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期望高,孩子过得累

  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孩子呱呱坠地时,毅然辞掉工作,做起全职妈妈。广州市曾做过一项调查,在243位妈妈中,正在做全职妈妈的有59个,占24%。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阎水金表示,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能否认,全职妈妈的育儿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凡事包办,孩子很“黏”人

  “女性辞去工作专门照料孩子,可以保证孩子在最需要妈妈的时侯,与妈妈朝夕相处”,阎教授说,这对婴幼儿早期的身心发育以及亲子关系的建立都十分有利。此外,全职妈妈可以做到“一对一”地观察、了解孩子,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和知识教育上提供更好的照顾和引导,并尽早发现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

  但是,有些妈妈不当的养育方法,不仅没有发挥出全职妈妈的优势,反而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阎教授告诉记者,一些全职妈妈对孩子过度关注、过度照顾,即使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也全权负责,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意志力不强,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特别“黏”人。

  记者的朋友孙女士就有着类似的困惑,她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2岁的儿子似乎比周围孩子更难带,很“黏”人。妈妈做饭时,他待在厨房里;妈妈打电话时,他坐在妈妈身边;他玩玩具时,要叫妈妈陪着一起玩;吃饭时,还一定要妈妈来喂;看不到妈妈就大哭大闹。

  妈妈期望高,孩子过得累

  阎教授说,还有一些全职妈妈,由于承担起了几乎全部的育儿任务,不要他人帮忙,客观上导致了孩子与妈妈之外的亲人(爷爷、奶奶,甚至父亲)接触少。而且,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父亲的经济压力就会较大,因此他们往往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而对孩子关注不多。如果再不能带孩子去接近更多的同龄伙伴,就会丧失了和同伴游戏、相处的乐趣,导致孩子不习惯群体相处,缺乏交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全职妈妈大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她们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教育孩子,孩子必然会在将来的成就中高人一等,这种高期望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个别全职妈妈一心想复制天才儿童的成功之路,用制定的各种培养计划,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娱乐时间;而在对各方面的要求上,也表现得过于严格,指责过多,却不知,这些都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阎教授表示,孩子3岁以前由妈妈来养育更科学,更显人性化,但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走向人群。特别是在孩子两岁半时,妈妈应该带孩子去社区亲子园或幼儿园,为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做些准备。

  曾做过全职妈妈的幼教工作者洪女士告诉记者,全职妈妈容易不知不觉就管得太多,所以应该时常有意识地反省一下,尽量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比如,她从不简单地灌输孩子应该如何、不许如何,而是给孩子建议,并把最终决定权留给他们。此外,洪女士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还提醒全职妈妈们要有提升自我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孩子不仅从妈妈身上学到知识,还学到了解社会、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能力。

孕妈妈孕期太过紧张或影响孩子身高

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高,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小于胎龄儿”发育值得家长高度重视,治疗不能等到青春期。

补钙、锻炼、食疗、采用偏方……眼见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矮小,很多家长十分着急,用尽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身高“蹿一蹿”。然而,临床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青少年儿童由于骨龄趋近成熟,结果贻误最佳长高时间,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很多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身材矮小现象,被称为‘小于胎龄儿’,如果没有早发现早介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家长应从孩子两岁开始关注其身高发育。”专家表示,家长们应摒弃“孩子发育晚,等到青春期还能长”的侥幸心态,而应从襁褓中甚至母亲怀孕时就开始重视孩子的身高。

案例

“小于胎龄儿”比同龄孩子矮一截

王女士的女儿笑笑今年8岁,据其介绍,笑笑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比其他新生儿个头小,虽是足月出生,但她只有42厘米长,小于规定标准的50厘米。原本以为孩子稍大一点会“见风长”,谁知其个头始终比同龄孩子矮一大截。“我跟她爸爸都身高不算矮,她怎么个头这么小呢?”王女士为此非常着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认定,笑笑不长个是因为她在母亲子宫内时期就发育不好,生下来就是个“小于胎龄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梁立阳教授告诉记者,笑笑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小于胎龄儿”,即明明足月诞生,可是一出生身长和体重就比标准低。据介绍,我国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达到6.39%。“这些孩子会像笑笑一样,一生中两次身体发育高峰阶段的身高生长水平都无法赶上其他同龄儿。在其他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上,这部分孩子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她表示。

由于发生几率较高,“小于胎龄儿”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病因。

原因

或与孕妇怀孕时情绪低落有关

梁立阳表示,孩子一出生就个子小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孕妇吸烟或饮食差、胎盘功能不正常(一般母体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相关。而在以往的统计中,孕妇营养吸收不够是一大主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营养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越来越少,许多孕妇反而是孕期营养过剩,生下的巨大儿非常多。”她说。

那么,为什么还是源源不断有母亲诞下“小于胎龄儿”呢?临床调查发现,这些妈妈在孕期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等情况,其中部分孕妇为产前忧郁症患者。

“我们接待过一位妈妈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患有产前忧郁症,虽然她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孩子也足月,但孩子的身高远远不达标。”梁立阳介绍,临床问诊发现,现在很多孕妇在怀孕后由于感受到来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和焦虑。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则是对怀孕过度谨慎紧张,导致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长此以往,虽然营养充足,但孩子生下来却身高不达标。

名词解释:

“小于胎龄儿”是指一个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和(或)体重低于其胎龄所预期达到的身长体重,对于足月儿(胎龄近40周)来说,出生时体重如果低于2.5公斤即为“小于胎龄儿”。

提醒

两岁身高不“及格”应就医

专家介绍,由于“小于胎龄儿”中有近两成在一生中都会存在生长偏慢、身高偏矮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及早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就成为家长们最应关注的重点。

梁立阳指出,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于胎龄儿”儿童来说 从出生到两岁期间的身高增长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两岁时的标准身高就是道“及格线”。“能追上这条线就说明孩子生长能力没问题,反之就说明孩子可能已无法达到正常的生长标准,存在生长障碍。”梁立阳指出,如果“小于胎龄儿”在两岁时没有追上,以后与同龄人身高的差距将有可能越拉越大。

“这是因为孩子的身高受遗传、营养、自身的生长速率等很多因素左右,而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在婴儿期至3岁,以1岁以内最快,另一个高峰则出现在青春期。所以对于‘小于胎龄儿’来说,有效抓住此阶段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梁立阳介绍,参照目前我国两岁儿童的身高标准,男孩平均身高为89.1厘米,女孩为88.1厘米。如果孩子足月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两岁时男孩身高低于82.3厘米,女孩身高低于81.3厘米,则可以判定为生长障碍。

“一旦低于标准水平,在专科确诊后就应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治疗,效果会比进入青春期后再治疗要强很多。建议每位家长都认真参照标准,审视自己宝宝是否已达标。”梁立阳表示。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值得妈妈期待的七大惊喜

每个妈妈心底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宝贝长大之后能对自己说我爱你。其实,不用等到他长大,从一出生他就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你的爱。

1你的孩子将会说“我爱你”

有一天,你会从你的孩子嘴里听到这神奇的三个字,完全自发的、没有任何人指使的、你的心都会化了的。

每个妈妈心底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宝贝长大之后能对自己说我爱你。其实,不用等到他长大,从一出生他就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你的爱。

虽然,刚出生的宝宝并不会给你太过热烈的表示,不过,随着你和他一天天的相互了解,你会感觉到你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慢慢形成,这比大声说出“我爱你”更加有意义。事实上,依恋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你照顾孩子的时候,他会“每天爱你多一些”,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谢谢你”。

我在对你笑,是对你说:我爱你

你可能听人说过,孩子最初的微笑只不过是无意识的反射。但最近的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笑容可能有更多的含义——这浅浅的、咯咯的笑,很可能是他在对你的笑进行反应——他正在凭着本能和你建立情感纽带。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最早出现在孩子6~8周之间,这会让妈妈们格外惊喜。你的孩子可能一见到你的脸就会笑,或许还有爸爸的、爷爷奶奶的。他开始把“你的脸”和“一种好感觉”联系在一起了,你看,你们的联系就是这样加深的。

我盯着你看,是对你说:我爱你

从一出生,婴儿就可以辨认出妈妈的声音和味道。下一步,他会将这些可以信任的声音和气味与能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你发现他总是盯着你的脸看,就好像他要记住你的脸似的。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他是想确认,让他觉得“舒服”、感到“爱”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下一次当你的孩子紧紧盯着你的脸的时候,不妨给他一些时间,让他把你看清楚。

2你的孩子会长大到不能再坐在你的腿上了

抱着你的孩子给他喂奶,搂着他给他读书,或是拥着他一起看窗外的风景,所有这些美好的时光都将不复存在,相信我!

当有一天与儿子并肩走在一起,发现他已高出自己半个头,牵手的感觉也不再是小手牵大手般的温柔,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听到儿子一句体贴的问候,感觉儿子是长大了;儿子喜欢的电视频道从少儿台变成了固定的体育频道,嘴里满是我陌生的球星名字,感觉儿子是大了;听到儿子不满的一声“砌”和“句句在理”的争辩,感觉儿子的脾气也日益见长了……长大真好,父母辛勤养育不就是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吗?可看着家里这位大男孩,欣喜之余,烦恼和担忧也日渐增多

3你的孩子会想要一个人待着

当你感觉到宝宝不同寻常的安静时,你会冲过去看看是否一切正常,结果发现你的孩子自己正玩得高兴着呢。他甚至还会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关上,拿出一些玩具,或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书,自娱自乐。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获得个人自由成长的空间,0岁到6岁的儿童同样也需要成长的空间。而且,由于0岁到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及心理都处于刚刚发育的启蒙期,更需要家长的精心关注和扶持,更需要一个不受束缚的、能够自由自在成长的空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像小鱼儿一样顺畅地呼吸,像小鸟一样快乐地飞翔,像小草一样茁壮地成长。

活动的空间

盛夏,一场大雨冲去了天气的闷热。院子里出现了许多水洼,尽管稀 拉拉的小雨还没有停歇,张家的小胖、李家的小强戴着草帽迫不及待地来到院子里,张开双臂拥抱凉爽的雨滴,一双小脚丫在水洼里趟出串串水花。苗苗穿上雨衣也急着想往外跑,奶奶一把抓住她:“雨没停,不能去。趟水要生病的。”可怜的苗苗如同只被捆住手脚的小猫站在门后,只能扒着窗户看别的小朋友尽情地玩耍。

峰峰生来是个小帅哥,妈妈整天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就是有一样,限制他活动。在家里,妈妈让他安静地看书、看电视、摆积木、玩车模,不能玩激烈的对抗游戏,更不许登高爬低;到公园,只能乖乖地牵着妈妈的手散步,或者坐安全的电动火车,不能在儿童游乐园自由活动,更不许和淘气的小朋友玩摸爬滚打的游戏。峰峰就像妈妈养在笼中的一个小宠物,虽然白白胖胖的,可是缺少了活动,身体平衡性不好,四肢力量弱,体质也比同龄的孩子差。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从头脑、内脏、躯干到四肢都在快速成长,需要全面的营养加充足的活动。宝宝从会爬时起,活动的范围一点点扩大,当他学会走路后,就会不停地跑来跑去,蹦跳登高、翻跟头,拉拉这儿,碰碰那儿。他的这些活动有利于躯干和四肢的发育,使胳膊和双腿的骨骼与肌肉快速生长,具备灵活的控制力和协调力。所以,限制幼儿的活动、不给其活动的空间会影响其身体正常的发育。

探索的空间

3岁的童童对什么事情都十分好奇。一天她拿了一个玻璃杯子去问爸爸:“杯子掉在地上会不会摔碎?”爸爸说:“会的。”还没容爸爸解释,童童的手一松,“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震惊之下爸爸刚要发火――这孩子太不听话了,应该好好管教。但他转念一想童童为什么这样做,还是听听她的想法吧。于是他平声静气地问:“你为什么要把杯子摔在地上呢?”童童若有所思地说:“哦,它真的能摔碎了。”原来她是想亲自试一试杯子能不能摔碎。

失败的空间

及早给幼儿创造一个尝试失败的空间,让其体验失败的痛苦、郁闷,积攒努力战胜失败的信心和百折不挠获取成功的勇气,是非常必要的。

走马路牙子是许多幼儿喜好的活动。楠楠和爸爸妈妈上街时最开心的事,就是用一双小脚沿着马路牙子走。有时他平伸两手摇摇晃晃地走,嘴里念叨:“过独木桥了。”有时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像螃蟹似的横着身子挪步。即使走不好,一只脚掉下马路牙子或摔倒,他站起来高高兴兴继续走。爸爸妈妈从不干涉他,掉下去再重来嘛,没有失败哪有成功?

朵朵就没有这份幸运了。她也想走马路牙子,可是爸爸训斥:“放着好好的路不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淘气。”妈妈倒是和颜悦色哄着说:“马路牙子这么窄,你能走好么?别逞能了,走不好掉下来,崴了脚、磕破了腿怎么办?”摆出一大堆肯定要失败的后果来,就是不想让朵朵去尝试。于是,一个对孩子来说很有趣的探索过程被扼杀了。

在家庭生活中,类似失败的尝试处处可见。比如,10个月的宝宝用勺子吃粥,弄得满身满脸,最后还把粥碗打翻了;两岁的宝宝自己穿裤子,把两只脚插进一条裤腿,拔不出来了。这些难道不是失败吗?但是就此不让他再尝试,他永远也学不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大人包饺子,宝宝也要包,就让他包嘛,谁天生就会呢?宝宝要学着扫地,扫不干净可以再来一遍;宝宝做手工,剪坏了纸样,鼓励他修补好就行了。父母要是怕失败什么都不让他干,到头来会害了他。什么事都有从不会到会的过 ,失败可以积累经验,失败可以体验生活百味,失败可以锻炼意志,一次次跨越失败就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思考的空间

现如今的宝宝小脑袋都十分聪明,只要你给他足够的思考空间,会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可是有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需求,总在按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他们或是盲目超前培养,揠苗助长;或是不顾孩子的兴趣,强制执行填鸭式的计划;全然不给孩子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间。

乐乐的妈妈最喜欢家中来客人的时候,让乐乐露一手――表演讲故事的绝活。乐乐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还可以编出不同的结尾,就是他一遇生人会紧张,一紧张就忘词。妈妈比乐乐更着急,总在边上提词。长久以往,乐乐也不动脑了,反正有妈妈提词呢。结果他讲的故事再也没有新的创意了。

幼儿园的许多小朋友都上了兴趣班,甜甜妈妈认为画画文静,不征求甜甜的意见给她报了画画班。甜甜对图案和色彩悟性慢,老师布置的画画作业她总要问妈妈:“大树怎么画?”“房子是什么颜色啊?”妈妈赶紧告诉她,有时看甜甜画得太慢还帮她画两笔。爸爸说:“你应该启发她想一想,自己画。”妈妈不以为然,我在帮助她有什么不好?

其实,我们身边像乐乐妈妈和甜甜妈妈这样的家长还真不少,他们一点儿也不清楚,他们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思考的空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代替孩子培养兴趣,代替孩子选择玩具,代替孩子回答问题,代替孩子完成老师留的各种需要创意、需要动脑筋的作业。结果当别的孩子想出房子装上轮子,汽车长出翅膀,树上结鸡蛋,天空架彩虹桥的大胆幻想时,他们又在埋怨自己的宝宝笨。事实上,不是孩子脑子不好使,是他不动脑不思考使然。人的大脑像一部机器,不用就会生锈,越用才能越灵活。培养聪明孩子的关键是使孩子养成积极思考、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4你的孩子将会教你一两件事

你的小宝宝会记得你把钥匙放在哪儿了,还有他上一个生日蛋糕上的奶油是什么口味的,还有一些你想不起来的事情,小家伙都会记得。他还会提醒你该上姥姥家了,以及小零碎都有什么作用。

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下面提供几则有助于增强幼儿记忆力的游戏。

依次说出名称把6样东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让孩子看上几十秒钟,然后遮起要求孩子凭记忆依次说出这6样东西的名称。

辨颜色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袜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袜的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种游戏的更大兴趣。

找物品当着孩子的面把8种不同的小物品分别藏好后,再让孩子将这些物品一一找出来。

看图说话把15张不同内容的图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会儿,然后盖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图片内容尽可能准确地叙述一遍。

“飞机降落”将一张大纸作为地图贴在墙上,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作为“飞机场”。再用纸做一架“飞机”,写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图钉。让孩子站在离地图几步或十几步远的地方,先叫他观察一下地形,然后,蒙上眼睛,让他走近地图,并将“飞机”恰好降落在“飞机场”上。

看橱窗这个游戏适合在带孩子外出时进行。路过商店橱窗时,先让孩子仔细观察一下橱窗里陈列的东西。离开以后,要求孩子说出刚才所看到的东西。

5你的孩子会让你伤心

有一天,你的小宝宝会脱口而出:“我恨你!& rdquo;他还会说你有多么多么“小气”,或是让他多么多么的“难堪”。更别说那些很难听的大实话:“妈妈,你的牙好黄啊!”或者“爸爸,你的嘴好臭哦!”

童言无忌语录

*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

皮皮说:“公鸡叫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爸爸给女儿讲小时候经常挨饿的事,听完后,女儿两眼含泪,十分同情地问:

“哦,爸爸,你是因为没饭吃才来我们家的吗?”

*小毛上幼儿园了,有一天,老师问: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啊?

小毛说:我知道!

老师说:那你说说都有哪些国家。

小毛说:有两个国家,就是中国和外国!

6你的孩子会表现出真正的勇敢

你的孩子会害怕做某些事情,比如说骑车。然而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不再害怕,摇摇晃晃地骑上去了。

孩子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见到陌生人就紧张,一说话就面红耳赤,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特别拘束,坐立难安,不敢与人对视,不敢说话,也不愿意说话,说起话来则前言不搭后语,缺乏相应的逻辑性、连贯性。孩子常常不愿意去公共场合,哪怕是去亲朋好友家也难以接受。这就是孩子的胆怯表现。

胆怯,其实质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特定对象的胆小、害怕、畏缩,伴有相应的生理上的变化甚或出现逃避行为表现。胆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过的一种在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状态,只是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别不同而已。过于胆怯者,往往防碍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影响社会交往、人际关系。

胆怯的孩子,应该注重并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如独立购物,自行选取适当的物品等)。

鼓励并带引孩子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与开朗活泼的同龄人交往。鼓励并带引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志愿者团体等)。

借助家庭、学校、伙伴、亲朋好友的作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面队胆怯的孩子,切忌顺其自然、与同龄孩子比对甚或辱骂,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关系帮助并引导孩子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尽可能避免孩子因胆怯所造成的心理紧张,以缓解孩子的胆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7你的孩子会改变你,让你变得更好

你将不再自我贬低,并且更加与人为善,因为你的孩子在看着你呢。你甚至还会学会爱吃蔬菜,或是喜欢上从前讨厌的学校课程。

百名母亲调查:

“有了孩子以后,我的生活节奏最大的改变是……”:

No1.我对家庭的责任感更重了,更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而且”家“的感觉更浓了;

No2.太忙了,关爱自己、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No3.有了生活的奔头和目标,不像以前总觉得有点茫然;

No4.原来不规律不在意的饮食和作息,都跟着孩子一起变得更加规律了;

No5.更愿意和别的同龄女性(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女性)交流,社交圈子和关注的事情更广了。

孩子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更多更真实的幸福,我感谢孩子为我带来的这一切。“三人行”给夫妻感情带来的最大改变是……”:

No1.夫妻之间有了新的共同话题,给原本有些平淡的感情带来了新内容;

No2.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夫妻感情更加深和默契了;

No3.感情重心转移了,夫妻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显得有些不够;

No4.觉得孩子都有了,夫妻感情应该不会再有太大变故,所以不像以往那样精心经 两个人的感情了。

玲玲按照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在家中的花盆里种了几颗黄豆。她天天浇水等待小苗出土。两三天后,她终于忍耐不住,用小棍扒开土取出豆子看看,再重新埋进土里。此后,她每天都要这样看看那几颗黄豆。妈妈轻声劝说:“不要再扒拉豆子了,要把它扒拉死了。”玲玲天真地回答:“我在观察呢。老师让天天观察的。豆子埋在土里,不扒拉出来,怎么看见呢?”

看来幼儿的思维方式确实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出于好奇心他们不轻易相信别人说的,总要自己亲自试一试,总要自己做。如果童童的爸爸当时大声呵斥:“都告诉你了,你怎么还成心把杯子摔碎?”那真是冤枉她了。如果玲玲的妈妈提出坚决不许她再扒拉豆子,极有可能泯灭幼儿的好奇心,把探索的兴趣扼杀掉。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探索空间。

本文Hash:9b7f953ec42ce6e161108bb45a4674ce5486c4c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