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为什么越来越多?

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很快,但遗憾的是,由于起病隐匿,2型糖尿病往往很难早期察觉,只能做血糖筛查才能确诊;而1型糖尿病起病很急,将近1/3的患儿等到出现了酮症酸中毒昏迷才第一次到医院就诊。世界健康基金会的糖尿病项目在各地调查后发现,某些基层医院对儿童糖尿病认识不足,有的患儿在呼吸道感染后发生了酮症酸中毒,医生往往考虑不到血糖问题,直接开上葡萄糖溶液给孩子点滴,结果火上浇油,越治越重。

为什么我们的祖辈父辈都没有患上儿童糖尿病,而当今儿童会逐渐成为儿童糖尿病的牺牲品呢?

总结起来一共有2点:

1)随着生活条件的上升,当今的儿童不仅不可能吃不饱,有时甚至吃的太饱了。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儿童的肥胖指数不断攀升,因此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也一路飙升。不少儿童的2天一KFC,3天一匹萨的高档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大增,直接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诱因。

2)儿童糖尿病与当今儿童缺乏必要的锻炼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糖尿病治疗专家介绍,诱发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两种原因:儿童教育的早龄化和计算机手机的普及。鉴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和越来越激烈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很多家长打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早早送自己的小孩去作学前教育,孩子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去户外玩耍运动的机会。再者计算机和手机游戏的普及令青少年儿童早早的就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大把的时间就花费在了游戏和聊天上--,-造成现在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不怎么喜欢运动。

为什么电脑儿童越来越多?

以前,有位令人尊敬的老人说过一句话: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这话现在还在用,什么才是最宝贵的呢?爱吗,不一定,有的孤儿既缺爱又缺钙一样长得挺好。

关于最宝贵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说法,现在的说法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该如何贯彻,教育界还在争论,在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黑道老大对小弟喊道:“素质,注意你的素质。”

有人说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恶搞,我也觉得,问题在于我们培养怎样的素质,西方的素质教育观可以用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史代纳的话来总结:“我们的最高努力是教育一个人能够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和方向,因此,教育的中枢神经需要三股力量:即想像力、真理感和责任感。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唤醒对生活的观察和判断力。”

这是西方人认为的最宝贵的。在这一序列里,观察力是基础,也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素质。但是,这对我们城里的孩子来说,培养观察力恐怕很难,很多孩子为了弄清月季和牡丹的区别、野鸭和大雁的不同,需要搭公交、换出租,到城市另一端的植物园或动物园。

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我们的城市越来越不适合幼儿成长,道路越来越宽,那是为大人踩油门而设定的,而不是给孩子行走、或者与小伙伴玩耍的,妇女再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街道和邻里,街道生态也越来越假,为了建设花园城市、环保城市,我们拔掉野草,地面铺上了花岗石,种上进口的昂贵草坪,甚至砍掉老榕树,种上塑料的椰子树、玻璃钢树以表示国际化,孩子们要看蚂蚁搬家也不得不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所以,现在的优质幼儿园才不得不这么重视环境创设。

而人类文明史的普遍经验是,在整洁和粉刷一新的社区里,绝对不可能走出歌德、李白这样的人物,歌德在回忆童年的传记里,对法兰克福有种“对古色古香的爱慕之情”,正是古老的莱茵河大桥、老商业区、“毗连市场的狭窄而肮脏的肉案”养育了伟大的诗人,我们很难想像,在鲁迅、沈从文生活的上海,会是今天这样的“花园城市”,没有乞丐、人力车夫和卖花姑娘……

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街道生态的多样性。不要再去指责孩子们沉溺虚拟世界,变成了电脑儿童,那是因为生活没有给他们提供真实的场景。

为什么儿童孤独症越来越多

 

  儿童孤独症由来已久,患儿一般起病于3岁以内,一男孩居多。近年来,中国国内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有所升高,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孤独”呢?

  信息污染:这是有关专家认定的使目前孤独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现代人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视听,从街头广告到商品说明,从网络到人际传播的小道消息,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

  缺乏家庭温暖:有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态度粗暴,受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些孤独症倾向的,父母却因他些许的不如人,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使倾向演变成真正的孤独症。

  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现代住宅过于封闭,孩子被关在里面,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容易导致孩子得上孤独症。而台湾学者认为饮食、水源等污染,不仅会影响胎儿,而且会导致儿童患上孤独症,比如可乐、巧克力和冰激凌等食物中的色素等添加剂,都十分有害。

  孩子得了孤独症该怎么办呢?一位长年从事孤独症教育研究的学者说过:“对于孤独症孩子,要付出比一般孩子再多的爱,也不算多。”孤独症孩子虽然外表冷漠,但对外界对其的善意或恶意还是很有感受力,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爱,也更容易受伤害。

  医学的尽头是教育。在目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只有依靠特殊教育和训练来治疗孤独症。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是最合适、最关键的人选,其重要性不亚于阳光之于植物。所以,父母们要经受长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的考验。

  患上儿童孤独症的孩子是不幸的,这同样也是家长的不幸。然而抱怨过后,家长仍需振作起来,多学点孤独症的相关知识,多学点教育孩子的方法,因为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你们关怀和帮助。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本文Hash:16cb0ec24cb9554e3cf30ae1b81abc9ccc08494b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