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冬季易患“闷热窒息综合征”

  “闷热窒息综合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的深夜和凌晨。绝大多数病人是婴儿和小幼儿,偶见于大孩子。原因主要是家长给孩子造成的不良睡眠状态:有的是衣被盖得过多;有的是将衣被或毛巾等物蒙住孩子头面;有的是婴儿与大人同睡时,将孩子放在母亲腋下;有的是让婴儿口含奶头睡……由此造成孩子口鼻不同程度堵塞,引起缺氧、窒息。同时,衣被过多,捂盖紧严,孩子大量出汗,体温不能散发,可引起身体脱水。

  起病早期,机体可通过加快呼吸次数,加深呼吸幅度,吸进更多的新鲜氧气。出汗过多造成口渴,可通过饮水,以及自动改变体内细胞内外液体比例等进行代偿。

  此时如能及时发现,将患儿头面部暴露在通风处,让其吸入新鲜空气,同时适量补充一些水分,即可改善症状,很快恢复正常,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如未能发现,缺氧、脘水等症状可逐渐加重。大脑缺氧时间一长,就会变性软化,失去正常的功能,且无法再生补充。严重的闷热窒息综合征,病儿常留下顽固性癫痫、脑性瘫痪等严重后遗症,或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很快死亡。

  由此可见,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悲剧。平时,应尽量培养让小婴儿单独睡,将摇篮或小床放置在大人床旁边,这样既便于照顾,又不会发生同睡时挤压孩子,或不慎将衣被盖住孩子的头面部的情况。特别是不可养成孩子口含奶头睡觉的不良习惯,防止因此发生口鼻被堵,或呛咳后窒息、缺氧等严重不良后果。不管气候多么寒冷,婴幼儿睡觉时,应将其棉衣、棉裤脱去,至多穿1~2件毛衣。盖被应松软,厚薄适度。如须加强保暖,可将垫被加厚。千万不可将被盖过头,或在孩子的头面部蒙上纱布、毛巾等物。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闷热窒息综合征的症状,不要惊慌失措。如仅为面色欠佳,仍有自主呼吸,刺激后身体有反应.应赶快将患儿移出捂紧的被窝,放置于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吸入新鲜空气,改善缺氧状况。如孩子同时发高烧,可松解衣服,减少包裹,揩干汗水或用温水擦浴,更换湿衣服。也可在头部枕上冷水袋,以利散热降温,降低代谢,保护大脑。注意整个过程须适当保暖。做完这些应急措施后,立即送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请务必记住,无论在家中或医院,遇此情况,禁用退热剂!防止因此使患儿出汗更多,加重脱水,恶化病情。

  如果孩子手脚冰冷,呼吸不规则或无呼吸,刺激无反应,不能稍有延迟,应暴露头面部,清除口鼻分泌物,做人工呼吸(必要时加做体外心脏按摩),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

冬季预防婴儿闷热综合征

  预防婴儿闷热综合征

  婴儿闷热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均由于捂闷后的过高热、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起。

  每当冬天来临,许多年轻的家长便迫不及待地给宝宝添加衣服,总怕自己的“掌上明珠”会受寒挨冻,所以宝宝常常穿得过多,盖得过厚。他们不知道婴儿的体温与成年人相差无几,只是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在过冷或过热时不能调节。加上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冷了不会说,热了也不会讲,须家长们去细心呵护,但绝非多多益善、热比冷好。

  衣着过多或盖被过厚,会使宝宝体内丧失过多的水分,严重时还会发生脱水热。此时,会出现高烧、精神萎靡不振、吵闹、拒食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便有可能发生缺氧,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冬季婴儿闷热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宝宝穿得衣服过多过厚,影响了机体的散热,造成了体内脱水,发生了冬季“中暑”。

  其实,考虑到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其衣着与成年人相比只要略微多一点就可以了。再说,宝宝啼哭,手足舞动,这是他们的一种锻炼方式,也能产生一定的热量。我国明间有句俗语,叫作“若要宝宝安,须带三分饥和寒”,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年轻父母如何正确抚养宝宝,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冬季小心患上了“婴儿捂热综合征”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护理?最近,医院连续接诊了多起“婴儿捂热综合征”,原因都是家长护理不当,给宝宝过度保暖引起的。母婴专家指出,冬季小心患上了“婴儿捂热综合征”。

医生介绍,“婴儿捂热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捂被综合征、蒙被综合征等。该病主要因为给宝宝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多见,一般都发生在寒冷季节。主要是因为父母怕孩子着凉,过度的保暖并长时间的闷热而引起,保暖过度及捂闷是婴儿捂热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差、体表汗腺功能不成熟及不能挣脱捂热有关。

一旦婴儿被捂热,体温就会上升,甚至高达4℃以上,全身大汗淋漓,开始时脸蛋通红,后来因水分的大量丢失,出现烦躁不安、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眶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脱水症状,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能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或者救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文Hash:5ae0e04b01557c9a5d4dbc8d2afd343ccfc3691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