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注意给宝宝防寒防热

由于冷能引起感冒,进而可能引发其他很多病症,所以,“冻着”总是能引起父母们的注意。而“热着”,就不那么让人介意和警惕了。可是,有句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其实,宝宝热出来的病,也同样不容忽视。

冬季宝宝防寒与防热都要注意

1、爸妈的“热爱”捂病了宝宝

冬季是小宝宝最难熬的季节,也是爸爸妈妈比较痛苦的季节,因为冬天的冷让小宝宝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于是父母们便更容易倾向于“保守”政策:宁可热着点儿也不能冻着!满心关爱的爸爸妈妈们把宝宝一层一层地包裹,睡觉的时候也又是睡袋又是电暖气;外出时,宝宝更是被弄得像个小粽子一样。温暖无比的世界里,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冬日寒气的侵袭了宝贝。

可是,温室中的宝宝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情绪烦躁、不爱吃东西、满身大汗及皮肤出现红色小疹子的现象,甚至出现发热,面红耳赤,头和手都烫烫的,呼吸急促,表现出很难受的表情。保护得这么好,宝宝不可能是感冒了呀!那他这是怎么了呢?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热爱”之下出现了这些症状,那就要考虑是患了“闷热综合征”了。这些症状的出现(非常严重的时候,宝宝还会出现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窝凹陷、抽搐甚至昏迷),正是由于家长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热过久而造成的。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这段寒冷时期都是这种病征的发病高峰期。

新生儿或小婴儿的散热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的方式。因此,当他被捂得太久或过度保暖的时候,散热受到影响,自身的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尤其是小婴儿又无法挣脱包裹的束缚。宝宝就会通过加速呼吸来排放热量。体温升高造成机体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多,消耗的氧气同时增加。这种高热环境的持续,很可能引起体内环境失调、一系列代谢的紊乱,以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损害和衰竭;严重情况下,还会遗留后遗症。

2、冬季“中暑”后的家庭急救

(1)把包裹宝宝的重重衣物或被子解开,让宝宝的身体脱离高温环境;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刚刚从一个高热的环境中出来,不仅浑身是汗,而且毛孔张开,这时也最容易受寒凉空气侵袭而感冒。所以,务必在去除过厚衣被的同时,在温暖的居室把孩子头上和身体上的汗擦干,换上干爽的内衣,避免感冒。

(2)在确定宝宝无汗和穿着适度后,把他移至空气新鲜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让他喝一些温水,并用一些他喜爱的食品或玩具让他保持心情愉快。

(3)如果宝宝“烧”得特别厉害,父母可以采用给孩子洗澡的方式给孩子降温。让孩子洗温水澡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因为孩子往往很喜欢洗澡,家长也容易操作。但浴室的温度要有保证。如果没有条件洗澡,还可以考虑温水擦浴。温水擦浴的方式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把几块纱布和毛巾浸泡在34~37摄氏度的温水中,微微拧干,把纱布放在宝宝的腋窝下和大腿根部,同时用毛巾轻轻地擦拭宝宝的胳膊、腿和手脚。纱布隔几分钟换一次。每次擦浴一般进行20~30分钟。因为孩子多是小婴儿,所以不要因为怕宝宝“烧坏了”而擅自退烧药。

(4)如果宝宝表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家长们在家稍做处理后,一定要立即送往医院,请医生进行及时的处理。

小编点评:婴儿捂热综合征发病通常比较急,父母们切不可以轻视。一旦孩子发病,家长要立即除去捂热的因素。

冬季宝宝防寒与防热都要注意

3、冬季如何有效预防宝宝热着?

尤其是那些自己就很怕冷的家长们,因为这些父母会 更容易觉得“孩子穿的好像不太够”。

以下这些要点,小宝宝的父母们都要注意了:

(1)冬季宝宝的房间适宜的温度最好在22-25摄氏度。对于新生儿,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父母们更要注意不能觉得他们太过“娇弱”就拼命包裹。手脚和头部温温的,没有汗,就说明宝宝不冷。

(2)穿衣要依据宝宝的活动情况而定。对于宝宝的衣着,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因为他们活动较少,可以比爸爸妈妈略多穿一些,但贴身的衣物不要太多,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是躺在小床里,所以,给他盖上一条小薄被是比较好的办法。6个月以上的孩子活动增多,会怕以致会走,这时,他们就可以和爸爸妈妈穿的一样了,大人多多少不觉得冷,他们也就不会冻着了。

(3)出门在外,多利用帽子和手套保暖,衣服则适可而止。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厚太紧,但最好给他们戴上帽子(因为头部是宝宝的主要散热部分)、手套。不要乘坐过于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自己家开车的,要注意车内的空气清新和流通。夜晚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也不要盖得太多,更要防止宝宝熟睡时头蒙在被子里;孩子不要与大人盖一个被,成年人的体温会使宝宝被窝的温度过高。

小编总结:对于小婴儿的“冬季中暑”,显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它其实完全可以提前预防,进而避免发生。因此,在认识到婴儿闷热综合征的危害和症状识别后,父母们就一定要把重视“捂热”和重视“着凉”一样提上宝宝日常护理的日程了。

夏季宝宝要注意三防:即防暑热、防湿气、防过凉。

   夏季不仅天气炎热,导致中暑,而且多雨潮湿,湿气容易入侵身体,因此在夏季宝宝要注意防暑,防湿气,同时也要防止受凉,避免身体受到危害,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具体介绍,家长朋友赶紧来吧。

  1、护好身体,别贪凉

  夏季人体毛孔开泄,尤其是宝宝腠理稀疏,脏腑娇嫩,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夏季空调房音温度过底,风扇直吹身体,形成人为的虚邪贼风,宝宝常因此受凉受寒,所以要特别注意房间温度不要低于22度,风扇不要直吹头面及胸腹、背部,睡觉用“肚兜”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不要让宝宝在家打赤脚,特别是在空调房,以防“寒从脚入”。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体液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会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致使局部抵抗力下降。这样,原来潜伏在鼻咽部的细菌、病毒,就会乘机大量繁殖,容易使宝宝患感冒等疾病。

  3、开窗通风,防湿气

  盛夏来临,气温升高雷雨天气增多,空气湿度大,宝宝经常出汗或淋浴,容易被湿邪所侵袭。湿为阴邪,伤及阳气,尤易伤脾阳,脾胃喜燥而恶湿。宝宝脾常不足,湿邪之性粘滞,患挟湿感冒较一般感冒不易恢复。

  为防湿邪,宝宝日常起居要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干燥、清凉;注意不要出汗过多,衣服汗湿后要及时更换或加块汗巾;饮食要清淡少油腻,保持好自身阳气。

  3、调节饮食,少吃冷食

  夏季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于表,内里脾胃相对则虚,加之宝宝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因此,体表虽热,内里脏腑反而虚寒,表现在腹部及心口上的皮肤是凉的。这时,不要过度食用生冷之物,如冰水、雪糕、西瓜等。否则腹中过寒,容易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疾病,即使当时未觉不适,入秋季节变化,多会出现秋季腹泻。

  宝宝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这样可助阳,达到“春夏养阳”之目的,因此建议家长养成孩子喝温热水,吃温热粥的习惯,切忌将饮料、西瓜等从冰箱取出即饮即食,少吃冰淇淋等冷食,以免伤及脾胃。

  此外,酸味食物可以敛汗止泻、祛暑,预防小朋友们因为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因此,夏季可让孩子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例如番茄、柠檬、草莓、山楂、菠萝、猕猴桃等

  夏季家长保护宝宝要做到需做到三防:即防暑热、防湿气、防过凉。以上就是关于三防的介绍,各位家长朋友应该知道了吧,小编提醒各位家长在夏季也要及时关爱宝宝的身体健康,避免出现疾病,以上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冬季注意保暖 预防宝宝感冒咳嗽

 宝宝自出生六个月过后,母体带出的免疫力已慢慢消失,宝宝们抵抗力严重下降,如果再加上外界天气寒冷,家人们护理不当就会引起宝宝感冒咳嗽,冬季天气寒冷必须注意宝宝保暖措施,以及其他非病理性咳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宝宝咳嗽的原因,以及宝宝咳嗽家庭护理要点有哪些。

宝宝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也就是说,咳嗽是宝宝的一种保护性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咳得过于剧烈,影响了饮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因此对于咳嗽,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

宝宝咳嗽原因:

1.病理性咳嗽

(1)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尽量少用感冒药,不宜喂止咳糖浆、止咳片等止咳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如遇流感应及时就医。

(2)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痰多或呈脓性表明是继发细菌感染,应根据医生意见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3)过敏引起的咳嗽:因花粉,动物毛发及排泄物等过敏源引起的咳嗽,对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病史的宝宝,应格外注意,及早就医诊治。

2.非病理性咳嗽

(1)生理防御反射:宝宝早上起床有几声轻轻的咳嗽,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是清理晚上寄存在呼吸道的粘液,家长不必担心。秋冬季节宝宝呼吸道干燥,容易引起咳嗽,建议多喝温开水。

(2)异物吸入:如奶,饮料,食物渣误入气道,引起呛咳。这种咳嗽可有助于异物排出。

(3)冷空气刺激性咳嗽:宝宝突然外出,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咳嗽。要经常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只有经受过锻炼的呼吸道才能够顶住冷空气刺激。

宝宝咳嗽家庭护理要点:

1.合理饮水,少量多饮

不论是那种咳嗽,都应该积极让宝宝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宝宝引用足够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西式,容易被咳出。同时,喝水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对付不爱喝水的宝宝

2.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

咳嗽的宝宝饮食以清单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可食少量瘦肉或禽蛋类食品。切忌油腻,鱼腥,水果也不可或缺,但量不必多,风热咳嗽不可吃桔子。禁食酸味食品,有敛痰的效果,不利化痰。孩子咳嗽饮食禁忌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还要保持室内适度,有利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状态和粘膜表面纤毛摆动,有助痰的排出。

4.耐寒训练,增强体质

从初秋起就用冷水洗脸,擦浴,或定期让肌肤与清爽空气做亲密接触等。训练方式各有不同,关键在与持之以恒。但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寒潮来临是不可盲目“冻”,以免锻炼不成反而受寒。

5.祛痰为主,慎重用药

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咳嗽抑制后就使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因此小儿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

婴幼儿的宝宝火气非常旺盛,一般体温比成年人还高,冬季也不能过于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如果宝宝由于衣物穿的多出汗,然后再受到风寒那就更容易感冒,必须要适当的给宝宝添加衣物。宝妈们还可以适当的给宝宝做些耐寒训练,增强宝宝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本文Hash:a66707825709ffa674c67149debaeac34aa52496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