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用非语言教育孩子

摘要:家长如何用非语言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交往,或传授知识,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外,另一种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交往。这种非语言行为既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

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交往,或传授知识,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外,另一种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交往。这种非语言行为既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情绪,又能表示某些意图。笔者认为,家长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用非语言行为教育孩子呢?

目光的透视。目光是极为常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柔和、热诚的目光会给孩子以激励;埋怨、责怪的眼神则使孩子感到不安和失去信心;瞪着大眼、斜着眼则会使孩子有一种盛气凌人、轻蔑鄙视自己的感觉。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始终保持亲切、和蔼、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能使正在上进的孩子受到鼓舞,继续努力,使遇到困难、思路阻塞的孩子看到希望,增添力量,使有缺点错误的孩子得到温暖,增强信心。

在家庭中,父母应时时注意用亲切和蔼的目光主动去捕捉孩子的视线,使他感到父母时刻都在关心着他,爱护着他。在交谈时,父母应注视着他,以表示出您在专心听,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知音”。如果在孩子讲话时,你的眼睛不时地左顾右盼,那就会使孩子感到你心不在焉,他也就不愿在父母面前谈论他的想法和周围发生的事情了。

表情的传递。人的面部表情是内在态度的指示器,面部肌肉松弛露出微笑的神色,使人乐于亲近,令人舒服,给人快慰。面部肌肉绷紧,铁板着面孔,使人避而远之、望而生畏。

家长的面部表情,切不可随自己的情绪或孩子的情况变化而变化。高兴的时候,满面笑容,对孩子百依百顺。一旦不如意,就迁怒于孩子,这样也会影响孩子情绪。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这种做法:“终日给以冷遇和呵斥,甚至打骂等,使他们畏思畏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有经验的家长,即便是对待不听话的孩子,也不面露怒容,仍然以一种安详、慈善的表情,等待着孩子的醒悟。

服饰的熏陶。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往往能够体现出他的修养和气质。家长在穿戴上的态度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家长穿着适宜,打扮得体,经常能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那么,孩子将会受到形象的、具体的、美的教育,并将会使之渐渐产生愉快的、健康的心理。

姿态的感化。这里说的姿态,指父母的体态、手势、步态等等。父母以姿态帮助说话,可以使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看到生动的形象,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父母必须讲究姿态的美,力求使自己的姿态自然、大方、适度、得体,给孩子以稳重但不呆板,潇洒但不做作,文静但不孤高,幽默但不庸俗的感觉。这样不仅使孩子易于接受家长的教导,而且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起到感化的作用。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的五大禁忌

导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难教,其实是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的五大禁忌。中国式教育怎样教育孩子

8岁男孩强强(化名),每天睡觉前,要仔细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好,窗帘是否拉好,还经常半夜惊醒,全身发抖,大汗淋漓,尖叫有鬼要吃他。昨天,妈妈带他到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竟是妈妈长期给他讲鬼故事惹的祸。

家住南岸区福利社的王女士介绍,儿子3岁时很调皮,经常摔碎东西。有天晚上,强强又调皮,她讲了个鬼故事:“有个伸着舌头、长着獠牙、张着血盆大嘴的恶鬼,会偷偷跑到家里吃不听话的孩子。如果你不听话,恶鬼也会把你吃了。”强强一听,立马规矩。从此,这个鬼故事成了降伏儿子的法宝。儿子一调皮,家人就喊“鬼来了哟”。

之后,直到强强上小学了,都不愿意单独睡觉。“有时,卧室的门没关严,半夜滑开了,他一下子就会醒,醒了就哇哇大哭,说有鬼来抓他了。”

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说,强强属于典型受到父母“危险意识”教育的伤害。她称,父母是小孩最信任的人,孩子会认为婆婆爷爷父母的话绝对真实。长期在鬼故事的恐吓下,孩子从最初简单的害怕发展到心理情绪障碍。

梅教授称“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现在应该正确引导,慢慢纠正孩子对鬼的误解,让他知道那些怪物根本就不存在。

梅教授建议,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通过故事启发孩子懂得一些道理,而不是通过故事去吓唬孩子;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要让孩子了解这种危险以及如何摆脱危险,而不是一味的夸大危险让孩子害怕。

教育孩子五大禁忌语言

“不听话,就让狼外婆来把你吃了。”

分析: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恐吓只会让孩子更担心,影响他们的想象力。

“你再××,我就打断你的手,打死你。”

分析:这样的语言会让孩子从小不敢有自己的思维,害怕一做错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你这么想完全错误,应该……”

分析:不要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孩子的话。要让孩子有时间去整理思绪,孩子通常不会一次就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看着我的眼睛。”

分析:用“并肩坐”取代“面对面”,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

“随便你怎样,还吓得到我么?”

分析:这种说话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到得不到最亲的人帮助,没有安全感。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的五大禁忌

导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难教,其实是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家长与孩子语言沟通的五大禁忌。中国式教育怎样教育孩子

8岁男孩强强(化名),每天睡觉前,要仔细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好,窗帘是否拉好,还经常半夜惊醒,全身发抖,大汗淋漓,尖叫有鬼要吃他。昨天,妈妈带他到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竟是妈妈长期给他讲鬼故事惹的祸。

家住南岸区福利社的王女士介绍,儿子3岁时很调皮,经常摔碎东西。有天晚上,强强又调皮,她讲了个鬼故事:“有个伸着舌头、长着獠牙、张着血盆大嘴的恶鬼,会偷偷跑到家里吃不听话的孩子。如果你不听话,恶鬼也会把你吃了。”强强一听,立马规矩。从此,这个鬼故事成了降伏儿子的法宝。儿子一调皮,家人就喊“鬼来了哟”。

之后,直到强强上小学了,都不愿意单独睡觉。“有时,卧室的门没关严,半夜滑开了,他一下子就会醒,醒了就哇哇大哭,说有鬼来抓他了。”

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说,强强属于典型受到父母“危险意识”教育的伤害。她称,父母是小孩最信任的人,孩子会认为婆婆爷爷父母的话绝对真实。长期在鬼故事的恐吓下,孩子从最初简单的害怕发展到心理情绪障碍。

梅教授称“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现在应该正确引导,慢慢纠正孩子对鬼的误解,让他知道那些怪物根本就不存在。

梅教授建议,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通过故事启发孩子懂得一些道理,而不是通过故事去吓唬孩子;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要让孩子了解这种危险以及如何摆脱危险,而不是一味的夸大危险让孩子害怕。

教育孩子五大禁忌语言

“不听话,就让狼外婆来把你吃了。”

分析: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恐吓只会让孩子更担心,影响他们的想象力。

“你再××,我就打断你的手,打死你。”

分析:这样的语言会让孩子从小不敢有自己的思维,害怕一做错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你这么想完全错误,应该……”

分析:不要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孩子的话。要让孩子有时间去整理思绪,孩子通常不会一次就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看着我的眼睛。”

分析:用“并肩坐”取代“面对面”,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

“随便你怎样,还吓得到我么?”

分析:这种说话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到得不到最亲的人帮助,没有安全感。

本文Hash:02f65de04e43534877cb1cec06c15f3ca0a10b06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