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玫瑰疹的表现

  热退出疹的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称幼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很少得病。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得第2次。本病的特点是急性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持续3-4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销后答身迅速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皮疹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皮疹为疹大多为散在性,少数相互融合。皮疹1-2天后全部消退,不留色素沉着;颈部、枕后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但无压痛,不如风疹明显,病人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咳嗽。

  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周围血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这是幼儿急疹周围血象的特点。幼儿急疹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一旦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此时可能已为"马后炮",因为家长已经为婴儿数天的持续高热急得团团转。好在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时不必用抗生素。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高热时可适当用退热剂。

婴儿玫瑰疹的预防和治疗

玫瑰疹又叫婴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到1岁半的小宝宝,最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玫瑰疹是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短短几个小时就会上升到40℃或者更高,持续3到4天后体温又骤然下降,然后又恢复到正常的身体状态。

但是伴随着体温的下降,宝宝全身会迅速的出现皮疹,这种皮疹呈现不规则玫瑰红色斑疹或者斑丘疹,用手指按压能退色,很少融合。玫瑰疹首先出现在身体躯干,然后迅速的蔓延在脸上、颈部、上肢和下肢。皮疹出现后1-2天又会迅速消失,皮肤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既不会脱皮也不会有色素沉着。

在发病期间,有的婴儿脸颊会烧的红红的,头颈部、枕后浅表淋巴结肿大,但按压不会有疼痛感。有的婴儿在软腭上会出现红色小点。有的宝宝可能会有轻微的咳嗽流鼻涕之类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但是并不会很明显。有的宝宝严重的会有抽筋现象,手脚呈对称性抽筋,时间会持续在2到3分钟。其实患这种病并不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活和行动。而且对婴儿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出过一次以后也不会再出。

玫瑰疹老百姓也叫“烧疹”,多发生在春秋两季,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空气和唾沫,但是传染性并不强。如果你的宝宝与病儿频繁接触过,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婴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婴幼儿急疹的病毒。

治疗婴儿玫瑰疹并不难,因为正常的的情况下,宝宝得了玫瑰疹并不会出现肠胃道、呼吸系统等并发症。正常情况下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在患病期间,让患儿多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如果孩子高烧超过38.5℃度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并适当应用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同时也要保持皮肤的卫生,高热带来的汗渍要擦掉;多给宝宝喝开水吃流质食物,补充水分,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兰根冲剂,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只要做到这些,几天后就会自己好转。但是当宝宝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频繁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预防婴儿患上玫瑰疹,主要是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宝宝要多运动,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与过多的人接触,也尽量避免让宝宝与他人亲密接触。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宝宝要勤洗手,妈妈们也要保持家里环境清洁以及通风。(来源:99健康网www.99.com.cn本文为99健康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违者必究)

婴儿玫瑰疹

  幼儿急疹又称假性风疹。它与风疹有何区别呢?

  此病通常由人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少数是HHV-7型所引起,常发生于春天和秋天。据报道有小的地区性流行。

  潜伏期可能为5~15日。骤起39。5~40。5℃的高热持续3~5日而无明显原因。在早期,特别是随着体温升高,常有惊厥。尽管有高热,病儿仍较活跃。一般到第3日有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常有颈部和耳后淋巴结肿大。脾脏轻度增大。

  发热到第4日骤退,出现斑疹或斑丘疹;皮疹在胸腹部密集,面部和四肢稀疏,皮疹持续几小时至2天。在此期间体温正常,小儿感觉和行动正常。皮疹消失迅速,因此,病情较轻时可被忽略。有70%的HHV-6感染者无典型的皮疹出现。

  诊断和治疗

  如果在该地区有本病流行,当一个6个月~3岁的小儿有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而仍保持活泼时,应怀疑到幼儿急疹。如果肾盂肾炎,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细菌性肺炎都能除外,通常可以怀疑是本病,一旦出现皮疹便能确诊。虽然培养,多聚酶链反应和血清学试验能确诊,但并不实用。

  治疗是对症的,包括采取谨慎的退热措施以使小儿舒适。

本文Hash:9d0e7d645a9997524440a800170e159d1bca7a90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