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策略

    2008年,中国多地爆发手足口病疫情,并有数十名婴幼儿因此丧命。2009年时下,河南、山东、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又出现手足口病疫情,且已有数十例患儿死亡。手足口病虽可防、可治、可控,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可引起低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

    疾病特征

    季节性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4月开始增多,夏秋季达高峰或易流行。

    2.根据日本、英国等欧洲发病资料,有周期流行特点,间隔2~4年。

    好发场所

    1.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2.幼托儿童较散居儿童高。

    3.调查发现,幼托儿童接触病人后,37%出现显性临床感染。

    4.家庭与散居接触者出现显性感染极少,约5%~10%。

    人群特征

    1.主要侵犯对象为5岁以下幼儿,发病率可高达14.23‰~32.85‰。

    2.家庭接触发病,二代发病率约30%,12岁以下儿童可高达77%。

    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传染性

    传染源

    1.人类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2.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健康带毒者、隐性感染者。

    3.健康人病毒携带率:5岁以下11%,5岁以上至成年人82%。

    4.显性病人患病期间,口鼻分泌物,粪便及疱疹液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1.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2.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

    3.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上一篇

1/6

下一页

预防手足口病的15字口诀

  从今年1月份起,截至4月8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122例,死亡1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病例43例,其余均为临床报告病例,累计住院病人349例,有1例重症病人。目前,我省手足口病疫情仍呈高度散发,未出现新的危重、死亡病例。

  不得随意转送上级医疗机构

  省卫生厅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手足口病诊治专家组的作用,加强对手足口病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诊疗、救治工作。对重危病患儿,要及时请上级专家组会诊、指导。

  同时,各地要分级设立手足口病诊治定点医院,并相对集中收治病情较重患儿。为确保患儿及早治疗和防止交叉感染,对初诊或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人,原则上以县(市、区)为区域就地诊治,不得随意转送上级医疗机构,更不得跨区域转送至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

  对危重患儿经省级专家组会诊并同意方可转送至省儿童医院,省儿童医院为省级手足口病危重患儿救治定点医院。

  各级医疗机构还要严格执行门诊预检分诊制度,落实诊疗过程中的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登记、报告工作。

  当前预防工作是关键

  疾控专家呼吁,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为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3岁以下更为多见。

  主要的症状,手心、足心、口腔黏膜和肛周等部位出现疱疹样的皮疹和溃疡,个别患者还会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疾控专家提醒,当年幼的孩子出现发热、上述特殊部位有半颗米粒大小的皮疹和咽喉炎时,就应及时上医院就诊。

  同时,患者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也可经口传播;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可经口感染,并造成流行。

  卫生部也对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出易记易操作的15字防病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手足口病的预防原则

手足口病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参考资料

手足口病防治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本文Hash:c9a11f12c94e43ca1ca4dd1d6220bf781583a35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