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疗法对产褥期恢复的6大作用

孕妇分娩后,就进入了产褥期。产褥期的护理对产后新妈咪和宝宝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医针灸对产褥期的康复治疗是一项新模式,有助于新妈妈月子期身体的恢复,可有效防止“月子病”的产生。所以产褥期针灸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产妇的重视和欢迎。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中医针灸对产褥期的恢复究竟有哪些影响吧。

中医针灸疗法对产褥期恢复的作用:

1、帮助产后催奶

产后早期进行针灸通乳,根据泌乳原理疏通乳腺管,改善乳房血液循环,将兴奋上传至垂体引起催乳索释放。加强泌乳反射,增加乳汁分泌,并能使乳房变软,乳头和乳头颈弯曲度自如,易于新生儿吸吮,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2、利于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不全是产科的常见病症,以产后子宫缩复欠佳,恶露过多、持续时间过长为主要表现,直接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中医经针灸是运用祖国医学的中医经络学说,帮助产褥期妇女子宫郁闭阻塞者逆而泻之,是通过中医经络理论对产后妇女进行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以达到通穴道、走经络、调和营卫、畅通气血的目的。产后极易发生因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产后针灸作用于骶尾部使盆腔肌肉收缩,筋膜张力增加,带动子宫韧带运动,消除盆腔淤血;作用于乳房可引起神经垂体释放内源性催产素,诱发宫缩;作用于下腹部,间接刺激子宫肌肉兴奋性加强,促进宫缩,排出宫内出血,有利于子宫复旧。

3、缓解局部疼痛

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感者,称为"产后身痛"。本病发生于产后,属产后病范畴。产妇由于分娩失血,耗伤精力,百脉空虚,易患身痛,主要病因有血虚、肾虚、血瘀和感受外邪等。产后针灸可疏经活络,消除组织水肿,松弛过度紧张的肌肉韧带,诱发大脑和身体产生内啡呔,即天然止痛剂,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防治尿潴留

准妈妈产程过长,膀胱受压过久而造成充血水肿,或因膀胱受压而神经麻痹,紧张度和感受性降低,使得排尿反射消失;由于手术或产后会阴伤口局部的疼痛引起尿道口痉挛而影响排尿;产后精神紧张不敢排尿或不习惯病室内环境、不习惯于躺在病床上用便盆小便。以上这3个原因都会导致产后尿潴留的产生。

用针灸取穴治疗产后尿潴留具有方便、效捷、经济的特征。产后针灸治疗可改善下腹部血液循环,消除尿道周围组织肿胀淤血,增加膀胱壁张力和腹壁紧张度,预防和治疗尿潴留。

5、促进形体恢复

传统产后休养即“大吃静养”模式,使产妇在产褥期结束后。体重上升,腰围增粗,体形改变。产后针灸可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和腹部、臀部、大小腿皮肤弹性的恢复,减少脂肪的堆积,增加乳房韧带的弹性,防止乳房下垂。同时母乳喂养可帮助产妇释放体内过多的热能,有利于瘦身。

6、抵抗产后抑郁症

产褥期妇女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而诱发产后抑郁症,中医针灸产后康复以通经络,通血达气,平衡阴阳为基础,能使产后得到很好的放松,有效抵制生理和心理应激的不良影响。中医针灸产后康复对预防和治疗产后情志失常有着很好的作用。

中医针灸对产褥期康复的作用是不是大呀,各位准妈妈心动了吗?

中医治疗产褥期感染的方法

中医治疗产褥感染仍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并可配合饮食疗法以期病情早日康复。内服汤药:

(1)邪毒侵袭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处方:双花15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5克川芎9克当归24克桃仁9克赤芍9克枳壳9克炙甘草6克若下腹痛剧烈,加连翘15克,鱼腥草10克以加大清热解毒之力。若大便干燥,加生大黄6克以泻下通便。

(2)瘀热互结型:治以清热泻下逐瘀。方用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大黄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冬瓜仁30克芒硝10克连翘15克败酱草10克若高热不退,心烦口渴喜饮,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以清热护阴。

(3)热入营血型:治以清营凉血。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处方:犀角9克生地黄15克玄参9克麦冬9克竹叶心3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若出现神昏谵语或高热不退,可同时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饮食疗法:处方①马齿苋红糖饮(《实用男女病性病临床手册》):马齿苋30克红糖30克将马齿苋洗净加水煮开,放入红糖煎20分钟后饮用。本方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处方②桃仁莲藕糖汤(《现代中西医妇科学》)桃仁10克白莲藕250克红糖适量。将桃仁去皮尖,莲藕洗净切片,放煲内加水煮汤,再放入红糖,食藕饮汤。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1.风热上扰证:取穴:翳风TE17、颊车ST6、合谷LI4、外关TE5、风池GB20。

配穴:咽红肿痛者,配少商LU11、商阳LI1。

毫针刺,诸穴均用泻法。

2.邪毒炽盛证:

取穴:大椎GV14、曲池LI11、中渚TE3、足临泣GB41、颊车ST6、翳风TE17。

配穴:头痛甚者配风池GB20、头维ST8、腮腺肿甚者配少商LU11。

毫针刺,诸穴均用泻法。

3.热郁肝经证:

取穴:太冲LR3、曲泉LR8、大敦LR1、归来ST29。

配穴:高热者配大椎GV14、曲池LI11。

毫针刺,诸穴均用泻法。

4.邪陷心包证:

取穴:劳宫PC8、行间LR2、人中GV26、百会GV20、十宣EX-DU11。

配穴:项背强直者配阳陵泉GB34、大杼BL11。

毫针刺,诸穴均用泻法。

本文Hash:2f4e0cdd92fd071fdbaf85d3236630c7dad97c50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