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的一些你应该要注意的事项

1、环境

产妇居住的环境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室内还要定时通风(但要避免对流风),以保证空气清新,给宝宝妈妈提供足够的氧气。室温一般应保持在18-22度,湿度为60%-65%。如果是在冬季,为保持室内的湿度,可在暖气上或炉火上放个水盆,让水气蒸发出来。

2、休息

产后恢复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否则产妇会出现焦虑、疲倦、精神抑郁,还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此外,每天争取能有10小时的睡眠,睡时要采取侧卧位,利于子宫复原。

3、饮食

产后胃肠道蠕动能力较弱,因此产后最初几天应吃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要多喝些汤类,有助于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哺乳的产妇还要补充含钙的食品或者钙剂。每日热量的供给为2700千卡—3000千卡,其中主食400克,鸡蛋2个,牛奶250克,肉类100克-150克。豆制品100克,青菜和水果400克—500克。饮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还应适当加餐。

4、产后活动

产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如分娩顺利,产后12小时可以下床、上厕所。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产后8周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产后体操有助于形体恢复。

5、清洁与卫生

产妇的个人卫生十分重要,使用的卫生贴、会阴垫要经过消毒来菌。还要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如有会阴切开,伤口尚未拆线,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阴。饭后要漱口,按时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6、注意恶露的变化

产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称为恶露。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子宫蜕膜和黏液。恶露的颜色由血性逐渐变浅,量也逐渐减少,大约产后4个星期至6个星期干净。

7、月经的恢复

哺乳者月经会推迟,大约8周-10周恢复月经;有40%不哺乳的产妇于产后6周-8周月经来潮,只有10%-15%的哺乳妇女在产后6周月经来潮。

产后恢复的一些注意事项

1、环境

产妇居住的环境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室内还要定时通风(但要避免对流风),以保证空气清新,给宝宝妈妈提供足够的氧气。室温一般应保持在18-22度,湿度为60%-65%。如果是在冬季,为保持室内的湿度,可在暖气上或炉火上放个水盆,让水气蒸发出来。

2、休息

产后恢复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否则产妇会出现焦虑、疲倦、精神抑郁,还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此外,每天争取能有10小时的睡眠,睡时要采取侧卧位,利于子宫复原。

3、饮食

产后胃肠道蠕动能力较弱,因此产后最初几天应吃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要多喝些汤类,有助于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哺乳的产妇还要补充含钙的食品或者钙剂。每日热量的供给为2700千卡—3000千卡,其中主食400克,鸡蛋2个,牛奶250克,肉类100克-150克。豆制品100克,青菜和水果400克—500克。饮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还应适当加餐。

4、产后活动

产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如分娩顺利,产后12小时可以下床、上厕所。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产后8周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产后体操有助于形体恢复。

5、清洁与卫生

产妇的个人卫生十分重要,使用的卫生贴、会阴垫要经过消毒来菌。还要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如有会阴切开,伤口尚未拆线,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阴。饭后要漱口,按时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6、注意恶露的变化

产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称为恶露。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子宫蜕膜和黏液。恶露的颜色由血性逐渐变浅,量也逐渐减少,大约产后4个星期至6个星期干净。

7、月经的恢复

哺乳者月经会推迟,大约8周-10周恢复月经;有40%不哺乳的产妇于产后6周-8周月经来潮,只有10%-15%的哺乳妇女在产后6周月经来潮。

产后恢复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事情

早教专家说,生过孩子或有难产史的女性如出现尿失禁,属于张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在生产时造成生殖道盆底松弛和肌膜损伤,如果年轻时没及时修复,随着年龄增长,盆底松弛程度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尿失禁。“其实女性产后身体会出现各种变化,良好的产后康复是避免将来出现妇科病的重要一环。”姜医师说。

产后康复不好会出现哪些后遗症?

最常见的是腰腿痛。这种腰腿痛一般是生理性的,1周左右就会自动减轻,坐月子期间注意劳逸结合会恢复得很好。如果疼痛不减轻,相反逐渐加重,要及时医治。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很多女人病由心生,生产对于女人来说更是生命中一次重大经历。得知自己怀孕后,女人一般都会在精神上产生较大压力,如分娩会很疼吗、产后能恢复吗、生男孩还是女孩、小孩会不会有毛病……产后,产妇身心从兴奋转入疲倦甚至低落状态,部分产妇还会因觉得被照顾不周而出现感情脆弱、焦虑,进而有失眠、头痛等症状。一般产后两三天会出现上述症状,十天左右症状将自动减轻或消失,倘若持续恶化,就应注意是否患上了产后抑郁症。而治疗上,也是三分治七分养,心情好病也就好得快,产后一定要保持乐观心态。

早教专家说,传统坐月子通常是自然恢复,多吃静养,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肠蠕动减慢,吸收增加,脂肪堆积,很容易出现体型变形、腹部松弛脂肪堆积、胸部松弛、生殖道壁松弛、失去弹性,盆底松弛,如产后不注意卫生,还容易得盆腔炎、宫颈炎。年轻时症状往往并不明显,直到中年才会慢慢显现出来。“其实产后康复是个系统医疗工程,一般包括瘦身塑形、乳房紧实提升、美容肌肤等,产妇康复得好,可提高盆底肌韧性和张力,增强产道紧实度,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姜医师说。

不要忘记产后健康检查产妇应该在产后42天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医生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防止延误治疗和遗留病症。

子宫复原孕足月的子宫比孕前子宫大出了1000倍。胎儿和胎盘娩出后,子宫立即回缩,但不会马上缩到孕前水平,而是逐渐的,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大约需要6星期。胎儿娩出后,子宫缩到脐下4~5厘米,但产后24小时,又增大到脐上,以后开始逐渐缩小。所以,分娩后产妇的肚子不会马上缩小,除了增厚而又松弛的腹壁外,子宫仍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子宫在恢复过程中仍有不规律的收缩,所以产妇会有腹痛感,尤其是宝宝吸吮乳房时更明显,这是由于新生儿吸吮刺激子宫收缩所致。

性器官复原分娩使产妇的阴道和阴唇极度扩张,阴道壁还可出现许多微细的伤口,排尿时会感到疼痛。如果没有会阴撕裂或行会阴切开术,一般在产后两三天就没有排尿痛了。被扩张的阴道在产后一天就能回缩。如果做了会阴切开术,可能会引起产妇会阴疼痛,不敢坐,排尿时疼痛难忍,四五天拆线(如果用肠线缝合不需要拆线)后会有所减轻。为了预防伤口处感染,每天应用4%的高锰酸钾水坐浴。

产后阴道分泌物产后阴道分泌物包括产道伤口分泌物、胎盘剥离出血、细胞组织碎片及脱落的细胞等物。产后分泌物的排出可持续3周左右。第一周量比较多,大多呈血色,但不应有血块,如果有血块,应及时通知医生。第二周后,分泌物逐渐变成褐色浆液性,慢慢就变成黄白色,最后就像平时的阴道分泌物了。此段时间你应该使用卫生巾。

产后注意局部清洗,保持局部卫生,是防止产道感染的关键。产后子宫内膜和阴道壁有无数个小 口,胎盘剥脱的地方有很大的创面,加上血性分泌物有利于细菌繁殖,如果不注意产后护理,很容易发生感染。

住院期间护士会帮助你处理分泌物,并进行局部消毒,你只需要向护士医生提供情况即可。回家后,就需要你自己做好这些工作。出院时,医生可能会给你开消毒的药或中药成分的卫生垫处方,市场上也能买到专门供产妇使用的卫生巾

产后恶露

产后营养有的产妇认为,宝宝生出来了,不再需要一人吃两人的营养,饭量应该减少了。实际上,产后营养不但不能减,还要比孕期增加。产后恢复需要营养,而宝宝需要吃妈妈的奶,妈妈就更需要大量营养,分泌足够的乳汁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完全母乳喂养,妈妈比孕期要多摄入30%的饮食。妈妈这时不要减肥,当你的乳汁很充足时,你吃的东西大多产生乳汁了,不会发胖的。但有一点要注意,饮食结构要合理,如果吃很多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奶酪、油、带有脂肪的肉类,很可能会发胖。要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食物。关于饮食搭配问题,你一定在孕期的营养中了解了很多。你只需记住,生完宝宝,不要减饭量,而要增饭量。便秘和痔疮可能仍是个困扰。高纤维素食品可缓解便秘,适当增加粮食,尤其是粗粮的摄入,对缓解便秘大有好处。注意运动和定时排便,不要因为忙而忘记。

传统的下奶食物,如不放盐的猪蹄汤、鲫鱼汤,会让你没了胃口。要适当放些盐,不会因为有些咸味而影响乳汁分泌的。

产后避孕丈夫的谅解产后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需要8周以上时间。产后2个月内最好避免同房,过早同房会增加产褥感染的机会。产后避孕格外重要,一旦怀孕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宝宝也会因此而没了母乳。产后不来月经并不意味着没有受孕的可能。约有20%的哺乳者月经虽未恢复,表现为闭经,却可以排卵,甚至妊娠了。

国内有关专家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50%的妇女于产后60天内即恢复了排卵功能。最早的可于产后14天恢复排卵。恢复排卵的平均时间为产后100天左右。研究结果还显示,母乳喂养的产妇,排卵恢复时间平均为59天;混合喂养(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产妇,排卵恢复时间平均为50天;人工喂养的产妇,排卵恢复时间平均为36天。

哺乳的产妇其平均排卵恢复时间只比不哺乳的产妇推迟23天。由此可见,哺乳并不能长时间地阻止排卵。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哺乳延迟排卵恢复时间,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一定要采取积极的避孕措施,主动避孕,以免忍受人工流产的痛苦。

本文Hash:e227aead569ecd1b21a31172aea798f2a7b569c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