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美国家长不在乎

孩子走路要不要尽早训练,孩子挑食要不要予以纠正,在这些育儿细节上,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会有怎样不同的选择?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近日发布的《少子化时代中美家长育儿态度调查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家长对祖辈隔代教养、孩子行为养成等方面存在观念上的差异。这一研究分别在中国南京和美国犹他州部分托幼机构进行。

照料幼儿:美国家长参与多

调查显示,在“幼儿上托幼机构之前,由谁来照顾孩子”问题上,由母亲照料,中国为49.5%,美国为79.6%;父亲照料,中国为24.4%,美国为36.4%;一方祖辈照料,中国为63.4%,美国为20.9%;双方祖辈照料,中国为12.1%,美国为8%。调查数据显示,相较而言,中国父母在照顾孩子的参与度上明显低于美国父母,中国家庭隔代教养比例明显高于美国家庭。

但有意思的是,对“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宁愿雇保姆也不要老人照顾宝宝”这一问题,美国家长的反对态度却比中国家长更为坚决。美国家庭中隔代教养情况不如中国普遍,年轻父母更愿意选择老人来照顾孩子,而非保姆;中国家庭隔代教养情况较为普遍,但当面对选择保姆还是老人来照顾孩子时,中国家长却不如美国家长“旗帜鲜明”地选择老人照顾孩子。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中国祖父母在家庭教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年轻父母一方面依赖老人来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又对老人溺爱孩子的现实表示担忧。

生活习惯:中国家长要求高

中美家长对儿童行为发展动因的看法也有较大差异。对“父母应该尽早培养孩子自己大小便”这一问题,中国家长大多表示认同,一般在孩子1岁左右就开始训练,并赞成大多数孩子在15个月以前学会自己大小便。在“方便问题”上,美国家长似乎并不着急,他们将大小便看作是儿童自主性的表现,倾向于“顺其自然”,父母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尽量不去伤害他们的自主性。

对“孩子走路越早,说明他受到的训练越好”这一提法,中国家长也是普遍认同,美国家长却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儿童学会走路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不应人为训练而提前或改变。

“孩子挑食是家里大人惯出来的”这一说法,同样得到了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认同,而美国家长则有不同意见,他们把“挑食”视为“自然发展的结果”,认为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挑食的行为。调查人员介绍说,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不少主流观点认为,某种味觉偏爱在一个人生下来时就已形成,这样一种带有遗传性的特性能够影响幼儿时期饮食行为的获得,该观点得到了美国家长的普遍认同,因而他们对孩子的挑食行为有较大的容忍度。本报记者王柏玲

喂好辅食孩子长在不挑食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就爱吃炸鸡,就爱吃零食。其实,孩子的这种偏食源自于他婴儿期父母对辅食的选择。添加辅食的阶段是孩子一生口味形成的阶段。如果能从这个时期开始让孩子尝试各种食物、均衡饮食,将来对味道的适应性就比较强,不容易偏食、挑食。

辅食期如何培养孩子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呢?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年龄是4~6个月,如果是母乳喂养,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的孩子4个月大就要添加辅食了,而生长发育慢点的孩子则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婴儿辅食添加顺序应为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

父母应该在孩子4~6个月时添加谷类辅食,谷类食物属于铁强化物,这类食物很容易在孩子的胃肠道被消化吸收,父母可以选择米粉等泥糊状食品等;然后添加蔬菜,最早为根茎类蔬菜、瓜类,再慢慢增加到其他蔬菜,然后到水果;到孩子7~8个月,就可以添加鱼类和肉类了;到9~11个月再添加蛋类。

不少父母认为首先添加的辅食是蛋黄,这是过去的旧观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过早吃蛋黄可能是导致孩子将来过敏的原因之一。所以,现代医学观点建议把添加蛋黄的年龄推迟到9~11个月。

添加辅食时,添加食物的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比如,采取一次添加一种辅食的方式,头天给孩子添少量,第二天还是添加同一种,但量增多一点。2~3天后,孩子如果没有不适,就再加一种新食物。父母得更换不同类的蔬菜、水果、肉类、海味类,这样孩子的味蕾能尝试到各种各样的口味,将来偏食的几率就降低了。

提醒父母,有时候孩子偏食、挑食的毛病是父母培养的,比如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偏好哪种食物,就多给他吃某种食物,结果造成了孩子的挑食。

美国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兴趣班?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里,有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点,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琴棋书画一样不落下。但在美国,他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他们的早期教育更注重孩子社会性的教育培养。在美国,尽管公立幼儿园较少,但为了保证孩子们基本都上得起,美国政府规定,家庭年收入低于2.5万美金的,就有资格申请专门的补贴;不算太富的中产阶级,则可以将缴纳的幼儿园费用凭证,在年终时交给会计师,作为抵消个人所得税的费用。而且他们还有一则不成文的规定:幼儿园以培养儿童社会性为主,即培养孩子的社交和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能尽快融入社会。因而,美国幼儿园不设兴趣班,小一点的孩子在那儿就是学会自己穿衣吃饭,锻炼自理能力;大一点的孩子则重点学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孩子们的课程多以玩为主,而且是出门玩。如果有部分学生想发展某种特长,在幼儿园之外,有专门开设的音乐班、美术班等供家长们选择。当然也有些有钱人,会聘请家庭教师,只不过,这就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了。

本文Hash:5154928339909b8df3d6fc8651b4cd574e87311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