸黄染程度发展很快,黄染范围大,扩展到四肢,甚至手脚心,就意味着病情严重,若延误治疗很可能会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出现这些异常情况家长要及早带孩子去医院诊治。(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Hash:9ba74efaeaffd875482d4bccf79cc20e5d4384ce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