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频繁吐奶或胃出口被堵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吃奶的状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带其就医。

呕奶,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的“恶作剧”。然而,这一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大问题。

专家提醒,如果婴儿出生后吃奶和大便都正常,生长发育也良好,但长到第2~3周时却出现较频繁的呕奶,有时甚至从口鼻腔喷出来,这很可能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早期表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又祥介绍,每一千名新生儿中就有两至三名这类患儿。该病早期常常会引起脱水、碱中毒、电解质紊乱、体重增长缓慢,耽误治疗的话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很可能危及孩子的性命。

专家提醒

确诊其实很容易

据介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并不困难。有经验的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就基本能够诊断,结合b超或胃肠造影就可以完全确诊。但张又祥表示,他诊治的22名患儿的求诊经历均异常曲折。为此,市一医院目前增设了婴儿呕吐专科门诊,还专门建立了婴儿呕吐网站(www.ooo1st.com)。为了方便该类患儿诊疗,他们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热线(2-8148172)咨询。前来就诊的患儿24小时就能确诊。

该病发病率为2~3%。

出生一周以内的婴儿在吃完奶后常常会在嘴角边留下少量的奶汁,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发育还未成熟,属于正常现象。之后随着婴儿的发育,这种现象通常会逐渐减少,在三至六个月后停止。然而,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吃奶和大小便都正常,但到了第2~3周时“溢奶”越来越严重,“溢奶量”越来越多,甚至有大量带酸味的奶汁、奶凝块从口鼻腔喷射而出,家长就要高度注意了,因为这就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典型症状。

张又祥介绍,人的胃部就像是一个口袋,这个口袋下方的出口叫做幽门,正常人有一段薄薄的幽门括约肌控制着这个出口的开闭。一般情况下,胃部一边消化胃囊里的食物,一边会进行收缩运动,把经过胃部消化的食物通过幽门往下排,进入下一道消化吸收的“工序”。“但在每1个新生儿中,就会有2~3个婴儿的幽门括约肌天生比一般人的更长更厚,就像一条又粗又宽的橡皮筋一样,把胃部的下端开口勒得紧紧的,使胃囊中的食物难以通过。这样,在胃部的运动作用下,食物就只能沿着食道往上排,最终从嘴里‘喷’出来。”

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

据张又祥介绍,他近两年接诊了2多名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表现和家属的处理方法如出一辙:孩子在出生后的头两周内吃奶和大便往往都与正常的孩子无异,这是由于孩子的进食量较少,幽门虽然狭窄,但还能勉强应付,故症状不明显。然而正因为这段时期的“正常”表现,孩子第2~3周的溢奶、吐奶现象往往被家长误认为只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或者喂奶方式不当等。因此,家长常常会找各种各样的“消化药”给宝宝吃,同时不断地更换高级的奶瓶、奶嘴或奶制品,但往往一点帮助也没有,吐奶越来越严重!焦急的家长于是从小医院找到大医院,从综合医院找到专科医院,从小医生找到老专家,从西医找到中医……但患儿因为“没奶下肚”,常常感到饥饿,需要反复进食,但又反复呕吐,甚至一天吐上十多次。无可奈何的家属就只好整天整夜地抱着宝宝哄啊、摇啊!不断地给宝宝喂奶、不断地换衣服、换被单!祖孙三代人常常被折磨得筋疲力尽、欲哭无泪。而像呕血、败血症等危及孩子生命的并发症却越走越 ……

多种并发症或可致命

张又祥解释,由于患儿吃下去的食物进入胃部后无法进一步被消化吸收,孩子最初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后来就越来越消瘦、越来越憔悴,最终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和贫血,甚至连哭的力气也没了。“也就是说,这种病如果不治疗,孩子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活活被饿死。”

另一方面,患儿因为反复进食又反复呕吐,很容易出现脱水、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除此以外,这类儿童胃酸分泌本身就比正常人多,呕吐时不断反流的胃酸常常会把食道“烧”坏,使之发炎、糜烂甚至出血,“很多情况下,患儿的家长是看到孩子吐血了,才吓得带孩子到医院看。”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收过的这类患者中,情况最严重的是一名4多天大的男婴,入院时食道和胃都已经被酸性胃液严重“烧烂”,由于免疫力下降,还出现了败血症等多种合并症。

全麻开腹风险大创新手术化危机

张又祥介绍,抗痉挛和更换喂奶方法等内科治疗可以暂时缓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呕吐症状,但要根治的话,就得通过手术治疗。

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全麻状态下外科开腹手术,但最新治疗方法——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不需全麻,也不需要开腹,手术时间只需要半个小时。

他介绍,传统的外科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在患儿右上腹开一个3~5厘米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进入腹腔,把幽门括约肌部分切断,给紧闭的幽门松一松绑。“但这种传统手术很多家长一听就被吓怕了。”张又祥介绍:“首先,这类患儿的身体状况通常比较差,未必能够耐受全身麻醉。而3~5厘米的切口对于一个出生才几周的婴儿来说,几乎贯穿了大半个肚皮,疤痕会随着孩子长大而成比例长大,影响日后的美观。同时,因为患儿的抵抗力较低,也容易出现切口出血、感染及肠黏连等手术并发症。”目前采用的还有腹腔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虽然手术切口较小,但也需要全麻。

25年开始,国际医学界出现了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报道。据了解,这种手术方式无需麻醉,只需给小病号打镇静剂,让他们乖乖“睡觉”即可进行。手术中,医生把一根婴儿专用的、直径只有5.9毫米的超细胃镜从患儿嘴巴沿着食道伸进胃部,再用附在胃镜旁的一把头发丝般粗细的刀将幽门括约肌切开,整个手术过程只需2~3分钟。张又祥表示:“这种治疗方法不会在患儿肚皮表面留疤痕,更不用担心伤口感染,而且切口不会出血,孩子苏醒后就可以进食。”

据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中国首家、世界上第二家成功开展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医院。自26年以来,他们已经为22名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孩子进行了这项治疗,最轻的患儿体重只有2.6千克。从随访情况来看,全部孩子都治愈,没有再出现吐奶现象。

文/记者黎蘅、伍仞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又祥

宝宝频繁吐奶?或是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常见的食物过敏问题,也是婴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据有报道,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0.3-7.5%。

  

婴儿频繁呕吐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

  由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在临床上的表现轻重不一,形式多样,有些还不是非常典型,因此往往容易造成误诊。牛奶蛋白过敏除了可出现过敏性患儿常有的表现,如脸面部、四肢、躯干、臀部等部位的湿疹、荨麻疹,反复出现鼻痒、喷嚏、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之外,它还可表现出消化道的症状。

  这是因为幼儿由于消化道屏障功能尚未成熟,对外来抗原的处理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婴儿肠道的正常菌群也还未建立,当外来的抗原破坏了自身的稳定时,就有可能会刺激胃肠粘膜而形成免疫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相应的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这种过敏反应多在进食后数天或数月后开始出现。如果给这些孩子做胃镜检查,可发现胃粘膜的一些糜烂等改变或十二指肠粘膜的增生。但在临床中这种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牛奶蛋白过敏患者却常被误以为是胃炎、胃食道返流或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结果在给予这方面的对症治疗后病情虽然会稍微有所缓解,但继续进食这种配方奶粉时,这种情况还是会反复出现。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易影响发育

  由于新生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牛奶蛋白原本正是保证他们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来源,但却因为机体对摄入的蛋白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应而使得这些食物摄入后出现反复呕吐或腹泻等,最终导致这些营养物质无法被真正吸收。如果这种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不仅会造成病情迁延不愈,而且还可能会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再严重一点的甚至还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对这种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婴儿来说,及早诊断、及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如果遇到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小婴儿出现有反复的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湿疹等表现时,应警惕是牛奶蛋白过敏,及早给予饮食干预。

  对于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儿,如果是人工喂养的,需暂停现用的配方奶粉,试改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妈妈则需严格回避牛奶或奶制品等致敏食物,但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待这些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儿长到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也要注意,尽量遵循逐一添加、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以发现并避免其他可疑的过敏食物。

  所以,在宝宝喂养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状况,出现喝下及时就医,以免耽误宝宝的健康成长发育。

宝宝缘何频繁吐奶?

婴儿出现吐奶,首先要明确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吐奶。溢奶属正常现象,常与喂养不当及婴儿生理特点有关。婴儿病理性吐奶常常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

临床常见病因有:

新生儿大吸入羊水,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吐清水、黏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

②幽门痉挛。

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

新生儿一般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出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吐奶。

④感染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

包括消化道感染、中耳炎、、败血症、等。

⑥消化道畸形,有5种情况。

新生儿出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常吐出像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常在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状物。

出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出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可胆汁。

出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综上所述,对婴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生产史、喂养史以及其他伴发症状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该注意观察婴儿的腹部有无胃型、肠型、及仔细检查肛门。对早期频繁呕吐者,明确诊断前应先禁食,一旦发生呕吐,应取侧卧位,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同时立即转小儿外科门诊。

本文Hash:4ae03c66ed3ec5598a6b82729f28daabd9b892b9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