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摇晃症候群

由于宝宝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及其身体比例和大人有差异,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如果家长们疏忽给予宝宝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造成无法抹灭的遗憾。

宝宝的摇晃症候群

一、何谓“婴儿摇晃症候群”?

所谓「婴儿摇晃症候群(Shakeninfantsyndrome)」,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8个月大的婴儿,原因是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及其身体比例和大人有差异,婴儿的头部比例约占身长得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

二、“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1、脑出血

不论大人还是孩子,脑内组织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须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才能保护大脑组织的安全,特别是不满1岁的宝宝,更需要注意头部的安全。因为出生时婴儿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体重大约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婴儿的颈部肌肉群肌力比较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头部。

另外,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眼球玻璃体也会因剧烈摇晃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2、意识不清醒

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这种因人为剧烈摇晃而引发脑出血,并引起诸多神经系统的症状,就是“婴儿摇晃症候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伤害的婴儿并无明显外伤,却都受过力道大小不一的摇晃或撞击。

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三、三种情况下切忌摇晃宝宝

1、切忌盛怒下激烈摇晃宝宝!!

一般而言,婴儿摇晃症候群绝大多数为婴幼儿遭受到家暴或保母虐待所导致,但是也有少数父母是再和婴幼儿游戏时疏忽其颈部支撑;或婴幼儿哭闹不休,尝试安抚孩子的大人不得要领,再心烦意乱且气愤的情形之下,瞬时失去控制,用力摇晃婴儿!!多数焦躁无法安抚宝宝的大人,会将双手置于孩子两侧腋窝剧烈摇晃,摇晃时间大部分在2-20秒钟,每秒快速摇晃3、4下,摇晃时,头部以颈部为轴心,向各个方向瞬间猛烈的加速,这时婴幼儿的头部尽管没有直接碰撞到坚硬的物品,但是,造成脑部伤害的风险很高!!这是因为婴儿脑部水分含量高,较成人脑部柔软脆弱,再被激烈摇晃时,婴幼儿脑部很容易被扭曲压迫。

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没睡好、想喝好、尿湿、身体不舒服等等。家长应给予爱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切忌不要在情绪用力激烈摇晃宝宝,造成其永久性脑部伤害。除了激烈摇晃宝宝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时候,必须给予宝宝颈部有力的支撑,并固定其颈部,避免摇晃宝宝颈部。

2、游戏也可能造成伤害!!

值得关切的是,除了激烈摇晃宝宝,和宝宝玩游戏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例如:将小孩抛到空中再接住、抱着宝宝旋转等,都有可能造成伤害。宝 在和大人玩游戏时,有时会笑得很大声开怀,但并不代表宝宝很快乐舒服,有时可能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大笑,且婴幼儿过度兴奋,往往会引起做恶梦或精神状态不稳的不良效果。因此,要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生,要尽量避免摇晃四岁以下的婴幼儿,无论是游戏、日常生活安抚,都要避免激烈晃动宝宝的身体和头部,及随时注意给予孩子颈部支撑,并且,让家中的长辈、保母或较年长的幼童了解摇晃宝宝的危险性,若不幸出现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病征,应立即送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3、复健减缓后遗症

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宝宝,由于脑部受损程度不等,因此,症状有轻重之分,轻微者可能幸运不会留下后遗症;严重者可能会有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动作发育迟缓、肢体偏瘫等脑性麻痹、视力受损甚至失明、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因大脑损伤程度由外观无法评断,早期也无法判断轻重,所以,更要注意其后续变化。尽管可能受损严重,由于婴幼儿的自我修复能力较成人佳,且脑部神经有代偿作用,会建议已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孩子,应勤做复健,刺激脑神经复原,减缓所遗留的后遗症。

小编点评: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直接伤害是在大脑,脑细胞受损时所引发的症状可轻可重。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情况与送医时机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上述异常状况,要及时送至大型医院急救,或许可降低伤害程度。

宝宝的摇晃症候群

四、保护宝宝大脑六种危险动作勿做

1、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2、在空中抛接宝宝。

3、将宝宝抛到床上。

4、抱着宝宝旋转。

5、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6、不要过度依赖摇篮,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抱宝宝时要支撑颈部

宝宝的颈部能自行支撑头部,约在6个月大时,在这之前,只要抱着宝宝,家长都应以手掌支撑住宝宝的颈部。若使用背带,应选择适合月龄并要有支撑颈部的功能的背带,避免头部少了支撑力而摇晃。但现在有的宝宝似乎很早就能自行挺直脖子,究竟该如何确定宝宝的颈部真的可自行支撑头部?一般来说,当宝宝会翻身后,就表示头部的支撑力已足够。

五、别摇晃:了解宝宝哭泣的真正原因

揭秘:宝宝哭泣的真实原因

1、撒娇哭的声音偏高,且哭了很久连一滴眼泪也没掉,这是撒娇的哭声,也是想要妈妈抱抱。

2、尿布湿了若是听起来较为刺耳的哭声,哭音尖锐并夹杂低音,就是宝宝尿布湿了,希望妈妈快帮忙换尿布。

3、饥饿仔细听宝宝的哭音,可发现哭音中有“M”的音节,这是宝宝肚子饿了。

4、想睡觉哭声听起来比较低沉,则代表宝宝想睡觉了。

5、生病如果哭声持续且反复发作,可能代表宝宝生病了。如果哭声尖锐异常或声音由强变弱,就需要爸妈提高警觉喽!

招数:如何辨别宝宝哭声含义

1、父母应试着辨别新生儿哭声代表的意义。

2、先确认是否尿布湿、肚子饿。

3、检查身上有无起疹子、蚊子咬,或是因温度太热,导致不舒服。

4、观察宝宝的表情、肢体动作,以及量体温,判断有无异常。

5、若安抚超过15分钟仍哭闹不休,且食欲不好,可能是肠胃炎或其他疾病,应尽速就医

方法:如何正确安抚宝宝

1、掌控宝宝情绪。面对宝宝哭闹不休,的确会让许多父母深感头痛,尤其是新手父母因照顾经验不足更容易手足无措。医生提醒,虽然宝宝的哭声会令家长心烦意乱,但是必须了解到,“哭”是婴儿对 外沟通的语言,他们只能用不同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和要求。父母若能常与宝宝玩游戏,观察、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并适时给予回应,就能与宝宝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充分掌握宝宝的情绪状况后,家长才能“见招拆招”,也不致于发生宝宝哭个不停,父母却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

2、帮宝宝按摩。究竟该如何安抚哭泣的宝宝,除了耐心以对外,父母可帮宝宝按摩,还可以通过身体的亲密接触以缓解宝宝的情绪,避免抱着摇晃且疏忽力道的拿捏而不慎伤害宝宝。父母可拿玩具或外出散步吸引宝宝以转移注意力,让宝宝停止哭泣。如果自觉快要失去耐心了,也不要勉强,应该请家中其他有经验的成员帮忙哄宝宝,给自己松口气的时间,避免因自身情绪失控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情。

3、及时送医治疗

如果安抚了很久还无法让宝宝停止哭泣,这时最好考虑送医,因为在2~3个月大时,有婴儿性肠绞痛的问题,5~9个月大则是肠套叠的好发年纪,需要专业的儿科医师检查,做综合性的评估,才能真正解决宝宝的问题。

小编总结:父母能做的就是小心,在宝宝的颈部可自行挺直前,抱的时候务必以手掌托住其颈部,并且避免做反复在空中抛接等的危险动作,让宝宝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确安抚宝宝 远离婴儿摇晃症候群

  结婚6年终得子,月子里婆婆却断送了儿子性命

  萍萍跟老公小谢结婚6年,一直都怀不上孩子,看了很多医院也无果。只能试管婴儿,第4次试管婴儿终于成功,今年如愿生下猴宝宝儿子。

  月子里婆婆和老公都对她照顾有加,为了让萍萍更好的休息,孩子都是由婆婆带着睡,喂奶时再抱过去给萍萍。

  一天半夜11点多婆婆突然抱着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孩子来喊萍萍,萍萍和老公看到后傻眼了,赶紧带着儿子去医院,到医院时孩子已发生昏迷,磁共振显示脑部大面积出血,询问病史并结合相关症状诊断为“婴儿摇晃症候群”。考虑孩子还未满月进行保守治疗,不幸的是,孩子2天后并发严重脑水肿,最终宣告死亡。

  原来孩子发生这种状况是因为被过度摇晃引起,那天夜里孩子刚吃完奶不久就哭闹不止,一开始奶奶抱着他轻轻地摇摇,但是孩子却越哭越厉害,奶奶就加大摇晃的力度,大概摇了半个小时孩子就出现了口吐白沫及四肢抽搐的症状。奶奶只是想制止孙子的哭闹,以前孩子哭闹时偶尔也会摇一摇,不料这次却造成这样的后果,如今一家人整日以泪洗面。

  婴儿摇晃症候群: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摇晃症候群的表现: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当婴儿哭闹不止时,很多家长会习惯抓住婴儿的肩或上臂等部位不断摇晃,试图以此来制止婴儿的哭闹,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害的莽撞行为,很容易造成婴儿脑部伤害。

  但若长期反复地施行,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有时即使性命保住了,却会带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关阅读:哄宝宝入睡千万别这样做 严重或导致宝宝死亡!

  远离“婴儿摇晃症候群”,妈妈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安抚宝宝,首先要辨别出宝宝为何哭闹:

  1.撒娇哭的声音偏高,且哭了很久连一滴眼泪也没掉,这是撒娇的哭声,也是想要妈妈抱抱。

  2.尿布湿了:若是听起来较为刺耳的哭声,哭音尖锐并夹杂低音,就是宝宝尿布湿了,希望妈妈快帮忙换尿布。

  3.饥饿:仔细听宝宝的哭音,可发现哭音中有“M”的音节,这是宝宝肚子饿了。

  4.想睡觉:哭声听起来比较低沉,则代表宝宝想睡觉了。

  5.生病了:如果哭声持续且反复发作,可能代表宝宝生病了。如果哭声尖锐异常或声音由强变弱,这时家长就要注意了。

  正确安抚宝宝方法:

  1.可以温柔地抱起他,轻轻抚摸后背、四肢等,让他感到安全、放松,同时检查一下宝宝是否过冷或过热、衣服是否舒适,给他一个玩具分散注意力等。

  2.婴儿放在摇篮里或者抱在怀里,一边哼着甜美小调,一边轻轻地、舒缓地摇一摇,能促进婴儿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健康发育。

  预防“婴儿摇晃症候群,切记以下行为:

  1.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2.不要在空中抛接宝宝。

  3.不要将宝宝抛到床上。

  4.不要抱着宝宝旋转。

  5.不要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6.不要过度依赖摇篮,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链接: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所谓“婴儿摇晃症候群(Shakeninfantsyndrome)”,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这样容易造成宝宝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妈妈网专家提醒父母,在婴幼儿1-2个月大时,因头部发育尚未完整,加上颈椎无法承受脑部重量,哄睡过程中剧烈摇晃会让婴儿脑内呈现碎豆腐状,很有可能出现脑震荡现象甚至是脑内出血。婴儿摇晃症候群是可怕的,因为它会导致宝宝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会令宝宝死亡。

  三种情况切忌摇晃宝宝

  1、切忌盛怒下激烈摇晃宝宝!!

  一般而言,婴儿摇晃症候群绝大多数为婴幼儿遭受到家暴或保母虐待所导致,但是也有少数父母是再和婴幼儿游戏时疏忽其颈部支撑;或婴幼儿哭闹不休,尝试安抚孩子的大人不得要领,再心烦意乱且气愤的情形之下,瞬时失去控制,用力摇晃婴儿!!多数焦躁无法安抚宝宝的大人,会将双手置于孩子两侧腋窝剧烈摇晃,摇晃时间大部分在2-20秒钟,每秒快速摇晃3、4下,摇晃时,头部以颈部为轴心,向各个方向瞬间猛烈的加速,这时婴幼儿的头部尽管没有直接碰撞到坚硬的物品,但是,造成脑部伤害的风险很高!!这是因为婴儿脑部水分含量高,较成人脑部柔软脆弱,再被激烈摇晃时,婴幼儿脑部很容易被扭曲压迫。

  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没睡好、想喝好、尿湿、身体不舒服等等。家长应给予爱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切忌不要在情绪用力激烈摇晃宝宝,造成其永久性脑部伤害。除了激烈摇晃宝宝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时候,必须给予宝宝颈部有力的支撑,并固定其颈部,避免摇晃宝宝颈部。

  2、游戏也可能造成伤害!!

  值得关切的是,除了激烈摇晃宝宝,和宝宝玩游戏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例如:将小孩抛到空中再接住、抱着宝宝旋转等,都有可能造成伤害。宝宝在和大人玩游戏时,有时会笑得很大声开怀,但并不代表宝宝很快乐舒服,有时可能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大笑,且婴幼儿过度兴奋,往往会引起做恶梦或精神状态不稳的不良效果。因此,要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生,要尽量避免摇晃四岁以下的婴幼儿,无论是游戏、日常生活安抚,都要避免激烈晃动宝宝的身体和头部,及随时注意给予孩子颈部支撑,并且,让家中的长辈、保母或较年长的幼童了解摇晃宝宝的危险性,若不幸出现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病征,应立即送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3、复健减缓后遗症

  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宝宝,由于脑部受损程度不等,因此,症状有轻重之分,轻微者可能幸运不会留下后遗症;严重者可能会有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动作发育迟缓、肢体偏瘫等脑性麻痹、视力受损甚至失明、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因大脑损伤程度由外观无法评断,早期也无法判断轻重,所以,更要注意其后续变化。尽管可能受损严重,由于婴幼儿的自我修复能力较成人佳,且脑部神经有代偿作用,会建议已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孩子,应勤做复健,刺激脑神经复原,减缓所遗留的后遗症。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如何安抚哭闹的宝宝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护理小宝宝的道路上,家长要不断的学习,以免给娇弱的小宝宝造成终生的遗憾。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有哪些

不知道你听说过婴儿摇晃症候群没有?对于之前就了解过相关的育儿了理论的父母而言,可能婴儿摇晃症候群并不陌生。母婴专家指出,所谓婴儿摇晃症候群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那么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有哪些?

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8个月大的婴儿,原因是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及其身体比例和大人有差异,婴儿的头部比例约占身长得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因此,宝宝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因此,当大人或外力施予部当激烈摇晃,或是将婴幼儿背在大人背上,却疏忽给予他们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造成无法抹灭的遗憾。

1、脑出血不论大人还是孩子,脑内组织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须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才能保护大脑组织的安全,特别是不满1岁的宝宝,更需要注意头部的安全。因为出生时婴儿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体重大约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婴儿的颈部肌肉群肌力比较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头部。另外,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眼球玻璃体也会因剧烈摇晃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2、意识不清醒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这种因人为剧烈摇晃而引发脑出血,并引起诸多神经系统的症状,就是“婴儿摇晃症候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伤害的婴儿并无明显外伤,却都受过力道大小不一的摇晃或撞击。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以上就是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有哪些的介绍,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健康,我们在抱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宝宝出现哭闹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着急上火,尤其是本身脾气就比较急躁的父母,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本文Hash:5184b9b589ea120517ee470204c5fa17974e1901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