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时“口径”要一致

孩子在幼儿园里,教育他们的是老师,一般来说,老师都是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教育要求、内容、方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可是孩子回到家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员”可能会很多,除了父母外,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叔叔、姑姑或者舅舅、舅母等等,由于每个人的家庭地位以及思想、性格、素养的不同,对孩子的态度、教育和影响也不一样。

一般采说,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都溺爱孩子,俗话说“隔辈亲”,常为孩子“护短”;姑姑、叔叔、舅舅、舅母常随着老人宠着孩子;父亲可能严格管教孩子,提倡衣着俭朴,母亲可能迁就孩子,讲究孩子的穿戴等等。这就造成了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不统一,教育“口径”不一致。由于“口径”不一致,带来很大的害处。因为孩子年纪小,不能分辨是非,对不同的态度和要求,不知道接受哪个才好,同时也给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愿望、要求和坏习惯,制造了“防空洞”,使之有机可乘。所以,孩于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可是回到家里就变了,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一个家庭里,尤其是成员比较多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内容、要求和方式方法,应该经常在一起商量一下,对对“口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Hash:b148d2b6b2fd767a58f3e9de0f219fba51263c93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