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校研发“婴儿哭声翻译”APP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耗时2年研发出一个“婴语翻译机”APP,录下婴儿哭声,就可实时“翻译”婴儿是想睡觉、肚子饿,还是尿布湿了等6种反应,准确率高达92%。

解析10万婴儿哭声

云林科技大学研发长张传育表示,正常新生儿一天至少哭3小时,但不同的哭声代表不同涵义,一般家长可能听不出来。因此研发团队和台湾大学医院小儿科合作,搜集逾10万个婴儿哭声,分析哭声音频、频率等变化,可分析分成肚子饿、尿布湿、环境吵、疼痛、想睡觉、不舒服6模式。

张传育指出,分析婴儿哭声频谱,肚子饿哭声较规律,但肚子痛哭声较不规律,想睡觉的哭声类似撒娇,但听在新手爸妈耳里,可能几乎都一样,孩子一哭就手忙脚乱。但如果运用此APP“翻译”,准确度高达92%。

1岁以前婴儿适用

他指出,1岁前婴儿都适用此APP,未来新手爸妈下载APP,还可上传到云端,系统会自动修正哭声模型,帮助父母了解婴儿哭闹原因;甚至还可分享到社群网站,让爷爷奶奶听到宝贝孙子的哭声,上去点赞。

他说,目前收集的资料都是台湾婴儿的哭声,云科大正申请专利,并成立公司推出APP,未来可应用在台湾、日本、香港、大陆、甚至欧美。

婴儿哭声密码破译

稍稍大一点的孩子,饿了,困了,累了,不舒服了,都会用语言告诉父母,父母就能迅速准确地满足他们的愿望,解决问题。但是,婴儿的“语言”是他们的哭声,年轻的父母不懂孩子的“语言”,无法与他们交际。于是,相当多的父母,在一般的情况,笼统地把婴儿的哭声理解为孩子饿了,于是立即给孩子喂奶。

不懂婴儿的哭声,是相当危险的。过去,富有育儿经验的老人,多少能理解一点婴儿的“语言”。但是,现在的父母只养一个孩子,他们的“学徒期”还没满,就被生活告知“结业”了。

单位小张夫妇满怀着初做父母的喜悦心情,兴高采烈地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小宝宝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小夫妇俩整天乐呵呵地为抚育小宝宝忙个不停。可是不知咋的,孩子动不动就哭,莫名其妙的哭闹声扰得年轻妈妈焦虑不安,搅得年轻爸爸心烦意乱,急得他们束手无策,特地来到医院小儿科找医生咨询。

其实,婴幼儿的啼哭是反映自己悲哀病痛的一种特殊语言方式,也是提出各种要求和意愿的表达形式,充满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年轻的父母应该通过察颜辨声来熟悉和了解孩子的这种奇特的语言,根据婴幼儿哭声的高低、强弱、面部表情及手舞足蹈的程度来综合判断,细心观察,正确地理解和寻找啼哭声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原因。

正常新生儿自离开母体产出后,即开始啼哭,这哭声是诞生的开幕词,是一种很强的吸气运动,这力量足以使肺泡迅速地膨胀扩张,婴儿不哭,就不能使肺脏发挥强大的呼吸功能,叫做新生儿窒息,需要紧急抢救。平常,新生儿每天都要哭几阵来调节桔燥乏味的吃吃睡睡的生活,这时的哭声清脆而响亮,且有节凑感。正常的啼哭,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情感依赖性啼哭带有情感要求的啼哭,当亲近的人突然离去或失去心爱的玩具时,起先哭声洪亮,尔后逐渐减弱,且有感到痛心的表情,伴之涕泪俱下,无精打彩的懒散情绪。此时,你若抱起他,会使其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体型上也会变得优美,那种完全不理睬婴幼儿的感情需求的作法,则不利于孩子心身发育。

带有意向性要求的啼哭这种以企盼达到某一目的的啼哭,其哭声忽大忽小,呈间歇性,或伴有蹬脚、挺胸、摇头、就地打滚及干嚎怪叫的行为,若无人理睬,其哭声即渐渐转弱而停止。这种有意识的哭喊,多见于1岁以上的幼儿。

饥饿时啼哭婴幼儿表示饥饿的主要方式体现在啼哭上,并主动将头转母亲的胸怀寻找乳头,此时若用手指试探口唇时,会不由自主地伸出舌头作出吮乳的动作,一经喂奶或食品后,便马上安静下来。对人工喂养的婴儿,如食物调制太浓、太热或周围环境嘈杂等影响孩子情绪或口渴时,也会表现象饥饿时一样哭声,这时若将孩子抱起或换个环境,哭声亦会停止。

不舒适时的啼哭若遇突然的冷热刺激、衣服布料粗糙不平整、衣被裹得过紧、尿布湿了或被蚊虫叮咬等都可以引起啼哭。这种哭声初时声音较大,以后逐渐变小,并有全身躁动不安。如听到突发性巨响、受到惊吓、导物刺激时都会突然哭叫,并伴有惊恐万状的面部表情。对这些原因引起的啼哭,只要及时得到帮助,如经常更换尿布,注意风寒冷暖,保持环境幽雅平静,清除身上的异物或抱在怀中予以轻柔地抚摸慰藉,都可有效地平抑哭声。

病理性啼哭当婴幼儿在犯病的初期,以及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没有明显病理体征时,啼哭往往是早期病态的主要症状。这时的啼哭有缓慢或突然发生的不同,持续的时间亦长 短不一,如果不能用正常的原因来解释的话,那就要从是否犯病上考虑了,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如果孩子一经接触乳头或食品就哭,并呈现痛苦表情,要考虑是否长了口疮或舌部、咽部炎症。

若接触孩子身体某一部位就哭,要看看皮肤有无破溃、脓肿、糜烂,特别关心有无骨折或脱臼。

若突然大哭不止,要注意检查生殖器两侧及脐部有没有疝气,哭时伴有腹痛、腹胀、呕吐、面色苍白等,要考虑肠绞痛、肠套迭等。

如哭声细弱低微、发音不畅或嘶哑并伴有面色萎黄、目光呆滞等表情,则是病重的表现。

哭声紧急、尖叫、音调高亢、持续时间短暂,则有可能是脑部有疾,若伴有前囟饱满和抽搐,则应怀疑颅内出血所致。

由于各种疾病症状的特异性和交叉性,年轻的家长必须掌握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医学常识,辅以孩子啼哭的特殊表情予以综合判断,以利于上医院看病时为孩子代诉发病症状,供医生诊治时参考。

夜间啼哭孩子夜啼也可能由于某些疾病作祟。肠道寄生虫感染往往成为婴儿夜啼最常见的原因,当寄生虫在肠内骚扰,加上其分泌的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可造成孩子厌食、消瘦、夜间磨牙、烦躁不宁、啼哭等情况。蛔虫、鞭虫感染严重时,可有阵发性腹胀、腹痛,甚至嚎叫痛哭,持别是蛲虫感染时,由于蛲虫夜间出入肛门周围活动,引起孩子肛门剧烈搔痒,夜啼则是孩子叙说不适的主要表现之一。孩子因偏食造成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也易引起夜啼,这种哭声细弱、低沉、嘶哑,伴有睡眠不宁、尿量减少、性情烦燥等情况。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以及性格的形成,其啼哭表达的方式及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作为孩子的父母,既要掌握孩子啼哭的特征与规律,又要学会将啼哭转化成与小宝宝交流感情的特殊语言,将一定会使您的孩子在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研究发现试管婴儿患癌症几率高

试管婴儿发生各类并发症、先天畸形及本身日后不育不孕等危险相对较大,然而,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9日报道,美国《小儿科》杂志最新刊登瑞典一项大规模研究首次发现,“试管婴儿”(IVF)早期罹患癌症的危险比正常儿童高42%。

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26000多名试管婴儿的个人资料,并与其癌症诊断记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53个孩子(从很小年龄到19岁)罹患癌症,比预期的38例癌症高出15例。这意味着试管婴儿儿童期癌症危险增加42%。

这些癌症包括:白血病、眼睛和神经系统肿瘤、实体肿瘤和6例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排除良性肿瘤的可能,试管婴儿的癌症发病率也仍然高出34%。

研究发现,这53名癌症患儿中,有7人同时还存在其它与癌症关系密切的健康问题,如,先天畸形和唐氏综合症等。

新研究主持人本格特卡伦博士表示,试管婴儿癌症发病率较高与IVF过程本身无关,而更可能与不育不孕本身或早产、出生体重低等出生并发症息息相关。

本文Hash:603cd5ab18fb172e63f55c88240a08e7496bab98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