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口腔炎 健康护理要点需谨记

  鹅口疮

  又称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使用不洁奶具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

  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严重者可累及消化道或呼吸道,引起真菌性肠炎或真菌性肺炎。

  疱疹性口腔炎

  多见于1~3岁小儿,其中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此病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全年均可发病,无季节性,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小流行。

  临床表现: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病程长,发热可持续5~7天,溃疡10~14天愈合。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溃疡性口腔炎

  多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在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生。初起为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可发生于口腔粘膜各处,以舌、唇内、颊粘膜多见。全身反应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

  健康护理要点

  1、对症治疗:

  a.鹅口疮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洗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合液,每日2~3次。

  b.疱疹性口腔炎局部可涂疱疹净(碘苷),亦可涂西瓜霜、锡类散、冰硼散等。每日2~3次。

  c.溃疡性口腔炎局部可涂金霉素甘油、中药养阴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每日2~3次。

  2、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避免酸、咸、辣、热、粗、等刺激性食物。

  3、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为患儿涂药或清洁口腔前后要洗手,患儿的玩具、食具、毛巾等都要及时消毒。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水瓶及奶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煮沸消毒。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

  4、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应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编辑:珊珊)

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主要有以下三种:

  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家庭护理要点:

  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4、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疱疹性口炎: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

  1、急性期多为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局部可用疱疹净(研细涂之)或中药锡类散。

  2、保持口腔清洁,勤喂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刺激。

  3、应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细菌性口炎:它多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可发生于口腔粘膜各处,以舌、唇内、颊粘膜多见。初起为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全身反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

  1、如感染严重、症状明显、口炎范围大时,应尽早就医给予抗生素静滴或肌注。

  2、局部可涂金霉素甘油、中药养阴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强口腔护理及对症治疗。

  创伤性口炎

  多因外伤、硬物擦伤或新萌出乳牙的创伤,使相应的口腔粘膜损伤。病损无定形,与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关,多为单个损害。

  以下为两个婴幼儿特有的创伤性口炎:

  1、婴儿舌系带溃疡:是由于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锐利,或同时有舌系带过短,以致两者反复摩擦形成溃疡,久之进一步形成较硬的纤维瘢痕,影响舌的运动。

  2、贝氏口疮:有的婴儿经常吮吸拇指、异物(如玩具等),反复多次后可在粘膜较薄的上颌翼钩处形成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家庭护理要点:

  1、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素,如纠正不良习惯、磨改过锐的切缘、牙尖等。

  2、局部涂抹1%龙胆紫等消毒抗菌药。

  3、如舌系带反复溃疡已形成瘢痕的,应带患儿到口腔科行舌系带矫正术。

  地图舌

  地图舌又叫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缺乏微量元素锌是地图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较多见,还可能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以及口腔内的慢性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有关。常有明显的家族史。中医认为是脾湿所致。病损开始时,在舌尖、舌背或舌边缘上出现一个灰白色微凸的小圆形病区,病区周围是白色或黄色稍微凸起的弧形边缘,界限明显。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变成火红。病区可逐渐扩大,最后融合成为边缘不齐的地图状,故称“地图舌”。病损有自行缓解和愈合的可能。小儿常无不舒服的感觉,有的出现轻度麻、刺等不适感,个别小儿暂时拒食味重的食物。

  家庭护理要点:

  1、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补充微量元素锌,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蛋白锌、铁锌氨基酸等。服用中药,消除脾胃湿热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继发感染。

  奶瓶性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儿吸吮奶瓶而进入梦乡,放纵牙齿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还会造成齿列不整。

  家庭护理要点:

  1、哺乳完毕后,用纱布或牙刷沾水清洁牙齿表面,建立幼儿喜爱口腔清爽的感觉,尽早戒除奶瓶喂食的方式。

  2、照顾好乳牙,让它不要因严重龋齿过早脱落,而导致齿列不整;若发现齿列不整,尽早就医。

如何知晓宝宝是病毒性感冒,护理患儿家长谨记几要点

最近天气时冷时热变幻莫测,导致很多宝宝患上了病毒性感冒,宝宝一旦得了病毒性感冒妈妈怎么护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病毒性感冒症状有哪些

体温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水,打喷嚏,咳嗽,精神尚好,食欲减退,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极少数患儿会发生高热惊厥。

最明显的症状:

高热、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传播途径:

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也可能通过使用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宝宝病毒性感冒护理方法

多喝水

孩子得了病毒性感冒,容易出现发热、呼吸加快、咳嗽、气管中分泌物增多等现象,这些都会使得体液丢失,从而导致孩子缺水。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多让孩子喝水,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并且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利于痰液咳出。

多吃蔬果

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抵抗力。孩子患病毒性感冒时,体内维生素的消耗增加,血中维生素的含量降低,所以家长要注意在孩子的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深绿色、橙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

积极退烧最重要

3个月以下的婴儿直肠温度超过38℃,3个月以上、3岁以下的宝宝体温超过39℃,一定要去看医生,按照孩子的年龄合理用药。

清洗鼻腔

6~10岁的儿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部,能加快感冒的恢复。可以让孩子仰卧,每个鼻孔滴两到三滴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擤出来或用鼻腔清理器吸出来。

并发症的处理

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被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者并发其它部位的炎症。常见的有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这时候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保持房间通风

宝宝的房间一定要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为宝宝保暖,切忌出汗受寒。衣被不宜过厚或过薄,但一定要保暖。

注意休息

孩子感冒后应该注意多休息,保留复原的体力,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恢复。

本文Hash:bb4e495d637b634a6972d63602ba1b0fe3293894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