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顺利从奶瓶过渡到水杯


让宝宝顺利从奶瓶过渡到水杯

  有人建议在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训练使用水杯啦,但是如果你是过来人,你会发现这么小的孩子根本无法学会用水杯喝水,一不小心还可能会呛到。那么,究竟多大开始训练宝宝用水杯喝水比较好呢?又该如何让宝宝顺利从从奶瓶过渡到水杯呢?39育儿编辑教你三招,让宝宝顺利从奶瓶过渡到水杯。

  首先,送给宝宝一个吸管杯

  为什么很多育儿专家都建议尽早戒掉奶瓶或是减少奶瓶使用频率?这是因为长期使用奶瓶确实对健康不利,很多孩子喜欢躺着喝奶,喝完之后直接睡觉,这样会使得奶液残留在口腔中,容易造成龋齿。此外,长期躺着喝奶还会习惯性的伸长下巴,久而久之会造成牙齿咬合不正。

  对于宝宝来说,从“吸吮”直接切换到“喝”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个时候如果引入一个“中间人”就会简单许多,这个“中间人”就是学饮杯。学饮杯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独立喝水的习惯,戒掉对奶瓶的依赖,还能锻炼宝宝手部的肌肉,发展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

  学饮杯什么时候开始引入呢?一般建议6个月以上就能使用了,除了喝牛奶的时候,喝水或其他饮料最好使用吸管杯,而不是奶嘴。

  其次,送一个宝宝喜欢的杯子

  当宝宝能较好地使用吸管杯之后,可以考虑送给宝宝一个带把手的杯子。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双耳的杯子,不过39育儿编辑认为不一定需要购买,因为双耳杯跟单耳杯其实作用差不多,前者不见得更容易抓握,当宝宝还没熟练使用水杯的时候,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最开始送宝宝水杯的时候,千万别太指望宝宝能马上用得很好,也可能只是一个玩具,关键是让宝宝熟悉这个东西。可以在1岁左右送宝宝水杯,如果上面有他们喜欢的图案更好。

  第三,利用孩子的模仿天性

  对于懵懂的宝宝来说,学东西最快的方式就是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宝宝的好奇心来“勾引”他们自己学会用水杯喝水。你可以故意在宝宝面前拿起水杯喝水,并作出津津有味的表情,宝宝一定会被你吸引,然后你就可以顺势让他也试试用水杯喝水,宝宝通常会乐于尝试。

  有人认为把好喝的果汁放到水杯里,勾引孩子练习使用水杯。小编想说这个方法虽然也不错,但是要避免给孩子造成水杯里装的就是果汁的印象,否则他不一定愿意用水杯喝水。

  为了让宝宝顺利从从奶瓶过渡到水杯,爸爸妈妈不免要花一些心思,如果顺利的话宝宝两岁就能很好地使用水杯了。宝宝可能有一阵学会然后又忘记了,家长这时一定不能太着急,只要继续努力,宝宝就能掌握水杯的使用要领了,赶紧行动起来吧!

三招让宝宝顺利从奶瓶过渡到水杯

为什么很多育儿专家都建议尽早戒掉奶瓶或是减少奶瓶使用频率?这是因为长期使用奶瓶确实对健康不利,很多孩子喜欢躺着喝奶,喝完之后直接睡觉,这样会使得奶液残留在口腔中,容易造成龋齿。此外,长期躺着喝奶还会习惯性的伸长下巴,久而久之会造成牙齿咬合不正。

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宝宝如何顺利过渡

【妈妈网特稿】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们迈出社会的第一步,然而幼儿园到小学就是他们第一个重要的转折。幼儿园虽然已经开始让孩子学习各种规范,但是,上学后就并不再像幼儿园那样无拘无束,学习的压力就随之而来,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过渡期是家长必须关注的,只有打好扎实的心理基础,今后的学习才会更加顺利。

幼小衔接时期,家长和孩子都会产生适度的心理焦虑,这是正常的。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但由于两个阶段存在着诸多差异,对孩子的入学适应构成巨大挑战,加上家长流露出的种种担心,幼儿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焦虑。面对焦虑,应该如何克服并顺利度过关键期呢?

孩子产生焦虑的心理

一、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长篇

焦虑心理,幼升小父母普遍都有,特别是面对择校问题的时候,家长的焦虑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首先,择校偏差导致焦虑。

现在入学政策灵活了,灵活就意味着可以选择,选择当然要选最好的。由于多方面原因,重点小学、私立小学占尽了“人和”优势,成为家长心向之所。但这些小学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入学测试系统,儿童只有通过了这些测试,才可能被录取。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这些小学,早已开始做工作了:浏览学校网页、索取招生简章、搜集相关信息、理顺人事关系,不一而足。许多家长为了能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寥寥”中的一员,教孩子做数学、学汉字,唯恐孩子落入“普通学校”,误了前程。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但事实未必如愿。等待,更多是无奈,很容易使家长陷入焦虑状态。

其次,对辅导胆怯导致焦虑。

不少家长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手足无措。有的害怕自己不辅导,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的怕自己辅导不当使孩子走弯路,就干脆费心、费力、费钱财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来回的奔波辛苦,只有家长自己最清楚!有些家长则对现在小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不了解,对自己辅导能力的不自信,导致了家长对孩子入学产生焦虑。

最后,对孩子适应能力担忧。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适应、学校环境适应、学习生活适应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深怀疑虑,害怕孩子在学校无所适从,在这种焦虑心理的作梗下,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地加任务、加压力,甚至造成儿童精神压力过大,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自己也深陷焦虑之中。

综上所述,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上在家庭中缺乏与幼儿实际相匹配的、有效的教育措施,最终使幼小衔接期家长对孩子的入学适应普遍存在心理焦虑。

家长和孩子要做的心理准备

2、幼儿篇

首先,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产生焦虑。

孩子成为真正的小学生了,他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色彩艳丽的玩具变成了呆板的课桌椅,从以游戏为主转变到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

其次,对学习要求、评价的不适应导致焦虑。

那些乖巧、上课专心的孩子在小学一开始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那些好动、易兴奋的孩子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上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座位,在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批评甚至处罚之后,这部分孩子在刚踏入学校之际,就遭受到了心理挫折,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在学校里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厌学、逃学 逃避现实心理或行为。

另外,幼儿园学习没有压力,没有成绩的比较,人人平等,以快乐健康为原则。入学以后,老师和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排名等。有的孩子人很聪明,但就是听不懂老师讲课,有些孩子难以理解书本上文字的意思,有些孩子老是看错字,写错字,漏字甚至露题……纠错、训斥,导致了孩子的焦虑。

最后,受到焦虑情绪的相互影响。

在幼儿园大班后期,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的多是孩子的择校和课外补习等情况,许多疑虑和焦虑性的言谈都夹杂其中,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孩子。而当孩子们谈及小学生活时,又把这种焦虑互相传播,因此形成了焦虑“磁场”。

二、缓解焦虑心理的对策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习惯如果能顺利、平稳地得以转变,那将十分有利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缓解焦虑心理的对策

1、家长对策

(1)针对择校: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到,目前教育资源的分布日趋均衡化,教育设施和师资的配置日趋合理,应该坚持以孩子就近入学为原则,克服对名牌学校的盲目崇拜。

(2)针对辅导:过早死记硬背地学习小学知识,可能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专心、坚强、自信、乐群等心理品质,以及时间观念、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

(3)针对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家长要信任孩子,当然,及早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教会孩子自己系鞋带、收雨具(雨伞、雨衣)、削铅笔、收拾书包等。天热了要让孩子自己知道脱衣服,尤其是春秋季节,下学时,要整理好书包,把书包、衣服都带回家等。

2、孩子对策

家长配合幼儿园老师,培养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去小学报名时,家长可带孩子去将要入学的学校看一看,使其了解学校的位置、教室、操场等,多向孩子讲讲有关这所学校的光荣历史等,使孩子对即将踏入的学校产生自豪感。

必要的入学准备是应该的,需要慢慢来,在孩子的自控能力、倾听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初浅的书写能力等方面做长效的培养。可以利用暑假调整孩子的起居时间,与小学生活靠拢,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

针对焦虑情绪的相互感染,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说话的场合,有些话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讲。

本文Hash:e466ede9588ef291de2d0be2437c385386af5f7c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