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要谨慎“坐”出来的月子病

“坐”出来的月子病

中国人时兴“坐月子”。老人们总认为,新妈咪在生完宝宝后必须踏踏实实的在床上躺上1个月,不能吹风,也不能沾冷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产后身体的复原。殊不知,产后的高脂高蛋白饮食,加上长期的不运动,相反还容易坐出“月子病”。

便秘和肛裂。产后消化能力减弱,加之坐月子期间活动少,肠蠕动相对减慢;而且坐月子期间,产妇摄入的食物过于精细,加上会阴或剖宫产伤口的牵拉疼痛,不少新妈咪都害怕排便,此时,极易发生便秘,由于排便困难,还易发生肛裂。所以,产后应尽早下床活动。一般来说,自然分娩的妈咪产后1-2天便可起床活动。初起床时,可先进行轻微的活动,如抬腿、仰卧起坐、缩肛等,这对增强腹肌能力、锻炼骨盆肌肉,帮助排便很有益处。产妇还应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鱼汤、猪蹄汤,以帮助润滑肠道,补充足够的水分。一旦发生便秘,切忌强行排便。可将开塞露插入肛门,10-20分钟即可通便。腰背肌筋膜炎。新妈咪在“坐月子”期间,在床上坐的时间比较多,这样往往在一个多月的月子期间,常常因为一种固定的姿势,使腰背部的肌肉负荷过重而发生劳损。加上腰背部肌肉经常靠着墙或床头,很容易受凉,导致局部血管过度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在肌肉劳损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生无菌性肌纤维和筋膜炎。一旦出现腰背部肌肉酸困胀痛的感觉,应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可做做理疗和按摩,热疗对缓解肌肉的酸胀疼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坐月子期间,长期静卧在床,活动较少,尤其是缺乏下肢的活动,常常致使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凝固性增高,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时下正时值夏季,不少坐月子的产妇严闭门窗,甚至身着厚衣,蒙头盖被,这样还极易发生中暑,此时保持房间的通风非常重要。对新妈咪而言,每天最好做做运动,不但可帮助血液循环,还能加快子宫复旧。同时还要妥善处理会阴伤口,以免细菌乘虚而入,引起感染。

产后外阴干燥

一些妇女在产后感到外阴变得非常干燥,几乎没有什么白带,甚至影响性生活,有时还伴有外阴疼痛。

产后外阴干燥

对于育龄妇女来说,她们的卵巢能分泌足量雌激素,雌激素的作用是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肥厚,并含有丰富的糖原,使阴道富有弹性并保持一定的湿润度。

怀孕以后,胎儿的胎盘也能够分泌大量的雌激素。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过高时,就会对丘脑下部及垂体的功能产生抑制,以致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受其支配的卵巢分泌功能也相应降低,特别是由于雌激素的不足,使阴道上皮细胞萎缩,粘膜变薄,宫颈粘液减少,妇女就会感到外阴干燥,有时甚至皮肤瘙痒,发生破裂。

那么,又如何解释产后外阴干燥呢?道理很简单,这和产后一直给孩子喂奶有关。生乳素也是由垂体分泌的,而生乳素对促性腺激素也有抑制作用。治疗这样的外阴干燥,可以通过外用或口服一些雌激素制剂来改善症状。

新妈妈要警惕了坐月子坐出来的毛病

坐月子坐出来的毛病

1.喂奶姿势不正确引起的疾病

正确的喂奶姿势对产妇和宝宝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产妇不注意喂奶的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宝宝吃奶、坐的姿势不正确,时间长了会造成手腕关节痛、腰肌酸胀、颈椎肥大等。如果喂奶前没洗净乳头、乳晕,每次喂奶没让婴儿吸空乳叶,这些都会造成一些炎症、乳腺疾病。

因此,新妈妈们不要急着给宝宝喂奶,先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必要因为小细节而造成大遗憾。正确的喂奶姿势是:首先,宝宝侧躺,下巴靠着妈妈的乳房,整个身体贴向妈妈的腹部。第二,宝宝的头部、颈部、臀部呈一直线。第三,宝宝的嘴巴是含住妈妈的整个乳晕,而不是乳头。在宝宝喝奶期间,妈妈可以看见宝宝吞咽的动作。

2.休息不当引起的体虚

“坐月子”里的头等大事就是休息,特别是分娩后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的劳累,产妇需要通过月子的适当休息,使身体恢复原先的体力。因此,新妈妈们不能长时间站立,做下蹲动作,提重物,或是为了减肥过早跑步、走远路。这些过度的运动会给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的新妈妈带来伤害,使得体质变差。例如体虚导致今后不能干重活、腰酸背痛、脚后跟酸胀等等。

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能下床运动,新妈妈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适量适度的运动对促进产妇下肢的血液循环还是很有帮助的。

3.不注意个人卫生引起的疾病

传统习俗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时不可以洗头、洗澡,但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了,能够为产妇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环境和设施。由于产后会大量排汗,污染皮肤,下身产生的恶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会使皮肤变得很脏。同时,皮肤黏膜上积累的大量病菌会乘虚而入,引起产褥感染、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发生败血症。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专家认为产妇不能盲目听从传统,要根据个人的环境条件、身体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式。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吃过东西后,可用温开水漱漱口。但应注意的是:洗澡时要用温水,洗后应完全擦干,不要让皮肤带着水分。同时,在刚刚洗浴完毕后,不宜进入通风的环境,更不能用吹风机吹干头发,热风也不行。

坐月子也可以祛除毛病

当宝宝出生后,妈妈的子宫、会阴、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会慢慢恢复正常。若在“坐月子”期间养护得当,不但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身体也会更健康。

1.增强体质

有很多生过孩子的妈妈都说,自己原先的体质一直不怎么好,动不动就感冒,还有胃痛、头痛等毛病。但在“坐月子”期间精心护理之后,体质就变好了很多。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坐月子”并不能使每个人的毛病都有所改善,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坐月子”期间调理得好,确实能改善产妇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新妈妈在产后主要以膳食调理为主,要先排掉怀胎十月累积在身体内的毒素。可以吃一些生化汤和麻油猪肝来排除体内的毒素,然后开始进补,为机体提供均衡的营养,增加能量。有一些胃痛的毛病经过养胃的食疗法,经过适当休息,是会有所改善的。

2.改善气血

现代女性平时工作紧张、繁忙、节奏快,由于没时间打理自己的肌肤,长时间处在紧绷状态,就容易造成皮肤暗黄、色斑等问题。更有一些常上夜班的女性由于缺乏休息,很多肌肤问题堆积起来,使脸上的气色看起 很差。

女性经过月子里的调养,肌肤将比以前更好,会更光滑更有弹性。多吃一些滋阴养颜的补汤、水果餐,再加上充足的休息时间,新妈妈们“坐月子”后会变得脸色红润、皮肤细腻,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但是对于一些凉性的食物,如番茄、白菜、南瓜或是比较硬的水果,最好在产后第二周后开始吃并少吃,对于像柠檬这种酸性的水果则最好不要吃。

3.远离一些轻微病症

有些产妇在生宝宝前会有风湿、神经性头痛、心理疾病等病征,对于这类疾病,新妈妈们在“坐月子”的时候休息好,保养好,是能有所改善的。例如多由劳累、休息不当引起的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的产妇,在宝宝降世的喜悦中多与宝宝沟通交流,把注意力、精力都放在宝宝身上,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心理健康了。但是常规的治疗还需继续,并遵照医生的嘱咐进行。

小贴士

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1.保证吃好、休息好,补充足够的能量、体力。

2.注意休息,适当下床运动,运动量不能过多过累。

3.特别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头、洗澡、勤换内衣裤,保持体肤的清洁,但忌吹风。

4.尽早哺乳,保持乳头、乳房清洁卫生,防止发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儿肠道感染。

5.合理安排产后性生活,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

6.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多和宝宝、家人沟通。

7.按时到医院进行产后检查。

新妈坐月子一定要走出的4个误区

关于坐月子民间有很多说法,比如要捂,不能吹风等等,而到炎炎夏天这样做,很有肯能会中暑、感冒。妇产科专家提醒:只要注意不受凉,不过度劳累,月子里根本无需“密实”度过,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以免中暑。

坐月子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闷月子

老例看来,凡产妇都是怕风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门窗紧闭,不能留缝隙,而产妇也要长衣长裤,全身武装。

专家点评:在夏天,没有必要这样坐月子。房屋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如果天气闷热,产妇很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适当开窗通风,但应避免穿堂风,毕竟刚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若是开空调,不能直接对着产妇吹,可以打开产妇隔壁房间的空调,让冷气“飘”过来,一样能享受清凉。产妇汗多时要勤换衣服,穿着以宽松、舒适为度。

误区二:懒月子

许多老人认为,产后大人体质虚弱,需要好好保养,月子里最好少下床活动,甚至饭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专家点评:这样做弊大于利。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恶露及时排出,还能使腹肌得到锻炼。

正确做法:如果是顺产,产妇当天就可下地并稍微走动;若是剖腹产,术后一两天也可下地了,不过要避免猛烈坐起。除加强活动,还应多吃粗纤维绿叶菜。

误区三:淡月子

很多产妇在产后的头几天里过着“食之无味”的生活,这是因为老例说,饭菜内放盐会影响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

专家点评:不正确。只喝白水、吃白饭,几天下来人就会全身乏力,这在医学上叫低钠综合征,产妇分娩后代谢旺盛、乏力多汗,同样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正确做法:正常饮食即可,没必要刻意无盐。

误区四:蛋月子

经常可以看到,生完孩子后,产妇就“淹没”在鸡蛋堆里了,老例认为,鸡蛋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

专家点评:吃鸡蛋应适可而止。虽说鸡蛋营养丰富,但吃得太多,蛋白过剩会增加肾脏负担,而富余的部分也都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了,且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

正确做法:每天吃两个鸡蛋为宜,最多三个。

育儿网(/)编辑

本文Hash:38ad3eb33eba80116a17032e65f7bf8285d8ff66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