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忽视的传染病狂犬病

人们对疯牛病、禽流感,都感觉恐惧,但对身边的危险却不知不觉。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看着小狗摇头摆尾,那样子真是招人喜爱。但狗若是发起脾气,极有可能将陌生的人或爱他的主人咬伤。

患狂犬病狗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如果被狂犬动物咬伤或抓伤了皮肤、黏膜,病毒就随唾液侵入伤口,先在伤口周围繁殖、当病毒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就沿着周围神经向大脑侵入。病毒走到脊髓背侧神经根,便开始大量繁殖,并侵入脊髓的有关节段,很快布满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还要沿着传出神经传播,最终可到达许多脏器中,如心、肺、肝、肾、肌肉等,使这些脏器发生病变。故狂犬病的症状特别严重,一旦发病几乎100%的死亡。

狂犬病本来是一种动物传染病,自然界里的一些野生动物,如狐狸、狼、黄鼠狼、獾、皖熊、猴、鹿等都能感染,家畜如狗、猫、牛、马、羊、猪、驴等也都能感染。但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狗,人的狂犬病主要还是狗传播的,占90%以上,其次是猫,被猫抓伤致狂犬病的人并不少见,并随着养猫的增加而有增多的趋势。

伤口紧急处理

一旦自己被狗咬伤,迅速处理是关键。

1、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肥皂抹在伤口处清洗,多洗几次,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然后再用清水充分冲洗。对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清洗主要是洗去病毒。洗后再用75%酒精消毒,继之用浓碘酒涂擦。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

2、迅速就医,抓紧到卫生防疫站接种疫苗和接受治疗。对医生说清被咬的时间、地点、清洗方法等等,给医生治疗提供参考,医生会根据你所说的对伤口进行有效的处理。

3、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疫苗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内,儿童则注射在大腿前内侧区内。对一般咬伤于0、3、7、14、30天各注射1ml或2ml,而对严重咬伤应于0、3天加倍疫苗量注射,宜于左右两侧三角肌分针注射,并于0天应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全程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注射加强针。

4、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有利于毒素引流。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5.若咬伤头颈部、手指或严重咬伤时,除用疫苗外,还需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周围进行局部浸润注射(皮下及肌肉内),用量要按每次40IU/kg,若过量注射免疫血清能抑制疫苗的免疫作用。免疫血清为免疫马后获得,过敏试验阳性者要进行脱敏注射。

狂犬病人的历程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少则三五天,多的可达二十几年或更长。但一般为1-3个月。野生动物咬伤者潜伏期短。由于病毒毒力强及入侵量大,伤口靠近头部,或患者年老体弱,其潜伏期均相对较短。受寒、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为发病诱因。发病时有如下特征:

1.被咬处异样

狂犬病潜伏期长,因此,如果是曾经被咬的人,有可能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发病。发病时会出现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被狗咬伤已愈合的伤口有痒、痛、麻及有如蚂蚁行走的异样感觉,这是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一定要对医生讲述清的。其持续时间为2-4天。

2.极度怕水

有喉头紧缩感。虽然非常渴也不敢喝水,见水、听见流水声、饮水、听见人提水字、看到点滴瓶中的水等都表现出非常恐惧。同时对光、声音也都表现恐惧。

3.说话吐字不清

主要因为声带痉挛所致。唾液分泌增多,出现大量流口水、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但多神志清晰。

4.发热、躁动。

体温高至38-40度,兴奋、躁动明显。

5.器官衰竭

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躁动进入昏迷状态,神志不清。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狂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发展迅速,无特效药可医治。一般在传染病院进行治疗,病人需隔离,保证对其分泌物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人与人之间是否传染医学界尚不清楚,但一旦发现就对其按照传染病进行治疗、护理。

预防狂犬病11项措施

1.识别病犬。作为犬的主人,要知道犬的行为习惯。狂犬病发病初期有行为改变、尾巴下垂、无精神、进食少、对主人冷淡等。约2日后进入兴奋状态,吠叫声改变,乱窜,走路时低头夹尾直走,常突然咬人和乱咬其它动物,吞食异物,不认熟人,舌头伸出,大量流涎,后发展为后肢麻痹,死于呼吸中枢麻痹。从发病至死亡约3-7日。

2.作为犬的主人,要定期给狗进行疫苗注射。

3.不要和犬过分亲昵,如同桌吃饭、同睡觉,舔脸、亲吻等。因为狂犬病不一定都是被犬咬伤,如果你的身上有破损,它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破损伤口进入人体。

4.不任意购买、接触、收养来路不明的无证犬。

5.当狗吃食物时,不要去打扰它或试图抢下它的食物。

6.如果自家养犬,要看护好它,防止它对陌生人进行攻击。

7.狗脾气的好坏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品种。因此即使是小狗,也不要随便靠近,有些犬脾气暴躁,攻击性强。

8.小孩子在室外玩耍时,不要举着肉类的食物,以免犬过来抢食。小儿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扑倒,咬伤头部和上肢,其发病率最高,也最危险。

9.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和陌生的狗玩或挑逗狗(猫也如此)。没有发疯、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

10.家有小孩的家庭,养犬要多注意。教育好孩子,不要让孩子招惹小狗、折磨狗,防止狗大发脾气。

11.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有效期仅6个月,如果在6个月后又被病犬咬伤,还需再次注射狂犬病疫苗。

国际链接

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几近100%。全世界每年有6万多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0%在亚洲。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组顾问布雷格博士透露,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亚洲狂犬病工作组,以便制定亚洲狂犬病防治策略和指导各国防治措施。

布雷格博士还认为,只要严格遵守世界卫生组织咬伤后的处理原则,狂犬病完全可以预防。但人类无法根除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是人畜共生的疾病,而人类至今尚不能控制动物中的疾病。因此,防治狂犬病,还须使用疫苗。

国内链接

2003年哪种传染病发病率最高?病死率最严重?这些人们希望了解又并不容易获知的数据,现在已由政府定期公布。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狂犬病、肝炎、艾滋病等的发病明显上升。

根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的疫情数据统计,2003年全年,全国按规定报告的27种法定管理传染病中,发病明显上升的病种主要有:狂犬病、戊肝、艾滋病、丙肝、肺结核、麻疹。

中国狂犬病发病数已连续5年回升,其中养犬数增加、疫苗质量不稳定、咬伤后处理不规范和部门间管理不协调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四大主要原因。

专业指导/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

文/苏春平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两种。

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一切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动物。禽类则不敏感。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发生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鸭对狂犬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只有29%可以出现神经症状,其中许多鸭子仍能存活。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通过角膜移植的传染也有发生。

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大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染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危害性最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狂犬病在临床上主要分哪几种类型?

临床分两型,兴奋型(典型)最常见,瘫痪型偶见。兴奋型又分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主要表现为局部感觉异常,在已愈合的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痒或疼痛感,其远端可有间歇性放射刺痛,四肢有蚁走感,同时常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头痛、乏力、烦躁、恐惧不安等,继之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咽喉发紧。兴奋期持续1~3日,主要表现为怕水、怕风、怕声、怕光和兴奋不安,恐怖异常,最典型的症状为恐水:饮水、闻流水声甚至谈到饮水都可诱发严重的咽肌痉挛,因此常渴极而不敢饮,饮后亦无法下咽。微风、音响、触摸等亦可引起咽肌痉挛。痉挛严重者可伴呼吸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抽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亦亢进,表现为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因不能饮水且多汗故常有脱水。体温常升高至38~40℃。神志大多清晰,偶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听等,但咬人者少见。麻痹期持续6~18小时。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出现各种瘫痪,其中以肢体瘫痪较为多见。亦可有眼肌、面肌及咀嚼肌瘫痪,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下颌下垂、口流唾液,同时亦可有失音、感觉减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呼吸微弱或不规则、昏迷,常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瘫痪型的前驱期同样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咬伤部位的感觉异常,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最容易传染给宝宝的7类遗传病

过敏症和哮喘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爸爸妈妈患有哮喘或者对花生酱、花粉、尘埃等某一种物品过敏的孩子。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被诊断为过敏性哮喘,孩子都会更容易被各种过敏性疾病缠上,尤其是哮喘。如果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患有哮喘或者过敏症,孩子遗传的几率是30%到50%,但如果爸爸妈妈都患有哮喘或者过敏症,那么几率就会提高到80%。

最好的预防措施:最新的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能够防止哮喘和过敏性皮疹的发生。

如果你们的家族有遗传过敏症的历史,而你却没有母乳喂养宝宝,或者需要添加奶粉喂养,那么你一定要为宝宝选择过敏原很少的配方奶粉。医生还建议,妈妈在怀孕和母乳喂养期间,最好不吃花生和花生制品,因为在引起过敏的食品当中花生的危险系数是最高的。专家认为,有过敏症家族史的孩子最好在1岁之前不吃奶制品,2岁之前不吃鸡蛋清,3岁之前不吃花生酱和海鲜品。另外,减少孩子与花粉和宠物的接触也能降低哮喘和鼻子过敏的几率。如果你打算在家里喂养宠物,那么最好是选在从宝宝婴儿期的时候开始。调查发现,孩子在1岁之前与小狗和小猫接触导致过敏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是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与过敏原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当你怀疑孩子有哮喘的迹象,比如他总是不间断的咳嗽或者喘息,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断,因为及早治疗至关重要。

高血压和高血脂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爸爸妈妈患有某种心脏病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中的一方患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孩子的患病几率是50%;如果爸爸妈妈双方都患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那么几率将提高到75%。这种疾病的遗传性很大。即便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中只有一个人患有心脏病,或者在55岁之前曾被确诊为心脏病,孩子的得病率也非常高。

最好的预防措施:给孩子做相关检查。过去我们总是认为高血压和高血脂是成年人的"专利"。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提醒我们这种病也可能发生在孩子当中,而且将来导致心脏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专家建议:3岁和3岁以上的孩子应该进行常规血压检查;如果爸爸妈妈的血脂指标很高(指数超过180毫克/分升或者更高),或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当中有一个人曾被确诊为心脏病,那么最好在孩子5岁的时候,带他去做一次相关检查。高血压和高血脂与饮食很有关系,所以宝宝过了婴儿期后,应该确保孩子每天营养均衡,每天锻炼身体,避免过多脂肪的堆积。另外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孩子患有高血脂的几率。所以我们又一次提倡你能尽可能的坚持母乳喂养。

耳朵发炎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爸爸妈妈长期耳朵发炎的孩子。虽然确切的数字还不知道,但是据估计如果爸爸妈妈长期耳朵发炎,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有60%到70%。因为爸爸妈妈很有可能遗传给孩子脸型或者耳咽管的结构,因此得到这种遗传基因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中耳炎。

最好的预防措施:医生们建议:家里不能有人抽烟,给孩子母乳喂养最少3个月,少给孩子使用安抚奶嘴,每年尽量避免孩子得流感,鼓励孩子多洗手。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尽量找那些班里孩子比较少的,这样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尽早发现细微的变化。另外,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普通感冒不仅能够导致耳朵发炎,还会加重病情。不过不要太担心,通常孩子7岁以后,耳朵感染的现象就会自动逐渐减少。

肥胖症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爸爸妈妈都是重度肥胖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是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爸爸妈妈双方都是肥胖症,那么可能性就会提高到70%。然而,很多事例证明,即便父母是重度肥胖,只要孩子一直坚持健康的饮食,坚持锻炼身体,那他就能够打破继承肥胖基因的常规,长成一个体重正常的孩子。专家提醒我们,儿童时期的超重问题绝不能忽视,因为它很可能导致糖尿病、早期心脏病、哮喘和癌症。

最好的预防措施: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孩子就会效仿父母健康的饮食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医生并不赞成让孩子只吃低脂食品的限制方法,而是认为以下做法非常重要:限制孩子喝那些含糖份的碳酸饮料;少吃甜点;多吃各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缩短看电视的时间(一天不超过2小时);全家人把保持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孩子2岁以后,应该按时检查身体,由医生来判断他身体的总体指数是否正常,这样才能及早发现孩子的体重是否存在问题。

皮肤癌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有黑毒瘤家族史的孩子。黑毒瘤是一种不常见、但非常致命的皮肤癌。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黑毒瘤,孩子的得病几率是2%到3%;如果爸爸妈妈双方都患有黑毒瘤,那么几率就会提高到5%至8%;如果爸爸妈妈或者你们的某个亲戚在50岁之前就被确诊患有黑毒瘤,那么孩子得病的几率将会更高。

最好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让孩子在太阳下直晒。虽然到了成年皮肤癌才会发作,但是80%导致癌症的皮肤损伤是发生在18岁以前的。因此,当孩子外出时,无论是晴天还是多云,给孩子使用防晒油都是必不可少的,防晒指数(SPF)为15或者更高。如果有黑毒瘤家族史,那么就更要使用防晒油了,而且还要戴上宽帽檐儿的帽子。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涂抹防晒油的孩子长出黑斑的数量确实大大减少了,而这些黑斑恰恰是导致恶性肿瘤的罪魁祸首。另外,遵循"影子原则"也是明智之举:如果孩子的影子比他的实际身高矮了,那么就证明阳光太强烈了,该在遮阳的地方玩了。

糖尿病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这要取决于糖尿病的类型。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体重有关联的糖尿病,具有更高的遗传性。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在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之间;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2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就提高到二分之一。事实上,对于这些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也超重的时候才说明危险临近了。可如今,孩子肥胖的现象日益广泛,所以,患有2型糖尿病的孩子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存在引发心脏病、肾病、神经问题和视力衰退的危险。

最好的防范措施:一些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略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免脂肪堆积,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全麦食品,多给孩子吃蔬菜油(橄榄油等)。这些合理的预防措施将会达到更大的效果。 家们建议,最好限制孩子食用细加工的淀粉类食品,比如土豆和精白面。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孩子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断定他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视力差

遗传系数:☆☆☆

发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爸爸妈妈在儿童时期视力就有问题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都是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戴近视眼镜,那么孩子出现近视的几率与常人相比要高出6倍还多。如果爸爸或者妈妈在比较小的时候就是弱视,那么孩子将来也是弱视的几率是常人的2倍。

最好的防范措施:确保你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做常规眼科检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有儿科医生的诊断就可以了。但是,对那些有眼科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必须要由眼科医生来做检查。如果孩子是弱视,3岁以前就开始治疗的效果是最显著的,所以尽早做出诊断尤为重要。

本文Hash:cc9923c7572f2d51c9c2a571876901b248c5fc29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