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病学问多七嘴八舌谈就医注意事项

【妈妈网特稿】带孩子看病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学问。在选择就医医院的时候要根据宝宝实际病情做决定,医生非越专越好,医院非越大越好。在带孩子就医前,理应让孩子知道是要去哪儿,要去做什么,还要记得带上宝宝就医的资料和最近曾经做过的检查结果。陈述病情的时候要准确、理性,避免主观臆想和猜测。在医生开药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也不宜乱添主意。

医生非越专越好,医院非越大越好

医生非越专越好,医院非越大越好。有些家长花了大工夫,托亲戚找朋友,花了大钱才找到专家,无非就是想给孩子看个感冒实在是不必要。一些常见的如感冒、腹泻、便秘、湿疹的情况,普通医生都可以处理过来。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医院越大,病人越集中,室内环境会受到严重的污染,孩子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医院逗留2~3个小时,患病的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差,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这么长的时间,很容易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等渠道,导致病上加病。对于一般医院都能诊治的疾病,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

带孩子看病要知道的事情

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去哪儿

在带孩子就医前,理应让孩子知道是要去哪儿,要去做什么。家长要让孩子对“去医院见医生”有一定心理准备,并应努力争取孩子最大程度地合作,而不是二话不说抱起孩子就走。较小的孩子应带氺瓶、奶粉、尿布、纸巾等。

有备无患,节省时间

带宝宝就医的时候,除了要带上我们的小主角外,还要带备病历资料,尤其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的孩子。医生给宝宝看病时,都要了解宝宝过去曾有过哪些疾病史、打过哪些预防针、对哪些药物过敏、有无家族遗传病史、曾经做过的什么检查、诊前服过什么药等相关信息。如果看病时忘记携带以上资料,医生为了安全起见,只好重新开化验单排查病因,结果既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时间。

准确、理性陈述病情

对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家长对病情的陈述是影响医生诊断的关键。对于孩子的病情症状及病痛时间,家长应该注意尽量说得准确,比如“腹痛1小时”或是“间断发烧2天”,以及“咳嗽1天“等。不要将自己的臆测和想法当作病情告诉医生。

除了要向医生说明孩子的就医原因之外,还要和医生交代宝宝的日常情况,比如孩子吃过什么东西、去过哪里玩、大小便怎么样等等。当医生发现孩子神经系统异常时,医生可能会询问一些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对于一些遗传病可能还要询问一些家族成员的健康情况。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如实回答,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请医生稍加解释后再回答。

陈述病情要准确

如果有在家中服用过药物,测量过体温的话,要和医生说明用过的药物和体温变化情况,以便医生了解宝宝的病情。如果在家里已经测过体温,家长应该说明测量时间,测量次数,最高体温。如果宝宝是由于便秘或呕吐就医的话,家长甚至可以拍下宝宝呕吐视频给医生看。

开药切勿乱添主意

很多家长会在医生开药的时候,要求医生使用某种名贵的药物或者朋友介绍的药物,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在医生开药时,家长不应凭经验胡乱指定用药,因为药并不是越贵越好、越多越好的,孩子的抵抗能力有限,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参差不齐,要相信医生的专业技术,给医生充分的自由度,这才能立竿见影地使孩子的病药到病除。

带孩子看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推荐儿童就医指南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就是心头肉,一旦有稍稍的不适,家长们都会十分的焦急。新手爸妈必须多了解一些儿童就医指南,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在宝宝不舒服的时候,获得了错误的护理,下面小编就来家长朋友了解一下正确的儿童就医方式。

带宝宝看病时,可以从一些细节多加注意:

1、如果是父母和其他家人共同带宝贝看病,向医生述说病情时最好由一个人做具体述说。表达不准确时,可让其他人纠正或补充,不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法不一致。

2、儿童就医指南有哪些必知内容?如果进诊室后宝贝开始哭闹,没有必要用力摇晃、拍打或大声哄逗,这样并不能止住宝贝的哭声,反会增加诊室噪音,影响医生听诊。

3、儿童就医指南有哪些必知内容?带宝贝进诊室前最好先排尿或把纸尿裤包好,提防医生检查宝贝时,宝贝把尿浇到医生身上。

4、腹泻时要带大便,从大便中留取蚕豆大小一块即可,婴儿可从尿片上刮取;尿液异常时须采集清晨第一次尿,一般20毫升左右,这样有助于医生诊治。

5、如果第二天早上要抽血化验,前一天晚上7点后就不要吃东西了,不然会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6、儿童就医指南有哪些必知内容?如果宝贝病情危重,如发生抽搐,及时抱到最近的医院,这样可以争取到抢救的时间。

7、看完病取药时,一是要问清楚药的用法,液体药要注意瓶塞塞紧,不要顺手把药瓶递给孩子玩,以免打破。

8、儿童就医指南有哪些必知内容?去医院时别忘了带宝贝门诊手册、挂号卡、奶瓶、尿布、卫生纸、替换衣服、湿纸巾、垃圾袋等。

9、尽量避免用电话述说病情,以免延误病情。很多症状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何况父母的医学知识有限,必须在医生看到患儿后才能诊断。

如何按宝宝症状正确挂号

宝宝稍微有些不适,宝爸宝妈一定非常着急,带宝宝去看医生,却忙得团团转,甚至挂号都无法理清应该挂哪一科。那么我们来看看,如何按宝宝症状正确挂号。

宝宝发烧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儿童就医指南有哪些必知内容?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而宝宝发烧更是常见。一旦宝宝有发烧的症状,宝爸宝妈也不必过度惊慌,辨别情况,再带宝宝就医。

因为正常小儿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体温还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热,所以某些情况下应及时就诊,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家中多加观察,再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1、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着退烧,多喝白开水、物理降温等,加强护理。宝宝精神好,可在家观察。但发烧时容易导致婴幼儿发生高热惊厥,要密切观察体温。特别说明新生儿体温调节不敏感,往往病情很重,而体温不高。

2、如发热同时伴有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应及时就诊。

儿童就医指南有哪些必知内容?为人父母,要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方面需要给予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上文介绍了一些家长带孩子就医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果你都掌握了,那么你就已经成为合格的爸爸或者妈妈了!

孩子发烧就医前的几大注意事项

  【重要提醒】

  孩子发烧

  因“度”制宜

  ●一般来讲,孩子腋下温度达37.5℃时,就认为是发烧了。

  ●腋下温度在37.5℃-38.5℃属于低烧,此时应观察孩子的情况,多喝水、饮食清淡,采取温水、酒精擦拭孩子腋下、腹股沟等物理手段帮助降温。

  ●腋下温度超过38.5℃为高烧,可喂服一些儿童退烧药。如体温不降,且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烦躁哭闹等,最好及时就医。

  ●腋下温度超过39℃,孩子随时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此时家长更应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并做好降温工作,及早就医。

  ●测量体温最好在餐后两小时以后,因餐后体温受消化代谢的影响,会比别的时间略高一些,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孩子表现 虽然发烧但精神好

  妈妈应对 密切观察别太担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发烧并非一种病,而是诸多疾病表现出的一种症状。冬季发烧,门诊排名第一的疾病就是感冒,此外,小儿五官科疾病(比如中耳炎、咽炎、喉炎等),还有肠炎、脑膜炎、脑炎、泌尿道感染等,都可引起孩子发烧。

  发烧可以说是一种警讯,它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是孩子产生抗体即免疫力的过程。所以,看到孩子发烧,只要未超过38.5℃,家长就千万不要急着降温,马上降温看似是在帮孩子,实则是打断了机体组织反攻的程序。

  如何判断孩子发烧是否严重呢?如果孩子的精神很好,虽然发着烧,但是照吃、照玩,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那就不必太过担心。如果孩子表现出烦躁不安,或者精神萎靡、厌食、呼吸困难、哭闹,尤其是有抽筋或者头部僵硬、身体出现紫斑等情况,即使体温没有超过38.5℃,也要马上就医。当然,两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也应及时送医诊治。

  孩子表现 身上很热但四肢冷

  妈妈应对 赶紧散热千万别捂

  很多妈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摸摸孩子身上很热,可一摸手脚又是冷冰冰的。孩子这是发烧了吗?程燕解释,这种“假冷真热”实际上正是孩子高烧的前兆,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为多见。这时,家长要想知晓孩子的真实体温,最好用体温表测量一下孩子的腋下温度。

  发现孩子手足冷、躯干热,家长可以给孩子喝温水,按摩、揉搓冰凉的手足及背部肌肤,也可用温水给孩子泡脚。这些让孩子微微出汗的方法,都可以让身体的邪热透发出来。

  此时最忌讳的就是捂,如果家长用棉被将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反易使孩子的体温无法及时散发,甚至会导致孩子抽搐。

  孩子表现 持续发烧但不出汗

  妈妈应对 多喂水喝促进排尿

  孩子若发高烧,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同时要帮助孩子物理降温。

  如何帮助孩子降温呢?目前普遍推荐的方法是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孩子的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当然,最为有效的办法还是让孩子多喝水。喝水不仅可以补充因发热而蒸发掉的水分,防止孩子脱水,且饮水后能促进出汗,水分的蒸发也可帮助退热。多喝水还会促进孩子排尿,已有的研究显示,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上一篇

1/2

下一页

本文Hash:d3a18de78d8fa7bf54fdd69caeff118c87cac4a1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