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狂犬病的病因及防治

[病因]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狼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犬。

病毒主要通过病兽直接咬伤、抓伤,而自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也可由染毒唾液经各种创口及黏膜而感染。

[症状]

狂犬病可分成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各期症状有所不同。

潜伏期。潜伏期10日至1年以上,一般为20~90日,超过3个月者约占15%。

前驱期。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继而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征候是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处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2~4日。

兴奋期。患儿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在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听到水字便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患儿极度口渴,但不敢饮水,常致声嘶及脱水。对风、光、触动等刺激不仅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发作时尚可致全身疼痛性抽搐及由呼吸肌痉挛而致的呼吸困难、缺氧及紫绀。因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可出现大汗、流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儿神志多清醒,但部分患儿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精神失常。本期1~3日。

麻痹期。痉挛发作减少或停止,患儿渐趋安静。肢体呈弛缓性瘫痪,亦可出现眼肌、颜面肌及咀嚼瘫痪症状。进而进入昏迷状态,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检查诊断]

诊断依病畜咬伤史及特有的临床表现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取患者唾液、鼻咽洗液、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皮肤活检标本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或酶联免疫技术检出狂犬病毒抗原即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狂犬病须与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类狂犬病性癔病、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

[治疗]

伤口处理。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可明显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冲洗后75%酒精(或60度烧酒)或2%碘酒涂擦伤口处。伤口在数日内不宜缝合、包扎。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严密隔离及监护。应将患者置于黑暗的单人房间,保持安静,避免光、声等刺激,专人守护。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可鼻饲或胃肠外营养,保证气道通畅。

对症治疗。如高热可给退热药等。

[预防与调理]

有宝宝的家庭不要养宠物。

宝宝尽量避免在有狗、猫出入的地方玩耍、停留。

对3岁以上的宝宝要告诉被猫、狗咬伤的严重性,使宝宝能够增强防范意识。

带3岁以下的宝宝外出时,如果看见狗、猫,爸爸妈妈最好把宝宝抱起来,以免突发意外。

[预后]

狂犬病是迄今所知最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虽有个别病例获得治愈,但病死率几近100%。

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及防治

当今全球,儿童和青少年中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增长约3%,估计每年有7万1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糖尿病(即每天发生约有200个)。值得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曾被认为是成人疾病,而今天,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也在升高。

致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的不合理,也就是缺乏科学的饮食观念,一味地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实际上按饮食的标准,现在很多孩子有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是运动不足,假日里,孩子不是去户外或运动场上,而是由长辈们陪着去吃洋垃圾食品。当然还有如学习压力,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干扰了睡眠规律等等。

值得提出的是儿童青少年糖尿病2型初发症状较轻,不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和及时予以治疗,其发展后果将是严重的。所以特别提醒,有家族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要开始预防2型糖尿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时间,预防肥胖,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摄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均衡膳食、科学膳食的实施,改变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提倡规律的体育锻炼都是预防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的方法,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以及学校、社会等多方的配合。

对于患上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家长要全力配合,做到尽早诊治。治疗过程中要以饮食运动为基础,要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能持久达标,需要应用胰岛素的不要恐慌,家长和患儿均要学习和掌握胰岛素应用基本知识和血糖监测等,要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疾病,要有信心,和正常的孩童一样学习工作。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及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须考虑药物治疗。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或外伤。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3、遗传因素。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4、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虽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但可能会导致多动症。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2、饮食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3、心理治疗。这是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分散学习法: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化整为零,每隔10分种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学习的环境里,不要置放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及时评价法:当孩子表现出安静做功课,较少小动作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反之,要及时批评。程序训练法: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先让他观察大人自言自语写作业,然后再自己执行,在做作业时,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作业了,要认真做,第一题是什么……另外,还要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经验证明,这几种治疗方法能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一般地说,儿童多动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本文Hash:a3b7e2614741b411c6918f1c3aead4880044ec12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