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跟妈妈同姓呀?

华华快上幼儿园了,到幼儿园之前妈妈告诉华华:“宝贝,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叫你华华、小华或者宝宝、宝贝,但是在幼儿园里呢,老师就不这么叫你了,知道吗?”

“那老师会叫我什么呢?”华华好奇地问。

“老师会叫你张华,也就是在你名字的前面加了一个爸爸的姓。”妈妈耐心地说。

“妈妈姓赵,那我为什么不跟妈妈的姓,叫赵华呢?”

我为什么姓“李”啊?

妈妈,你跟爸爸一个姓吗?

这一问题其实也很常见,孩子在入学或者对姓氏初有认知的时候,就会对父母发问,这时候,父母应该一方面解释姓氏的流传是一种传统,还要让孩子不至于产生“男尊女卑”的想法。

“这是中国的传统,大家都是这样!我们不能搞特殊哦!”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方式。家长的这种回答方式只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所有的老传统都是对的,都是应该遵守的,这样会导致孩子遵循老传统的盲目性。

“要是我们这样做,大家会不习惯的!”

一些至今保持的传统,对于社会和家庭稳定、人际交往都有积极的意义,妈妈应该让孩子去体会这一点,而不是让他们觉得传统只不过是束缚大家的枷锁。

“你要是愿意,也可以跟妈妈的姓啊!跟爸爸的姓属于中国的一个老传统,它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了,所以我们不遵守也是可以的。”

让孩子了解到随着文明进步,人们对传统在继承中不断进行改造。姓氏在过去承载着很多如“传宗接代”的内容,是男性特权的一种体现。现在仅是一个符号,孩子的姓氏可由家长经公平商讨后决定,孩子成年后,也有权选择自己的姓氏。

“有一些风俗和传统是落后的,咱们不用遵守;有些是可以帮助我们大家文明和进步的,是社会需要的,我们要保持!”

让孩子对传统和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并且积极继承好的传统。父母这样做,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受到民族文化充分熏陶的、健康上进的文明人。

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的同时,还要从小教育孩子认清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以及各家庭成员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使之明白家庭中的任何成员都是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不但有利于加强孩子对家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孩子从小认清自我,养成关爱家庭成员、尊敬老人以及爱护年幼兄妹的习惯和良好品质。

与此同时,父母还应尽量减少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变化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的不良影响。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疼爱,及时观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及时给予指正和教导,使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妈妈,你为什么和我不一样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产生性好奇。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问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提供给孩子正确的性观念、性知识,而不是吓唬,或者装作未听见。

中午十分,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窗外的树叶耷拉着,宛如熟睡中的大象耳朵。满头大汗的小艾杰钻出篱笆,缓缓地绕过花坛,向屋子里走去。

屋子里,袋鼠妈妈谭爱美刚刚打扫完房间,此刻的她正站在淋浴喷头下,享受着凉水澡的舒畅。

“妈妈——”小艾杰喊。

“妈妈在浴室,冰箱里有冰淇淋,你自己拿出吃吧!”谭爱美知道小艾杰的习惯,当他在外玩累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冰淇淋。

一两分钟后,小艾杰舔着冰淇淋推开浴室的门,向里面探头看了看,“妈妈,你怎么和我不一样啊?!”

“有什么不一样?”袋鼠妈妈迅速地冲干净身体,她知道艾杰的问题源自他的好奇,准确地说,是“性别的好奇”!

“我和爸爸都有小鸡鸡,你怎么没有啊?妈妈。”艾杰问,

袋鼠妈妈擦干身子,穿上睡衣,领着艾杰坐在沙发上,这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她决定趁这个好机会对艾杰进行初步的教育,让艾杰早点认识性别,区分男女间的不同之处。

“因为你和爸爸是男人,妈妈是女人啊!”袋鼠妈妈回答。

艾杰停止舔冰淇淋:“男性和女性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爸爸有胡子,妈妈就没有!”

“我以后也会有胡子?”

“当然,你是男性嘛!胡子是男性的特征,胡子可以让男性变得酷酷的,就像你喜欢的超人一样!”

艾杰眨巴着眼睛思考了一下,又问:“妈妈,为什么你的胸部比爸爸的大,是不是这也是你和爸爸的区别?”

袋鼠妈妈点头,笑着说:“艾杰说得很对,真聪明!”

“我会不会长胸部啊?”艾杰又问。

听了儿子的话,袋鼠妈妈差点笑出声来。她知道,她必须很正式地和儿子谈谈。她要用正常的谈话方式,不论孩子提出来的问题多令人可笑,多么令她困窘难堪,她都必须予以接纳,要耐心倾听孩子心中的感受。因为对孩子的问题,父母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孩子,会使孩子对问题产生更大的疑惑,甚至会认为性是污秽的、不可讨论的东西。

袋鼠妈妈耐心地解释:“男人是不会长胸部的,这是人体的构造原理,就像女人不长小鸡鸡一样,明白吗?”

艾杰点头,又摇头:“姐姐也是女人吧?妈妈?”

“当然属于,姐姐们和妈妈一样,是女性,你和爸爸一样,是男性!”

“那姐姐的胸部为什么没你的大?”艾杰问。

谭爱美回答儿子:“姐姐们还没长大啊,等姐姐们长大了,胸部自然就发育起来了!”

“哦,我明白了!”小艾杰点头,“怪不得爸爸也说,等到我长大了,发育起来后,小鸡鸡也会和他一样大!”

“艾杰说得很对!小孩子的身体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生很多变化的,当你发现身体有了变化后,不要惊慌,这是很正常的,就像小树苗发芽、长高、长出树叶一样,是成长的一部分!”

“那么说,我就是一棵小树苗啦?”

“你和姐姐们都是小树苗啊!”袋鼠妈妈顿了一下,她觉得这也是培育儿子尊重别人隐私权的时机,她马上说道:“艾杰,当妈妈和姐姐们洗澡时,如果你没有得到允许,是不可以随便进来的,明白吗?”

艾杰摇头:“为什么?”

“因为妈妈和姐姐们是女性,而你是男性,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所以呀,当妈妈和姐姐们洗澡时,你突然进入,我们会觉得不舒服的。这并不代表妈妈和姐姐们不爱你,这是一种尊重!”

“那我洗澡时,姐姐们也不能进来!”

“姐姐们是 不会进入的,因为她们尊重你啊,所以,你也得尊重她们,明白吗?”

“明白了,妈妈,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要互相尊重!”思考一下,艾杰又补上一句,“妈妈,下次你洗澡时,我不会进来了!”

袋鼠妈妈又说,“下次妈妈洗澡时,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可以先敲门,向妈妈询问,妈妈会帮你解决的!”

这时,门外有人喊艾杰出去玩,艾杰与妈妈吻别后,就匆匆地去与小伙伴们会合了。

经过今天的事,袋鼠妈妈得出一条宝贵的经经验:家长不要在与孩子论及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就露出一脸的害羞或者不高兴,更不要嘲笑或侮辱孩子。作为家长,应该拥有一套健全的性观念,视性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正确地看待“性”。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给我自由?

在武汉举行的一次近4200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题为“给我一点儿时间”的作文比赛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的题材――被妈妈逼得没有一点儿自由,压力特别大。其中有孩子写道:妈妈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变色龙”,考了满分她睡着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河东狮吼”,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等等。

这种情形肯定是为孩子殚精竭虑的母亲始料不及的。这就提出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话题:什么是真爱?怎样去真爱?

一、爱不能强加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如何爱孩子,却是许多父母未必能及格的考题。

孩子虽小,却是和父母有平等权利的人,爱不能强加,爱是有尊严的享有。

美国有一个儿童父母双亡,后被一富豪资助,从此顺利地长大,并完成了学业。这个儿童的成长过程,经常被一些媒体跟踪报道。

在他大学毕业前,又有一位记者找到他,问他是不是很感谢资助他的那位富豪,打算毕业后怎样报答他。谁知这个孩子却说:“不,我不感谢他,他用我的贫穷来换取他的名声,我们是一种等价交换,根本不需要报答和感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是有尊严的,即使是弱小的人。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表达关爱的时候,尊重是第一位的。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我们成年人还常常被人一厢情愿地去安排做不情愿的事,用这样的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想想孩子,就会明白怎么把真爱给孩子了。

二、留出足够空间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我说,你吃鸡蛋的时候观察过吗?所有的鸡蛋都有空隙,因为有空隙才能生存。如果鸡蛋变成实心的,必死无疑。我听了深有同感:我们难道还不如一个鸡蛋吗?为什么不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些磨难。磨难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磨难中站立起来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一切,化解所有磨难,一时顺利了,或许换来终生的软弱和依赖。

在一次夏令营中,辅导员老师晚上查铺,看见床底下竟然还躺着个人。这位老师心里一惊,拿手电筒一照,这才发现这位躺在床下的人是床上学生的爸爸。这位爸爸看到老师,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我儿子睡觉不老实,总是蹬被子,有时候会从床上滚下来,我担心啊。您别声张,明天天不亮我就偷偷回去,您千万别让大家知道。”

我曾目睹一个场面:一个妈妈送读初中的儿子上学,同学们见了一劲儿挤眉弄眼,妈妈刚刚离开,孩子们就嚷了起来:“宝贝,妈妈送来的?”“你真是一个乖儿子啊!”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也许不会想到,您的爱的举动可能让孩子很尴尬呢!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包办而能力低下,并因无能而自卑,因自卑而愈加无能,如此循环,后果可以想见。

父母生儿育女,就有了爱的责任,爱的唯一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因此除了学习,更要注重品德、性格、体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单纯注重学习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畸形的,不能真正适应未来生活,他们的独立性、动手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等方面的才干都会有缺陷。一直以来所说的“高分低能”是这类缺陷的形象化。有人认为“高分低能”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把原因归结为“独生”。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作为“自然人”来到世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异,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品质和 力。

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这一点上,上帝对谁都不会免费。因为人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既然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代替孩子体验。

三、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我经常写的8个字是:“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亲身体验过了,才叫真切的经验,每个人实际上都是靠着经验来生活。你相信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你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怎么样做是错的,怎么样做是安全的,怎么样做是危险的,这些都是你的经验告诉你的。所以我们如果对孩子包办代替,就使他丧失了这一切,使他们变得无能而脆弱,有翅膀不能飞翔,有脚不能走路,有知识不能运用,遇事就惊慌失措。现在出现一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30岁儿童”,指的是30岁的人了还像孩子一样,凡事不能独立自主,这是一种人的退化。这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父母,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警醒。

我给父母们的建议就是“三要三不要”: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不要代替孩子决定,而要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不要代替孩子体验,而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品尝;不要代替孩子总结,而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反思。

本文Hash:a9d273990a7ee73a4a0f9cf73cc8cf2edef6c158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