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剂是治疗药物不是保健品

锌剂是治疗药物不是保健品

锌是人体生命中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是人体内仅次于铁含量的微量元素。锌是人体多种酶和活性蛋白的必需因子,对维持机体细胞膜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和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免疫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遗传代谢以及维持正常味觉和视力必不可少的。缺锌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生长停滞、青春期性发育迟缓、厌食、异食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皮肤黏膜表现异常,伤口长期不愈、如果孕妇缺锌则可能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引起维生素A代谢异常而引起夜盲、夜视困难等等。

锌在人体内分布很广泛,是以酶的组成成分存在于人体内,目前已知体内300多种酶含有锌;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体液以及分泌物中都含有锌。含量比较高的有肝脏、骨骼肌、皮肤、毛发、指甲、眼睛和前列腺等。骨骼和毛发中的锌都比较固定,不易被机体代谢或组织所利用。成人的血液中含锌量很少,只占全身总锌量的0.5%,而且血液中的锌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约占血液锌的75%~88%),血浆锌只占血液锌的12~23%。

锌的吸收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处。进入体内大量的锌与高分子蛋白质结合,另有一部分与金属硫蛋白结合。当机体对锌迫切需要时,这些蛋白质释放出锌,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进入到血液循环中,也有部分锌与运铁蛋白结合转运到血液中,锌的吸收率就会上升。当体内的锌处于平衡状态时,过多摄入的锌(包括膳食或者额外补充的锌剂)90%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其余由尿、汗、精液、皮屑和头发中排出体外或者丢失掉。不过膳食中的富含植酸、草酸盐、膳食纤维、多酚(单宁)的食物也会抑制锌的吸收。

正因为锌是通过以上的途径在体内进行运输和吸收,如果过多的补充铁剂、钙剂就会降低锌的吸收率;反之,补充过多的锌剂不但不会吸收还会降低铁和其它2价元素,如铜、锰、钙等的吸收,造成这些营养素吸收障碍。而且过量补充锌也会造成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呕吐。一般膳食中的含锌量不会引起中毒,但是如果通过药物补充就有可能出现锌中毒,急性锌中毒可以引起惊厥、昏迷、脱水和休克,以致死亡。慢性锌中毒则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清铁和血清铜下降以及顽固性贫血。

目前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曾经使用过血清锌、白细胞锌、红细胞锌、发锌和唾液锌作为锌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但是不能完全反映体内锌的营养状况。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因为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很多,所以通过静脉血、指血以及头发锌检查锌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是不准确、也是不可靠的(包括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也是不准确的)。同时微量元素的测定也要受到环境以及操作条件所影响。例如发锌会受到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锌的营养状况。而指血检查锌也不准确。因为血液中含锌量本来就极少,而且大部分是储存在红细胞内,在工作人员采血过程中会混有组织液,就使原本含量极低的血锌测试出来的结果会更低。

因此作为家长或者医护人员就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慎重对待“营养性锌缺乏病”的问题。医生不能仅凭指血、头发、包括静脉血检查微量元素的化验指标进行诊断,还要结合临床症状认真进行检查、确诊才能给予锌剂治疗。作为家长更要慎重对待,因为补充锌剂这是治疗手段而不是吃保健品那样简单的事情 。如果确实需要补充锌剂也建议使用单纯的锌制剂不要使用复合药物,例如锌与其它元素组成的药物,这样很容易造成体内营养素的失衡。

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够满足宝宝对锌的需求呢?其实很简单,对于婴儿来说,母乳喂养对预防缺锌有利。人的初乳锌含量高于成熟乳3~4倍。人乳中锌的生物利用率比大豆蛋白、牛乳都高,当然人乳中锌的含量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主要与受孕期和哺乳期膳食锌的摄入有密切关系。目前配方奶都已经强化了适量的锌。孩子要按时添加辅食,注意辅食种类合理搭配,提倡“自然食物,均衡膳食”。只要膳食结构合理,保证做到每天动物性食品,蔬菜、水果、谷类食物的摄入,适当地添加粗粮,做到粗细搭配,保证这些食物不缺就可以了。

鱼肝油是药不是保健品千万别乱补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鱼肝油是新生儿时期必须补充的一种维生素。然而就在2014年的3.15晚会上,这个说法才被专家否认了。专家称,其实在婴幼儿期的宝宝,除特殊情况之外,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鱼肝油或维生素AD剂的。

尤其是吃配方奶粉的宝宝,更无需补充。因为在奶粉里面,已经含加了维生素AD成份,如果再继续额外补充,宝宝摄取的量就超标了。鱼肝油是药,而不是保健品,过量服用是有害无益的。

“明明是药品,鱼肝油竟变成了针对婴幼儿销售的普通食品!”今年的3·15晚会上,康恩贝集团旗下品牌君宝康维E雪鱼肝油被曝光。

在一些网上商城的婴幼儿食品专卖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鱼肝油产品,不少卖家还特意强调,鱼肝油是婴幼儿从出生就必须补充的营养元素,适宜长期食用。在一些专卖婴幼儿产品的实体店里,销售人员也在极力向家长推荐各种各样的鱼肝油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身边超过六成的家长在孩子1岁前会天天给他们服用鱼肝油。鱼肝油真的有必要天天吃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师杨勤透露,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D,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这两种维生素的含量已经足够,无需额外补充。

鱼肝油是药不能乱补

眼下鱼肝油的牌子不下十几种,价格从15元到上百元不等,还分为药用型和补充型,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杨勤说,鱼肝油就是药物不是食品,要科学地添加,家长别随便乱补。

杨勤表示,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中,基本上都包含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包括鱼肝油中富含的维生素A、D。长期服用配方奶的婴幼儿无需再额外补充鱼肝油。而人奶中维生素A、D含量较少。

长期吃辅食、喝人奶的婴儿,则可以适当补充鱼肝油,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摄入量。对于婴幼儿来说,每天从鱼肝油中补充120-280国际单位(3-7微克)左右的维生素D就可以满足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通常只要几滴鱼肝油便足够了。

经常有家长问,为什么给孩子添加了各种维生素,胃口却还是不好,体重也不增加?一问宝宝的喂养情况,原来是以配方奶粉喂养,又加服鱼肝油,或多种维生素糖浆,造成维生素叠加,已属过量,停服鱼肝油后食欲明显改善。杨勤表示,鱼肝油过量虽然不至于引起中毒,但是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血钙过高等情况

鱼肝油并非越贵越好

宝宝到底吃哪种鱼肝油好呢?有些妈妈一味相信价格昂贵的洋品牌,但在儿保科医生眼里,鱼肝油并非越贵越好,十几块钱一盒的伊可新或者贝特令就足够了。杨勤说,一定要选择准字号的鱼肝油,这是国家食药局批准了的。食字号、健字号的鱼肝油,维生素剂量不能保证,不建议家长购买。

杨勤提醒,在给宝宝喂哺各种婴儿配方奶粉及强化食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配方中维生素A和D的含量,避免每日摄入总量过大。

太阳晒多了,鱼肝油要减量

其实,鱼肝油并非小儿维生素A和D的惟一来源。除了动物肝脏外,维生素A还存在于乳类和蛋类、胡萝卜、番茄、豆类和绿叶蔬菜中,维生素D则通过日光照射也能摄取,因为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变成维生素D。

随着天气日渐暖和,孩子外出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多,这时可适当调整鱼肝油的摄入量。通常鱼肝油滴剂,建议每日服用剂量为3—5滴。如果户外活动延长,根据需要可以调整为1—2滴。

3岁以上的幼儿,如果每日能够保证户外活动3—4个小时,饮食也相对均衡的 ,完全能够满足自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需求,可以不必服用鱼肝油。内容来源:http://baby.sina.com.cn/health/14/1903/2014-03-19/0734267521.shtml

免疫调节剂并不是保健品不要给孩子胡乱服用

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应该带去看医生按照医嘱来用药,而不是过于着急害怕孩子的抵抗力下降而胡乱的帮助他们服药。免疫调节剂不是儿童保健品进入冬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增多,免疫力,成为这个季节家长格外关心的话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患儿的处方中,家长有时会看到匹多莫德等一类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服用?适合孩子长期服用吗?如果可以增强免疫力,是否可以在疾病高发期用来预防生病?针对家长的种种疑问,专家表示,儿童免疫力处于发育阶段,免疫调节剂的不合理应用,不仅会对儿童自身免疫力的发育造成影响,还会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度。所以家长应该和医生配合,通过锻炼和合理饮食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6岁以后免疫力趋于完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田莉莉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免疫力一直非常揪心,总感觉孩子体弱多病。实际上上呼吸道感染和正常范围内的发热是伴随儿童免疫力发育不可避免的现象。田莉莉表示,人们通常把人体对外来侵袭、识别和排除异物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儿童在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中带来的部分抗体开始失效,免疫力即可开始下降。在3岁以前,孩子的免疫力最差,3岁以后,随着免疫系统的发育,孩子的免疫力渐渐增强,到6-7岁以后,免疫力渐渐接近成人,趋于完善,但根据身体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仍然会出现因为抵抗力较低而产生的疾病。不要胡乱的服用所谓调节剂服用免疫调节剂应遵医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徐燕侠表示,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药物的统称,大部分属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比如维生素AD丸和葡萄糖酸锌等。缺乏维生素AD的儿童,免疫功能比较低,上呼吸道容易遭受细菌和病毒的侵犯。还有一些类似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腺肽以及匹多莫德这样的药品。这一类药物的使用更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儿童都适合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抵抗力。田莉莉表示,呼吸道感染致病源可以作用于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使它们的活性降低,造成机体中等程度的免疫功能降低。有临床研究发现,50%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T细胞功能低下,30%的患儿NK细胞活性低下,60%-100%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这些继发的免疫功能低下使患儿容易再次发生呼吸道感染,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类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症的儿童,可以使用匹多莫德来治疗。“但是造成儿童免疫力低下的原因还有很多,免疫功能低下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所以只有在儿科专家指导下做相关检查后,才能确定应该使用哪种药物。”提醒区分免疫调节剂应用范围与时间有的家长甚至为了提高宝宝免疫力,长期将调节免疫系统药物作为保健品给孩子服用。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田莉莉表示,免疫调节剂根据种类不同,应用的范围和使用时间也不同。而且无论哪种免疫调节剂都不能作为保健品,而是应该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有限制地使用。如果经过检查,发现是由于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可以使用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一般连续服用两个月再进行检查。针对这部分患儿还可以配合含有黄芪、枸杞等中药成分的药物。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先天性免疫低下或久病体弱、后天抵抗力差的儿童,服用免疫调节剂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感冒流行前期。而对于匹多莫德等生物制剂,更应该遵照医嘱服用。一般是 对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比如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在急性治疗期使用。使用这类药物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少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是作为急性并发后的辅助用药。这类药物的使用时间一般为2-3个疗程,不能作为长期用药。而且服用剂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也有所不同,家长切不可为孩子擅自用药。要根据医嘱服用问答使用免疫调节剂后,孩子会不会产生依赖?停用之后免疫力会不会下降?A:免疫调节剂本身并没有依赖性,一般家长所说的依赖可能是指停用后儿童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对于匹多莫德这样的治疗性药物,短时间内确实会增加儿童免疫力,停用后儿童细胞免疫功能会降低。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将这类药物作为长期使用的药品,因为儿童本身处于免疫力发育的阶段,使用药物只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作为预防用。孩子本身的免疫力还是需要依靠外界不断的刺激来发育完善,所以家长不应该因为担心孩子免疫力下降而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应不应该吃免疫调节剂?A:因为免疫调节剂本身种类比较多,这个问题也不应该一概而论。匹多莫德这类药物一般是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期,虽然这类药物小剂量服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如果不是长时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一般不考虑通过药物进行预防。应不应给孩子使用免疫球蛋白这类药物?A:儿童正处于自身免疫功能逐渐完善与不断健全的阶段,他们体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胎盘球蛋白及各种免疫球蛋白毕竟是外来的异体蛋白,长期反复使用不仅不能增强免疫力,反而会干扰孩子自身抗体的形成,还可发生过敏反应。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免疫系统也会更着年龄增长,所以父母不用那么的焦急,就算是要服用营养素等都要根据医嘱来做。(兼职编辑:谢颖妍)

本文Hash:cd0c564652db680d95b1841865ec9461b7371408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