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在出生后两三天左右,用肉眼便可看出皮肤开始变黄,这就是所谓的“黄疸”。

新生儿出现的黄疸,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黄疸”,意思是说,这种黄疸是新生儿理当出现的,婴儿本身并没有毛病。

然而,生理性黄疸是如何产生的呢?

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死亡之后,所产生的胆红素经由肝脏排泄到肠道内,这是自然的过程。

如果红血球死亡的速度太快(如急性溶血时),或是肝脏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如肝炎或胆道阻塞),这时过多的胆红素无法由血中排除,就会使皮肤发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黄疸”。

新生儿的红血球寿命较短,也就是说红血球死亡的速度较快,而此时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仍不成熟,相对的,排除胆红素的能力较差。新生儿之所以都会出现黄疸现象,就是因为上述这两个因素。

这种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三四天会上升到最高峰,约一周左右就逐渐消退,这就是所谓的“生理性黄疸”。

相对于“生理性黄疸”,有些不幸的新生儿却产生了“病理性黄疸”。

顾名思义,病理性黄疸就是指小宝宝的黄疸并非生理上的自然现象,而是由潜在的疾病所导致。

哪些疾病会造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呢?

常见的疾病包括: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急性溶血性疾病。

当然,一旦罹患这些疾病,黄疸并非唯一的症状,往往还会有其他的线索,引导我们进一步想到潜在的疾病。譬如有败血症时,小宝宝除了黄疸之外,吸吮力会减退,哭声也变得较小,体温则或低或高。

并非用肉眼观察就可分辨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也不是验个血,测定血中的黄疸指数,据此判断,数值高的就属病态,数值低的就属生理性。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相当的认知,新生儿的黄疸并不全然是生理性,有--lJ,部分是属病理性的,而这种病理性的黄疸也不是靠肉眼便看得出来。因此,如果小宝宝的举止或活力不太对劲,就要赶紧带去让医生检查。

如何辨别黄疸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呢

主持人:也就是说,新生儿出现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那么如何辨别黄疸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呢?张伟利: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程度较轻,到生后4-5天时黄疸较明显,躯干四肢眼睛巩膜也可出现黄疸,但一般无症状。生后7-10天,黄疸逐渐消退。早产儿由于肝功能更不够成熟,黄疸程度比足月儿重,黄疸可延续到出生后2-4周才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论断标准目前国内专家仍在讨论。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12mg/dl,早产儿超过15mg/dl,或者新生儿出生第一天就出现明显黄疸,或者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个月或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发生病理性黄疸有许多因素,包括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和围产期因素等。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4~5天后黄疸最重,可能会波及到躯干和四肢近端,后7~10天将逐渐消退。这期间除了黄疸以外,宝宝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精神好、吃奶香,大便也正常,这种症状被称为生理性黄疸。据统计,足月儿中有70%~80%的宝宝都会出现此现象。若黄疸持续时间达2~3周,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并无任何不良影响,则不必特殊治疗。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与以下生理特点有关:

1、胆道排除胆红素的功能尚未完善。

2、肝脏功能尚不完善,参加胆红素代谢的肝脏酶的活性较差,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在排除的过程中受影响。

3、胆道排除胆红素的功能尚未完善。

病理性黄疸"src="/uploadfile/2013/0627/20130627094319165.jpg"/>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4、胎便黏稠,使大便排除胆红素的过程受影响。上述原因促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7天后各项功能会逐步完善,新生儿黄疸也会随之减轻并消退。

5、新生儿红细胞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较多。

新生儿发生黄疸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病理性的黄疸有以下表现:黄疸出现早,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程度重,发展快。不仅面黄、白眼球黄,可能手心足心都出现黄染,并伴有宝宝精神差、嗜睡、不吃奶、情绪低落,甚至有高热、惊厥、尖叫等。

这种病理性的黄疸称为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即使存活也会留有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手足抽搐、视听有障碍、头抬不起来、流口水等等。

小编提醒:病情严重者,如果延误治疗就会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而必须及早到有良好治疗条件的儿科医院进行综台治疗。

本文Hash:ad5c2216c712918ffa187d8477ac75fe4a7b8bf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