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掉任性的“毛病”

摘要:怎样改掉任性的“毛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到1周岁,就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愿望了,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打人咬人、毁坏东西,对这种“毛病”应如何预防和矫治呢?1、满足合理的要求。并尽量鼓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到1周岁,就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愿望了,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打人咬人、毁坏东西,对这种“毛病”应如何预防和矫治呢?

1、满足合理的要求。并尽量鼓励、支持、帮助孩子完成他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成天总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发布禁令,这不许摸、那不许干。例如不到1岁的孩子想自己拿着勺子吃饭,但又吃不到嘴里,弄得满身满桌满地都是饭菜。这时可以给他一个勺子,同时成人再用另一把勺子喂他。假如有些要求不合理,例如要爬到窗台上玩,要动热水瓶等,对小年龄的孩子要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解决,可引导他去玩最喜欢的玩具,做最愿意做的事,既不要和孩子顶牛对着干,又不要迁就。

2、立点规矩。让规矩来约束孩子,但规矩不能要求过高,要符合年龄特点。例如出生后逐渐培养他遵守一定的生活制度,按时吃和睡。自动入睡。晚上能睡大觉,逐渐延长夜间哺乳时间(3-4个月时夜间可间隔6小时,5-6个月可间隔8小时)。不侵犯小朋友,能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食物。不玩弄危险物品等。

3、以身作则,态度一致。成人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成人的影子,如果家庭成员间总是爱大喊大叫,吵吵嚷嚷,对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发脾气,孩子就会模仿这些行为。立了规矩,家长们态度要一致,如果妈妈愿意培养孩子自己入睡,刚哭几声,妈妈却抱起来又拍又哄;爸爸要孩子坐下专心吃饭,妈妈怕饿着孩子,总是端着饭碗追着满地跑的孩子喂;孩子要玩危险物品,有的不让,有的则认为看着玩玩也无妨。这种要求不一致,处处破例,什么规矩也建立不起来,永远分不清是非,孩子任性的毛病就很难预防和矫治。其实适合年龄特点的规矩,开始执行几次,孩子是很容易习惯的,但破例一次,再矫治就比较困难了。

如何让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

当前,任性的孩子越来越多。稍不如意,他就大哭大叫,或者在地上打滚,或者丢东西、打父母,直到满足了他的要求才罢休。

孩子任性,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三岁的孩子,大脑和语言逐渐发育,行动独立,于是开始出现最初的个性倾向。若此时的孩子受到溺爱,便容易出现任性等不良行为。这种孩子神经类型的特点是不安静,易激动而不受拘束。

要让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迁就或打骂都无济于事,最好的办法是从小就引导孩子的个性向健康方向发展,不要溺爱孩子,以去掉任性的土壤和条件。

其次,要多关注,多教育孩子。尽量扩大他的交往范围,丰富他的社会联系,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陶冶孩子健康的性格。如活泼、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懂礼貌、守纪律等。孩子发生任性行为时,父母不要一个唱花脸,一个唱红脸,对无理的要求要拒绝,使他不能抱任何幻想。当然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尽可能早点满足,免得造成他任性。也可利用转移目标的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任性自止。孩子稍懂事后,就要讲英雄人物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使他明白任性的害处,从个性和行为心理上改掉任性的毛病。

了解3岁孩子的心理改掉任性毛病

3岁孩子的心理

①开始反抗:3岁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会用“讨厌”、“不干”等表达反抗的语言来表露自己的情绪,开始对妈妈的要求提出反抗,以此来表明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而且总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件事。

②凡事都想插手

孩子有了自信心后,很想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好哪些事。因此,不管对什么,都会表现出一种挑战倾向。孩子之所以经常做一些在妈妈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如闹着自己洗脸,穿不合适的衣服等就因为存在这种倾向。如果妈妈想帮孩子,反而被他认为是过度干涉。

③占有欲增强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其欲望也逐渐增强,已有的东西还想再买,不管看到什么都想要,甚至想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这一时期的孩子,只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后,欲望才会消除。

本文Hash:c2799e2d8474b407ac70eef9f917e06c8a9ea1de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