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孤独症

男孩,眉清目秀;女孩,端庄秀丽。各种检查均正常,但他们却像外星人一样,对周围的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是一群身患孤独症的孩子。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上周日,大河健康报联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举办了“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及训练”公益讲座。

2岁男孩行为怪异祸起孤独症

“俺孩子一岁时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叫得很顺嘴,但现在两岁多却啥也不说了,连简单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叫了。”晨晨(化名)妈说,儿子的问题还不止这些。据幼儿园老师反映,晨晨和小朋友们相处得并不好:上课时,他总是一个人躲在墙角;合作游戏时,他不分场合来回奔跑;滑梯时,他不按排队顺序,直接抢先……

但这些还都不是晨晨妈妈最担心的,最让她担心的是儿子一有啥不满意了就撞墙,想要得到啥,就把自己的小脸打得通红。

“你说这孩子智力有问题吧,可我看着挺聪明的。拿本看图说话,你问他哪个是香蕉、哪是红色,他不说,但都能指对;一说要出门,他马上就回屋拿自己的小外套。”晨晨妈不明白儿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经过询问、体格检查、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价等一系列检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主任医师姚梅玲确诊晨晨患了孤独症。

观察孩子的社交、语言和行为看是否患有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发育障碍的一种疾病,也称自闭症,通常在3岁以内起病。”姚梅玲说,该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和遗传、感染、免疫等多因素有关,所以没法预防,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怎样早发现呢?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是孤独症的三大症状。

◆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没有特别的情感;有需要时就拉着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不能用手指指物,更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这些都是社交障碍上的常见表现。

◆语言交流障碍“多数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落后,常常在两三岁时仍不会说话;有些是1岁左右时语言发育正常,但越大,语言发育反而倒退了。”姚梅玲说,虽然有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缺乏交流性,他们或重复刻板语言,或自言自语,内容单调。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比如:你教孩子说“叫阿姨好!”正常的孩子会跟着说:“阿姨好”,但是,孤独症患儿可能完全重复你的话语“叫阿姨好”,就像鹦鹉学舌。

◆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还有一些患孤独症的孩子症状反映在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上,比如看手、望天花板、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姚梅玲说,他们还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很难接受环境的改变,比如不喜欢吃新食物,睡觉时总要搂着同一个抱枕、玩具等,否则就哭闹。

治疗孤独症6岁前是关键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6岁前治疗、训练是关键。早期治疗,约半数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姚梅玲说,目前,治疗采用特殊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

具体该怎么做呢?姚梅玲建议:

1。多在孩子面前装傻。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要事事包办,给孩子思考、表达的时间。否则,只会强化他的不良行为。

2。多向孩子表达感情。家长经常给他做哭脸、笑脸等不同表情,教他观察,让他逐渐学习体会他人的情绪 。

3。多实物鼓励。患孤独症的孩子很难接受新事物、新环境的改变,在一定阶段,不妨采取实物奖励的做法。

4。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闹也漠视。不关注他,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这种行为没有意义,会自行纠正。

5。多带孩子进行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这对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和交流等,有较好疗效。

婴幼儿孤独症筛查参考

●孩子曾经玩过“假装”游戏吗?例如用玩具茶杯假装喝茶。

●您的孩子曾经用过食指去指他需要、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吗?

●您的孩子对别的小朋友感兴趣吗?

●您的孩子喜欢玩“躲猫猫”游戏吗?

●您的孩子曾经拿过东西给您或向您显示什么东西吗?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有两个或更多是“不”,可能患孤独症,请带您的孩子到专业的儿童心理行为中心进一步检查。

相关报道:“贵人语迟”小心患上孤独症唾液可检测出儿童孤独症早点发现孩子的“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有哪些症状警惕“吃”出来的孤独症预防孤独症饮食上要注意哪些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脑瘫

到底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患上脑瘫?河南省中医院小儿脑病康复科主任李恩耀给家长朋友们的建议是:与其拼命去记住那些孩子“应该”出现的表现,不如记住哪些表现是“不应该”出现的。

“大家在网上以及书上查到的那些标准,我们专业的医生都要记,新来的医生,我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这些背下来,可是连医生们都很难完全记住,普通人又怎能都记下来呢?而且也很难把握‘落后的度’,所以大家还不如记住哪些表现是孩子不应该有的,以此来对照,更简单易行,也更有针对性。”李恩耀将这些“不该出现的症状”总结给《大河健康报》的读者朋友们,只要新妈妈们保存好这期报纸,就再也不用费心地去网上或书中查阅相关资料了。

新生儿期时的预兆:哺乳困难,如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表现过分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全身发硬、好打挺、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有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上肢内旋、手握拳等。

1~3个月大时的预兆: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视眼前东西;头不稳定、颈不能竖、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肌张力的改变,如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

4~5个月大时的预兆:眼不追视眼前东西、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表情呆板、逗引时无反应;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身体逐渐变硬,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身体姿势不对称等。

6~7个月大时的预兆: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有非对称姿势;坐位不稳呈前倾或后倾;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仍有原始反射存在。

8~12个月大时的预兆:仍不能翻身;双下肢仍不能支撑;8~10个月仍不能用单手抓握玩具,或总用一只手抓握;8~10个月仍感觉手笨;8个月仍不能独坐;10个月后仍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后还用脚尖站立;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12个月仍不会迈步;12个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川崎病?

请问一下,怎么样才能判断出孩子是否得了川崎病呢?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文渊回复:提醒家长注意,想要判断孩子是否患上了川崎病,首先就应该明确川崎病的症状。一般而言孩子在患上了川崎病之后会出现身体热、结膜充血、咽喉充血的情况。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异常情况,就应该引起重视,建议尽早的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的人检查,另外还要做个生化检查和血沉。家长应该注意,川崎病疾病对于孩子的肾功能以及肝功能也会造成影响,所以这两个功能都要检查。

本文Hash:44060a8a99eaeffb880d587938c22ab33ad82797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