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们要知道应该如何摆脱尿失禁的知识

哪些练习有助于尿失禁的恢复?

新妈妈如何摆脱尿失禁

骨盆底部肌肉训练(Kegelexercises)

骨盆底部肌肉训练法,是由Dr.ArnoldKegel在1948年为了预防女性尿失禁问题而发明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对骨盆底部肌肉和括约肌(位于尿道周围的肌肉,通过收缩来控制尿液的排泄)进行锻炼的体操。这种训练对尿失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新妈妈可以从产后42天开始练习。

练习一:

1、在座便器上小便时,试着中途停止排尿。如果能够停止下来,此时所用的肌肉就是我们要找的肌肉了。为了能正确找到到底是哪处的肌肉,请试着多练习几次,直到完全掌握。

2、感觉要放屁时,先忍住不放,试着找寻能绷紧肛门的肌肉。

3、横躺并将手指插入阴道之中,试着收缩,如果手指能感觉到压迫的话,那就是我们要找的肌肉。

4、将此三处肌肉,就像要全部拽进身体中一样,收缩,维持3秒后,再放松3秒。如此反复练习10~15次。

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在开始阶段,不要选择尿意太急的时候做练习,因为开始阶段对骨盆底肌肉的收缩还不是很熟悉,很难控制自如。

(二)选在在轻松的环境下练习,坐在家中的马桶上是最好的选择,全身放松,两腿稍微张开是最佳的练习姿势。

(三)练习时,不要使用足部肌肉和腹肌等其它部位的肌肉。

(四)不要屏住呼吸。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习过多,会使肌肉疲劳,有可能反而不利于尿失禁的改善。)每日练习三次,可以采用不同的姿势,例如卧姿、坐姿和站姿进行练习。

(五)每次解尿憋尿动作之后最好休息十秒钟再重复练习,这样可以避免肌肉痉挛;练习后可以热毛巾敷在小腹上,有助于解尿自如。

练习二:

1、仰卧,双足分开,与肩同宽

2、在保持骨盆底部肌肉收紧状态的同时,慢慢地将腰部上拱。(从脚部到肩部,整个身体成倒“△”形)

3、保持此状态3秒钟(不要屏住呼吸)

4、然后,一边放松,一边慢慢地将腰部降下来,休息3秒钟

练习三

新妈妈如何摆脱尿失禁

1、双足与肩同宽站立,双手扶住桌子

2、将重心一点点地移到双臂,拉伸背部肌肉

3、慢慢地收缩骨盆底部肌肉

4、保持此状态3秒钟

5、放松并休息3秒钟

练习四

1、坐于椅子前半部,双肩自然下垂,将皮球(排球大小,充气7~8分足即可)或气球放置于大腿膝盖间,自然呼吸。

2、将皮球夹于膝盖间,向内夹紧皮球,数到五,同时感觉会阴部肌肉收缩;放松双膝不要用力夹球,数到五,重复作五次。

注意事项:大部分人从进行练习后第2周左右尿失禁的情况就开始有所改善了。不过因人而异,也有人需要练习3~6周才会有感觉。如果慢慢感觉上述练习过于容易,可以试着将保持的时间由3秒钟增加到8秒钟。

在练习的过程中,详实纪录每天的饮食及大小便情形;睡前1个小时不要饮水或少饮水;避免酒精、不要喝可乐和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这两种都是利尿剂;不憋尿、防止便秘,保持排便通畅;远离过敏源,避免打喷嚏引起腹压上升导致尿失禁;戒烟、减肥都可以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

如果产后4个月尿失禁的情况还没有改善,就应该到医院就医。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手术、电激疗法、药物治疗、插入避孕环、定期排尿训练等。但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克服害羞心里,鼓起勇气去妇产科医院或泌尿科进行正规的医疗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睡眠妈妈们应该知道的常识

问:

    我儿子现在二十多天,因为生下来一周后得了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隔离治疗三天后,现在睡觉老不踏实,一会儿就醒了,一天只能睡7-8个小时,睡觉只能由大人抱着,放在床上就会醒,并哭泣,吃了奶后仍不能入睡.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是小孩缺什么吗

答:

    您好:

    新生儿睡眠不安时护理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是成人的2倍多,每天大约有18-22小时是在熟睡之中。新生儿睡眠不安的原因很多,家长应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果是白天睡觉时间很长,而夜晚哭闹不安,即所谓的“夜哭郎”。那么应尽量设法让他白天少睡些,晚上自然就能睡好。

    别外应看看室内温度是否过高,或包被裹得太多、太紧,孩子因太热而睡不安稳。这时孩子鼻尖上可能有汗珠,摸摸身上会是潮呼呼的。这就需要降低室温,减少或松开包被,解除过热感,舒适了就能入睡。如果摸摸小脚发凉,则表示孩子是由于保暖不足而不眠,可加厚盖被或用热水袋在包被外保温,另外尿布湿了,或没有吃饱等也会影响睡眠,应当及时更换尿布,并勤喂奶,让孩子吃饱。

    如果逐一检查这些情况都不存在,而母亲在孕期就有维生素d和钙剂摄入不足的情况,则可能孩子有低血钙症。低血钙症的早期也有睡觉不安稳的表现,但一般在补充维生素d和葡萄糖酸钙后即可好转。如果除睡眠不安外还有发热、不吃奶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新妈妈应该知道的喂养知识

婴幼儿味觉发育特点

宝宝在出生后的第2天就有了味觉,1个月以内能辨别香、甜等不同的味道。把甜的液体放到宝宝嘴里时,他们会开心地吸吮起来,当碰到咸、酸或苦味时则会皱鼻子或者撅嘴,以表示“我不要”。

4~5个月的宝宝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

6个月~1岁,宝宝的味觉发育最灵敏。

而对于那些复杂的味道,如酸味、苦味和辣味等,则需要宝宝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能接受,这往往要等到宝宝进入学龄期以后了。宝宝通过不断品尝、练习,逐渐接受、习惯,甚至喜欢这些味道,也就是说味觉变得复杂化了。

了解了以上味觉的发育特点,妈妈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或标准为宝宝选择和制作食物。要知道,宝宝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比成人更广,味觉更敏感、更丰富。如果按照自己的口味为宝宝制作食物,则容易导致宝宝口味过重,不利于其成年后的健康。

婴幼儿饮食从小要清淡

口味是由后天的饮食习惯慢慢积累而形成的。如果宝宝从小就吃比较咸的食物,口味就会越来越咸,宝宝对咸味的感知也会变得迟钝起来。

正常情况下,天然食物中的盐分已经能满足人体的需求了。盐分摄入过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宝宝在味觉还没有完全形成前,应该尽可能吃得清淡一点。从小吃惯清淡食物的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偏爱过咸或者盐分过多的食品,这将使其终身受益。

一般而言,符合健康标准的婴儿食品几乎是没有咸味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将继续介绍。

新手妈妈喂养经

让宝宝补充氟化物

氟化物有助于宝宝牙齿的健康发育。妈妈应和儿科医生讨论宝宝补充氟化物的需要,多数医生会建议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补充氟化物。正确的补充剂量要视宝宝日常饮水中的含氟量来决定。过多的氟化物会导致牙齿变色或产生斑点,因此要严格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

温馨提示如何喂宝宝谷类食品

当宝宝开始初尝谷类食品时,你有多种食物可以选择,但要记住以下几点:

1、从米粥开始喂养,因为米粥引发的食物过敏问题最少。

2、买单一成分的谷类,如米、小麦、大麦或燕麦。等宝宝习惯吃不同的食物,而且没有过敏反应后,就可以在宝宝的谷类食品中加入别的食物,或选择含有其他食物的谷类食品。

3、开始喂养时谷类食品要调稀一些,调制少量即可,因为宝宝的食量有限,剩余的将会被浪费掉。

4、等宝宝学会将食物推到喉咙后并吞下去时,就可以将谷类食品调稠一些。

5、每天只让宝宝吃1次谷类食品,可选择在早餐或者晚餐时喂养。

6、等宝宝适应吃谷类食品时,可以逐步增加喂养次数。

本文Hash:76d849cbe63553513e113139e6c088a2529fa790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